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巴西名城)

薩爾瓦多(巴西名城)

薩爾瓦多Salvador,全名São Salvador da Baía de Todos os Santos,葡萄牙語意為“萬聖灣邊的聖薩爾瓦多”)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東北部的一座濱海城市,巴伊亞州的首府。薩爾瓦多很長時間裡直接被稱為巴伊亞,20世紀中前的許多書和地圖中它就被標為巴伊亞(比如在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著的《魯賓遜漂流記》中)。今天當地許多人依然將巴伊亞作為薩爾瓦多的稱呼,而巴西其他許多人則將該州稱為巴伊亞。

薩爾瓦多位於大西洋畔的一個半島上,離托多斯奧斯聖托斯灣很近。它是當地都市地區的中心。2002年其人口為254萬人,是巴西的第三大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薩爾瓦多
  • 外文名稱:Salvador
  • 所屬地區:巴伊亞州
  • 郵政區碼:777-003
  • 人口:3,459,377(2010年)
  • 方言葡萄牙語
  • 氣候條件:熱帶雨林氣候
  • 主要宗教:基督教的分支教派天主教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城市基本信息,城市簡介:,社會文化,城市文化藝術,非洲奴隸文化,飲食文化,教育機構,著名大學,旅遊,

城市基本信息

巴伊亞州歷史名城薩爾瓦多
英文名稱:Historic Centre of Salvador de Bahia
編號:777-003
1985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Ⅳ)(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薩爾瓦多雕像薩爾瓦多雕像
1549年到1763年,薩爾瓦多是巴西第一座首都,它見證了歐洲、非洲和美洲文化的融合。隨著奴隸們於1558年抵達薩爾瓦多到甘蔗園工作,它也成為新世界第一個奴隸市場。城市已經規劃保留了很多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建築。老城的特色是明亮的,高質量的灰墁裝飾著多彩的房屋。
巴西聯邦共和國的的東北部的薩爾瓦多位於大西洋的托多斯桑托斯海灣東岸,是葡萄牙殖民主義者於1549年在巴西建造大的第一座城市,以後到1763年一直是巴西的首都。
薩爾瓦多葡萄牙語意為“救世主”。現有人口中大部分是黑人和黑白混血人。薩爾瓦多市是巴西巴伊亞州首府,為巴西第三大城市。該市內仍保留著殖民地時期的建築,古都的風貌至今猶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

城市簡介:

舊稱“聖薩爾瓦多”、“巴伊亞”。巴西大西洋岸重要的天然深水港,巴伊亞州的首府。位於托多斯(桑托斯)灣東岸。人口3,459,377(截止2010.8.1),為巴西第八大城市。該古城是巴西最古老城市之一,始建於1549年,第一批教堂是在1549年由耶穌教士建造的。直至1763年之前,薩爾瓦多都一直是巴西首都的所在地。為綜合性工商業城市。附近坎德亞斯油田生產石油。工業有石油提煉和石油化學、汽車、食品、菸草、紡織、造船等。海陸交通發達,市郊有飛機場。港口開闊水深,能停泊遠洋巨輪和超級油輪,出口紡織品、菸草、咖啡、石油等。市區建在伸入大西洋的半島上,分高低城,有升降機和索車聯繫。多殖民時期建築和教堂,並有大學和博物館。海濱風景優美,為旅遊勝地。
薩爾瓦多古城曾是殖民地統治時期非洲奴隸貿易的主要中心之一。1558年,第一批非洲奴隸到達這裡,並從事甘蔗種植。直到18世紀中葉,薩爾瓦多的這個港口成為葡萄牙的最主要的貿易中心;這個港口處在非洲、巴西、歐洲三角貿易的通道上。許多歐洲的移民定居在這個城市。
在17世紀,當葡萄牙還在西班牙統治之下時,薩爾瓦多經常被荷蘭人襲擊。為了保衛這個城市,建立了許多的堡壘。1625年,這座城市重新被葡萄牙人統治。
這座古城是在伸入大西洋的半島上建造的,占據一個多山的島的末端,有一個陡坡將其分為上面的城市和下面的城市(上、下城),可以通過升降機到達或徒步爬上去。沿著陡坡而保留的城牆呈拱形。上城能俯瞰下面城市人們的活動。上城擁有巴洛克式建築群和許多小廣場、公用的建築物、住所以及花園。它們古樸典雅,保持得比下城更好些。這裡的街道眾多而狹窄,路面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圖案花紋,是用黑色和白色的石子鋪築成的;下城有位於港口附近的莫德羅市場,在這裡的房屋和人們的活動是圍繞港口和商業展開的,這裡販賣奴隸的活動曾經非常盛行,如今已是異常繁華熱鬧的手工藝品市場。
薩爾瓦多風光薩爾瓦多風光

