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巴赫奇薩賴是
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古城,其意源於
波斯語的“花園宮”。15世紀上半葉,克里米亞半島上出現了封建制國家克里米亞汗國。該國由蒙古金帳汗國分出,1475年起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屬國,最終因
俄土戰爭而滅亡,其領土被併入沙俄版圖。16世紀初,克里米亞汗國定都巴赫奇薩賴,並在此建造了可汗宮。此後近3個世紀裡,可汗宮幾經擴大和修復,現在已被闢作克里米亞歷史和考古博物館。
建築布局
巴赫奇薩賴汗宮是座
穆斯林風格的建築,占地超過4公頃,由咨議會廳、清真寺、後宮、噴泉庭院、可汗墓等部分組成。咨議會廳是決定國家大事的正式場所,會議一般由可汗或其子嗣召集主持,各地封建主、宗教領袖和咨議會秘書參加。汗宮內有多座清真寺,最大的一座是賈米汗清真寺,它是一個呈直角的雙層建築,坐北朝南,能夠眺望到丘魯克河。
巴赫奇薩賴汗宮的靈魂當屬淚泉,它像磁石般吸引著無數遊人及文學藝術工作者、考古學家。淚泉位於汗宮噴泉庭院的一角,由一塊長方形大理石雕刻而成,典雅而素淡。大理石的正面雕刻成拱門的輪廓,泉眼就處在拱門上方的中心位置。下面則是數個盛接泉水的石頭托盤。冰冷的石頭和潺潺而出的泉水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無盡的感傷。
典故
相傳,淚泉是1764年由當時的可汗克雷姆-吉列伊汗為紀念早逝的愛人季莉婭拉建造的。吉列伊汗是個暴君,為保汗位不受威脅,他下令處決了自己所有的兒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恐懼和孤獨開始糾纏吉列伊汗。這時,宮中送來的一個冷艷迷人的年輕女俘虜走進他的世界。吉列伊汗對她一見鐘情。然而好景不長,女俘虜不久便憔悴而死,吉列伊汗悲痛至極,於是請人來設計一件作品,以此來承載他內心的痛苦。吉列伊汗對設計師說:“誰也沒看過我流淚,但我的心每天都在滴血。人有心靈,石頭也有靈魂。讓石頭像心靈一樣哭泣吧。石頭的眼淚,就是我的眼淚。”於是,一座日夜“流淚”的噴泉便誕生了。
深深打動普希金
有關這段愛情的傳說引起了不少詩人和學者的關注,詩人普希金就是其中一位。據記載,普希金最早正是從他被流放期間的情人索菲婭·波托茨卡婭那裡聽說了關於淚泉的故事。1820年,被沙俄政府流放到南方的普希金來到了克里米亞巴赫奇薩賴汗宮,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並創作了抒情敘事詩《巴赫奇薩賴的淚泉》。普希金感嘆道:“愛情的噴泉,永生的噴泉!我為你送來兩朵玫瑰。我愛你連綿不斷的絮語,還有富於詩意的眼淚。”據說,普希金創作《巴赫奇薩賴的淚泉》也是為獻給他的情人波托茨卡婭。後來,這幾行情詩被廣泛流傳,成為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載體。現在,為緬懷這位偉大詩人,巴赫奇薩賴汗宮的管理員每天都要在盛接泉水的托盤上放上兩朵玫瑰。
1934年,《巴赫奇薩賴的淚泉》被改編成經典芭蕾舞劇《淚泉》,並出現了俄羅斯版本和西方版本。淚泉的故事伴隨著優美的芭蕾舞姿走向了世界。上世紀60年代和本世紀初,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曾上演過該劇並受到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