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巴西
佩德羅·卡布拉爾發現巴西之前,這片土地上住的是
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中又分成許多種族,使用的語言多達一千多種,並且各自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他們大多住在小部落中,可分成兩種部族:一種是住在
亞馬遜的熱帶森林部族,一種是住在
大草原地區的部族。不過他們最後並沒有發展成統一的國家。
殖民地時代
(1500-1822)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里,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
淘金、
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之後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併後,
荷蘭人一度占領巴西為己有(1624-1654年),但因為優秀的荷蘭總督約翰·毛里茨於1644年去職,葡萄牙就在1654年首次英荷戰爭後,重新奪取巴西。1693年巴西發現大金礦,成為世界黃金的主要出產地,因此讓
葡萄牙國王極度富裕,建立王權強大的
絕對君主制。
巴西帝國
(1822-1889)
舊共和國
(1889-1930)
由於農場地主和共和政府不滿於王室廢除奴隸的宣言,竟將王室驅逐出境。新政府打著“秩序和進步”的口號,並以總統制為基礎來加強巴西的近代化,除了生產全世界四分之三產量的咖啡之外,在經濟上也締造了佳績。
民粹主義發展
(1930-1964)
在19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恐慌下,“咖啡經濟”受到了沉痛的打擊,隨之而來的政變、獨裁統治和君主立憲等體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軍事獨裁
(1964-1985)
進入1960年代後,政治混亂經濟危機仍接踵而至,早對政府心存怨恨的軍隊
揭竿起義,發動政變並掌握了政權。軍事政權。軍事政權在更改憲法和查禁政黨的同時,也限制了
言論自由,並且行使了不法的選舉。在軍事政權的嚴格控管下,巴西經濟雖然持續成長,但造成資金外流及
貧富差距日漸加大等問題。
民主主義
(1985-至今)
1980年代之後,國民逐漸認知權利的重要性而要求政府民主化。社會發起了訴求民主化的運動,並主張直選總統,
1988年新憲法確定後,隔年便直選出了
巴西總統。長期的軍事政權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仍有待解決,巴西政府努力朝向自由、民主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