巴里坤屯墾博物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漢城南街58號(巴里坤縣糧食局院內)。巴里坤屯墾博物館坐北朝南,8座糧倉東西各4座均勻分布,倉為土木結構,倉頂設通風樓,牆壁極厚,倉內夏季涼爽,地面用厚木板鋪設,防潮防熱,糧食不易霉變。每倉長6.5丈,寬3.4丈,高1.8丈,倉容6000京石,總容量4.8萬石。
西域屯墾博物館(又名清代糧倉),其前身為清代糧倉,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同年,陝甘總督奏請清政府在巴里坤設府,併名“鎮西”。2007年7月,西域屯墾博物館正式開館。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巴里坤屯墾博物館藏品除一部分是民間個人捐贈的,其餘都是文物局出資從民間徵集來的,總計展出藏品數78件。
2006年,巴里坤屯墾博物館8座糧倉被列為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里坤屯墾博物館
- 外文名:Barkol Museum of the Western Regions
- 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漢城南街58號(巴里坤縣糧食局院內)
- 類別:社會科學類屯墾專題博物館
- 創建時間:2007年
-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無周末)
- 展館隸屬:巴里坤縣文物局
- 門票價格:免費
- 正式開放時間:2007年7月
- 總面積:1800平方米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綜述,展廳,館藏文物,所屬榮譽,機構設定,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門票價格,
歷史沿革
西域屯墾博物館(又名清代糧倉),其前身為清代糧倉,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同年,陝甘總督奏請清政府在巴里坤設府,併名“鎮西”。清朝是新中國建立前歷史上在新疆屯田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效益最顯著的時期。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軍在肖家溝駐兵500人,從事屯田活動,乾隆年間規模最甚,屯墾的形式有兵屯、旗電、犯屯、商屯、回屯,在大河、石人子一帶形成了廣袤百里的墾殖區。
清乾隆二十四年至三十七年(1759年—1772年),巴里坤糧倉連年豐收糧價之低,全國少有。為緩解倉容緊張局面,清政府撥專銀在巴里坤漢城南街建倉8座,收儲屯田糧食。有230餘年的歷史。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政府在8座倉北向東側位置建城神廟一座,廟內置三尺大鞭,用以懲罰那些上下勾結,低價買進,高價冒銷,巧取豪奪糧銀之人,此廟於1958年拆除,做為巴里坤縣屯糧史的見證。
2007年,巴里坤縣文物局為搶救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投資對4座糧倉進行修復布展,西域屯墾博物館則以清代糧倉為依託,將其作為陳展糧食生產、加工工具及有關西域屯墾方面歷史的圖片資料的展廳,正式命名為西域屯墾博物館(清代糧倉),用以展示巴里坤縣深厚的農業文化底蘊。同年7月,正式開館。
建築格局
綜述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坐北朝南,總面積1800平方米,8座糧倉東西各4座均勻分布,倉為土木結構,倉頂設通風樓,牆壁極厚,倉內夏季涼爽,地面用厚木板鋪設,防潮防熱,糧食不易霉變。每倉長6.5丈,寬3.4丈,高1.8丈,倉容6000京石,總容量4.8萬石。
展廳
- 基本陳列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的藝術構想源於打造西域農業發展史、軍民抗敵維護祖國統一史、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交流史和民族大團結的歷史。縱觀2000餘年新疆屯墾史,可以得:屯墾興,則邊境寧;屯墾衰,則西域亂。外患內憂,民不聊生。從這個意義上講,西域屯墾博物館的成立有助於遊客更清晰的認識這段歷史和更好的吸取經驗教訓,對新疆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的修建是對巴里坤屯墾史的再現,其主要陳列和宣傳新疆各地的農業生產工具和屯田史等。它的修建使人們對西域屯墾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分為四個展廳,《1號展廳》陳列展示了糧食生產工具及有關圖片資料;《2號展廳》陳列展示了糧食加工工具及有關圖片資料;《3號展廳》陳列展示了西域屯墾歷史圖片資料;《4號展廳》陳列展示了糧食加工的場景及食品模型。每個展廳為198平方米,陳列面積為100平方米。
館藏文物
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巴里坤屯墾博物館藏品除一部分是民間個人捐贈的,其餘都是文物局出資從民間徵集來的,總計展出藏品數78件。
所屬榮譽
2006年,巴里坤屯墾博物館8座糧倉被列為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機構設定
- 單位性質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為公益性文化機構。
- 經費來源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經濟來源是國家全額財政撥款。
- 人員編制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有在編人員7名,其中男性2名,女性5名,蒙古族1名,維吾爾族1名,具有大學本科學歷人員2名,大專學歷人員5名。
- 服務觀眾項目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全程提供免費講解服務。
- 觀眾接待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每年接待人數為5.2萬人次。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巴里坤屯墾博物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漢城南街58號(巴里坤縣糧食局院內)。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無周末)。
門票價格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