社會文化

薩爾瓦多城內既有大量十六世紀的建築,而且是宗教建築,它們中有許多用十七和十八世紀的雕刻來修飾,有很多用彩色的泥做出的條紋,反映了殖民時期的特徵。通過林立的紀念碑和一致的構想來描述了它的整體特性。這一切都說明,薩爾瓦多是結構適合殖民地的城市的一個著名的例子。
這裡還有此後兩個世紀內建成的風格各異的建築群和民居。薩爾瓦多城是十六到十八世紀歐、非與北美三洲文明的重要交匯地,也是將文藝復興時期城市建築成功移植到殖民地城市的典範。
這裡擁有160多座教堂(另一資料:“市區有76座教堂”),是拉美地區教堂最多的城市。有線條明快、造型挺秀的哥德式教堂;有線條起伏而有動感、豪華富麗的巴洛克式教堂;最大的教堂是瓦西利亞教堂;最古老的是馬特里斯·聖母康塞桑教堂;建於1549年;最華麗的聖弗朗西科教·德阿西斯教堂,裝飾共使用了300千克黃金和80千克白銀,此教堂現被闢為宗教美術館,向遊人展示著許多歷史文物,其中天主教藝術品居多。
薩爾瓦多風光薩爾瓦多風光
在薩爾瓦多古城的佩洛尼奧區、聖安東尼奧區和索德雷區分布著3000多座古建築,其中最能反映古城風貌的是佩洛尼奧(Pelourinho)區,它是歐洲殖民統治時期在拉美修建的最大建築群,不少建築具有葡萄牙古老的建築風格。
此外,薩爾瓦多也是巴西國內礦業探險的起點。

城市文化藝術

非洲奴隸文化

巴伊亞文化源於當年的非洲奴隸文化,而且非洲人的傳統音樂、舞蹈、藝術、食品和生活習慣都可以在巴伊亞地區找得到和看得到。在薩爾瓦多的廣場上,常常能看到黑人婦女在為非黑人的女孩子編織細小的辮子,有的黑人在賣黑人喜用的飾品、樂器和毯子,種種活動帶給異域來的旅遊者一種強烈的感官刺激。這座古城在今天仍然是巴西黑人文化發展和傳播的中心。如果幸運的話能有機會一睹神秘莫測的康多拜(Candomble)宗教儀式。

飲食文化

除了音樂之外,最能體現摻雜融合的要算當地的飲食。巴西的菜餚原本就十分豐富,巴伊亞的飲食更具創意。葡萄牙人帶來肉食和甜點,印第安人貢獻出樹薯、堅果和可可豆,西非人加入棕櫚油、草藥辣椒和椰奶。Moqueca這道菜就是將軟殼蟹和蝦加入香草、番茄、大蒜、洋蔥和椰奶,在非洲棕櫚油中小火翻炒,再配上椰奶米飯。一直認為椰奶只在甜食和飲料中使用,巴伊亞人竟然將椰奶混同辣椒和黃姜來炒菜燜飯,十分美味。

教育機構

官方數據稱市內的文盲率為19%。1990年代末人均月收入為447美元。貧困區的衛生問題嚴重,1/3的居民沒有下水道。

著名大學

聯邦巴伊亞大學
巴伊亞州立大學
薩爾瓦多天主教大學

旅遊

薩爾瓦多保留了很多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建築,依然有許多殖民時期的建築,包括巴西的第一座大教堂和最老的醫學院。城內有大量十六世紀的建築,而且是宗教建築,它們中有許多用十七和十八世紀的雕刻來修飾,有很多用彩色的泥做出的條紋,反映了殖民時期的特徵。這座城市的教堂非常的多,據統計可達160多座,是拉美地區教堂最多的城市,有線條明快、造型奇特的哥德式教堂;有線條起伏而有動感、豪華富麗的巴洛克式教堂;最大的教堂是瓦西利亞教堂;最古老的是馬特里斯·聖母康塞桑教堂;最華麗的聖弗朗西科教·德阿西斯教堂。
薩爾瓦多狂歡節為巴西重要的節日,獨具特色,以規模龐大的街頭狂歡遊行和原汁原味的音樂舞蹈聞名於世。狂歡節期間,這裡到處充滿了音樂和舞蹈,是巴西傳統和狂歡節精神最真實的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