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豆丁海馬(學名:Hippocampus bargibanti)是海龍科、海馬屬的一種動物。體型非常小,最大高度2.4厘米;頭部與軀幹區隔不明顯;吻非常短,約與眼徑同寬,前方彭大;體呈肉質狀,體環及尾環相當不發達;軀幹腹側分節不完全;全身布滿不規則突起之結節,周邊覆蓋軟組織;頭冠為一個圓球狀;眼前及頰部各具有一圓形突棘;具有兩種顏色型態,一種為灰白色具有粉紅或紅色結節,另一種為黃色具有橙色結節。
巴氏豆丁海馬通常是單一成對或集群成對,棲息在柳珊瑚上的,單株柳珊瑚上發現豆丁海馬的最高記錄為28隻。它們具有極佳的偽裝能力,所以很難被發現。它們很可能與其他海馬相似,食用小甲殼類動物。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的水域,從蘇門答臘島南部到新喀里多尼亞,從日本東京到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南緣。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保護措施,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在大洋洲新略里多尼亞的水族館工作的巴吉邦(Georges Bargibant)發現了全世界第一尾該海馬,所以該海馬以他的姓氏命名為“巴氏豆丁海馬”。
形態特徵
巴氏豆丁海馬體型非常小,最大高度2.4厘米;成熟時最小高度為1.3厘米。頭部與軀幹區隔不明顯。吻非常短,約與眼徑同寬,前方彭大。體呈肉質狀,體環及尾環相當不發達。軀幹腹側分節不完全。全身布滿不規則突起之結節,周邊覆蓋軟組織。頭冠為一個圓球狀。眼前及頰部各具有一圓形突棘。
巴氏豆丁海馬具有兩種顏色型態:一種為灰白色具有粉紅或紅色結節,此型通常棲息在紅色柳珊瑚(Muricella plectana)上;另一種為黃色具有橙色結節,此型通常棲息在黃色柳珊瑚(Muricella paraplectana)上。
生活習性
巴氏豆丁海馬通常是單一成對或集群成對,棲息在柳珊瑚上,單株柳珊瑚上發現豆丁海馬的最高記錄為28隻。巴氏豆丁海馬具有極佳的偽裝能力,它們身上覆蓋的球莖結節,和其棲息主物種柳珊瑚的息肉的顏色與形狀極為相似,而它的身體與柳珊瑚的莖幹相似,所以很難被發現。人們對巴氏豆丁海馬的食性知之甚少,但它們很可能與其他海馬相似,食用小甲殼類動物。
分布範圍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昆士蘭)、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巴布亞島、巴厘島、加里曼丹島、小巽他島、馬魯古島、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島)、日本(南沙島、九州島、本州島)、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南索羅門群島)、中國(台灣省)。
繁殖方式
巴氏豆丁海馬是雄性懷孕,而不是雌性。全年都有繁殖現象。雌性將卵產在雄性身體上的育兒囊中。雄巴氏豆丁海馬使卵受精後抱卵直到孵化為止,妊娠期約為兩個星期。雄巴氏豆丁海馬曾一胎產下34隻幼仔。幼仔的外觀就像是縮小版的成體巴氏豆丁海馬,它們從孵化後便獨立成長,不會獲得父母的進一步的照顧。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種群現狀
有一項關於巴氏豆丁海馬種群密度的本地研究已經完成。在蘇拉威西東南部20公里的海岸線上,每200平方米觀察到0.34±0.20個個體(Smith等人,2012年)。如果海洋酸化或海水變暖影響到它們的宿主珊瑚,巴氏豆丁海馬可能會減少,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巴氏豆丁海馬的總體種群規模和豐度趨勢。
保護措施
澳洲的巴氏豆丁海馬列於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所以必須要有出口許可證才可以捕撈和交易,而且他們只授予批准管理計畫或圈養繁殖的巴氏豆丁海馬。
主要價值
由於巴氏豆丁海馬罕見且具吸引力的顏色,因此極可能被用於水族寵物交易或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