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種是卡氏巴羅莎龍(B. casamiquelai),是在2009年由羅多爾夫·科里亞(Rodolfo Coria)及利安納度·薩爾加多(Leonardo Salgado)所命名。種名是以紀念阿根廷古生物學家Rodolfo Magín Casamiquela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羅莎龍
- 外文名:B. casamiquelai
- 特點:包含不完整三節背椎
- 出現時間 :2009年
特徵,地理與年代範圍,分類,
特徵
以蜥腳類而言,泰坦巨龍類的頸部是比較短的。尾巴類似一條鞭子,但沒有梁龍科的尾巴長。泰坦巨龍類的骨盆是比其他蜥腳類纖細,而胸部是比較寬的,讓泰坦巨龍類的四足呈現獨特的步態,因此它們的腳印是比其他蜥腳類來的寬廣。泰坦巨龍類的前肢是比後肢來的粗短,脊椎是實心而非空心的,這也許是一個倒退回原始蜥腳類的特徵。不過它們的脊椎組織是更有彈性,所以泰坦巨龍類可以比其他的蜥腳類移動的更迅速。
從化石的皮膚痕跡發現,在它們皮膚上大的鱗片周圍鑲嵌著較小的鱗片。古生物學家甚至在薩爾塔龍的皮膚上發現類似甲龍的堅甲。
原始泰坦巨龍類具有平凹型或雙凹型脊椎,進階型泰坦巨龍類具有雙凸型脊椎。毒癮龍則具有介於兩者之間的脊椎。
地理與年代範圍
泰坦巨龍類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之前最晚出現的大群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9,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是當時的優勢草食性動物。化石證據顯示泰坦巨龍類取代其他的蜥腳類恐龍,例如梁龍科與腕龍科,這群動物在晚侏羅紀到中白堊紀期間逐漸被取代、滅亡。
泰坦巨龍類的分布廣泛,尤其是南方各大陸(岡瓦納大陸),甚至在澳洲昆士蘭州也發現屬於泰坦巨龍類的蜥腳類化石。在昆士蘭州內陸小鎮所發現的新標本,身長約為25米長,發現於有9,600萬前歷史的地層,顯示澳洲曾經有大型的泰坦巨龍類生存者。在2006年3月2日有報導傳出,在義大利發現了某種泰坦巨龍類的四個保存良好的骨骸。在2009年,紐西蘭也發現疑似泰坦巨龍類的化石。在2011年,阿根廷科學家宣稱在南極洲曾發現泰坦巨龍類的化石,這代表泰坦巨龍類分布於每個大陸。
分類
泰坦巨龍類是群分布廣泛而且成功的演化支,但以草食性恐龍而言,泰坦巨龍類的化石紀錄非常少、化石破碎。泰坦巨龍類大約有50個種,但直到最近才發現了頭顱骨與相當完整的骨骸,例如掠食龍。許多物種的所知有限,隨者對於這個演化支的了解增加,許多的化石材料被視為無效,或被重新分類。
泰坦巨龍科是以所知有限的泰坦巨龍屬為名,泰坦巨龍屬是在1877年由理察·萊德克(Richard Lydekker)所建立,根據一個部分股骨與兩個不完整背椎。曾經有14個種被歸類於泰坦巨龍屬,使泰坦巨龍屬分布於阿根廷、歐洲、馬達加斯加、印度、以及寮國,並橫跨白堊紀約6,000萬年。儘管泰坦巨龍屬於泰坦巨龍類的分類系統與生物地理學,但對於泰坦巨龍屬所有種的重新審視,使泰坦巨龍屬只剩下5個已承認種。模式種印度泰坦巨龍(T. indicus)是無效種,因為該種原本是根據將廢棄的特徵。因此,泰坦巨龍屬的使用大量地遭到遺棄。泰坦巨龍屬中的最著名標本從此被重新歸類於其他屬,包含伊希斯龍。然而,如果印度泰坦巨龍在未來被重新敘述,根據新的發現,泰坦巨龍屬將暫時性變成有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