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龍又譯“重型龍”,學名意思是“笨重的蜥蜴”。其化石是1912年美國化石採集家厄爾·道格拉斯在美國猶他州的卡內基採掘場挖出的。巴洛龍與近親梁龍很像,兩者的身軀很長,站立時身體的最高點都在臀部;但兩者頸部和尾巴的比例不同,巴洛龍的尾巴比例上較短,由極細長的頸部來平衡,頸部由肩膀伸出達9公尺之長,使得它幾乎是北美洲最高的恐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巴洛龍
- 拉丁學名:Barosaurus
- 界:動物界
- 時代:侏羅紀晚期
簡介,心臟,頭部,頸部,尾巴,
簡介
巴洛龍生活於侏羅紀晚期,又叫“重型龍”,意思是“笨重的蜥蜴”。說它笨重,是因為它的脖子實在太長了。它的身長將近27米,其中脖子就占了1/3。
心臟
有些科學家估計,要將血液送上巴洛龍位於長頸之上的腦袋,必須要有1.6噸重的心臟才能做到。但這么大的心臟的心跳速度會慢得讓送上頸部的血液在下一次心跳之前就往下回流。所以他們猜測巴洛龍可能有8個心臟,每一個心臟只需大到足夠把血液送到下一個心臟就夠了。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巴洛龍有現代的大心臟,在頸部有動脈阻止血液回流。此外肌肉收縮的波動也能將血液推回腦部。
頭部
自巴洛龍被命名以來,人們一直沒有發現巴洛龍頭部的化石。科學家們在製作巴洛龍的模型時,一般把其頭部塑造成長、扁且傾斜的形狀。鼻孔的開口在眼睛的上方。這種設計是根據與巴洛龍相似的蜥腳類恐龍相吻合部位的骨骼而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