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戲劇活化石綦江石壕楊戲·華夏文庫

巴渝戲劇活化石綦江石壕楊戲·華夏文庫

《巴渝戲劇活化石綦江石壕楊戲·華夏文庫》是2019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渝戲劇活化石綦江石壕楊戲·華夏文庫
  • 作者:侯路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8079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石壕楊戲,是清朝鹹豐年間由貴州引入的。它是以巫祭儺儀活動為內容,以驅鬼逐疫、了願納吉、祈求平安為目的的原始戲曲。作為一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壕楊戲在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特徵和藝術造詣,也是綦江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石壕楊戲的演出來看,其具有濃郁的民間鄉土氣息。從演出的內容看,石壕楊戲經過歷史的演變,不斷吸收各種文化精華,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保存和研究石壕楊戲在今天有著深遠的意義。一是楊戲具有強烈的故事性、充分的表現力、特有的通俗性、突出的誇張手法等特點, 對於娛樂教化大眾、傳播知識、撫慰心靈,具有直接的功利作用。二是楊戲的繁雜性和包容性,較為集中地反映了該地區普遍的信仰和民俗,有強烈的渝南地方色彩,對於地方宗教、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借鑑作用。三是被稱為民間戲曲活化石的楊戲,其靈活多變的表演形式, 廣泛吸收了川馴、民歌、山歌、道教音樂的唱腔等,它是研究民間戲曲的淵源、發展和特點的 zui 鮮活的素材。
楊戲等儺戲構成了巴渝巫儺文化的精髓。巴渝巫儺文化作為宗教、文學、風俗等的綜合體現,無疑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在古代,就是在今天,仍然在某些地區、民族中保存和流傳,並構成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色。它同其他文化成分一道,共同匯聚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大潮。
總之,楊戲被稱為民間戲曲的活化石,其靈活多變的表演形式, 集中地反映了該地區普遍的民族信仰和民俗風情,有強烈的渝南地區的地方色彩,並吸納川劇、山歌、民歌、道教音樂的唱腔於一體,對研究民間戲曲、地方宗教、民俗文化等具有特殊的價值。

作者簡介

侯路,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員。長期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重慶地域文化發展研究。入選重慶市第三批“青年文化優才”培養計畫。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和各級委託的規劃課題10餘項;參與guo jia ji 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2006年以來,在《四川戲劇》《中華文化論壇》《參花》《重慶文理學院學報》《重慶文化研究》《巴渝文化》等雜誌上發表了30餘篇學術論文和文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