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花園

巴比倫花園

巴比倫空中花園,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又稱懸苑。傳說在公元前6世紀由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修建的,現已不存。

空中花園據說採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台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系統,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繫著齒輪的把手。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始終是一個謎,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現在科學家證實巴比倫空中花園實際上位於巴比倫以北300英里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亞述王西拿基立(Sennacherib),而不是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King Nebuchadnezzar)!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比倫花園
  • 外文名:Hanging Garden
  • 補充:“空中花園
  • 建造於:公元前600年
  • 備註: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
“綠色樓頂”並非現代人的新發明。早在公元前600年,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就是綠色樓頂的典範。巴比倫空中花園大約建造於公元前600年,建造地點在巴比倫,即今伊拉克巴格達附近。 這座神話般的建築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的一個妃子修建的,大約400英尺見方,高出地面75英尺。據說它要由奴隸們轉動機械裝置從下面的幼發拉底河裡抽上大量的水來灌溉花園裡的花草。 巴比倫(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遺址和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里處,幼發拉底河右岸,建於公元前2350多年,是與古代中國、印度、埃及齊名的人類文明發祥地。巴比倫意即“神之門”,由於地處交通要衝,“神之門”不斷擴展,成為幼發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兩河流域的重鎮。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亞最繁華的政治、經濟以及商業和文化中心,這裡還曾是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的首都。 古巴比倫城垣雄偉、宮殿壯麗,充分顯示了古代兩河流域的建築水平。幼發拉底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城,城內的主要建築埃薩吉納大廟及所屬的埃特梅蘭基塔廟,高達91米,基座每邊長91.4米,上有7層,每層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磚砌成,塔頂有一座用釉磚建成、供奉瑪克篤克神金像的神廟。據說,這就是《聖經》中耶和華變亂人們的語言,致使人們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別塔。城內古建築精華之一的“女神門”,高12米、寬近20米,門牆鑲嵌著形象生動的釉彩動物圖案,還有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的“空中花園”,引人注目的人與獅子搏鬥的石刻雕像。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亦稱“懸苑”,它依偎在幼發拉底河畔,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興建宏偉的城市和宮殿建築聞名於世,他在位時主持建造了這座名園。相傳,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鬱鬱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採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並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牆環繞。王妃見後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 然而從公元前539年起,巴比倫城曾先後被波斯人、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和帕提亞人占領。自公元前4世紀末逐漸衰落,到公元2世紀則淪為一片廢墟;當年“女神門”內慶典大道兩旁的120尊石獅早已蕩然無存。 為了發展旅遊業,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與實施了一項修建巴比倫遺址的計畫,在遺址上仿建了部分城牆和建築,在城內修建了博物館,陳列出土的巴比倫文物,其中,猶以一塊高逾2米的黑色閃綠岩石碑的複製品最為珍貴,石碑的上半部是鐫刻太陽神將權標授予漢穆拉比情景的精緻浮雕,下半部則為用楔形文字記載的《漢莫拉比法典》全文。這部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莫拉比(約公元前1792—前1750年)領導制定的世界第一部法典的石碑原件現保存在法國的羅浮宮博物館。此外,伊拉克政府還在巴比倫遺址和巴格達市內仿古重建了寧馬克神廟和空中花園,修葺一新古城的淡藍色城牆高數丈,重現了這座古城昔日的風韻。
近年來,在對城市建設和商業熱浪吞沒“綠地”和“休閒”的現狀反思中,讓綠色樓頂成為都市的一道風景、充分利用空間以形成花園城市環境的吁喊,再一次成為強勁的聲音,而“屋頂綠化”也逐漸演變為一種全球化的時尚。巴比倫“空中花園”乃世界上最美的景觀之一。或許雙童的“綠色樓頂”尚無法與之媲美,但其全部廠房均為綠色覆蓋的壯觀綠色,仍不失為商城的一道靚麗風景.
2003年,早在建廠之初,雙童吸管高層就認識到,義烏土地資源緊張,在自己不到20畝的工業生產用地上,“提高建築密度”和“擴大廠區綠化”就成為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掙脫資源緊缺的桎梏,發展循環經濟乃一條可行之路!在這種清晰的發展理念支配下,“向空間要綠色”、“在空中造花園”成為企業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系統的一個新的策略組成部分。經過精心構思和設計,雙童開始著手在整個企業實施“全屋面綠化工程”-在所有屋頂的有效空間內實施全面綠化。種植花草,培植苗木,並在部分樓頂建造了“屋頂池塘”。目前,已完成生產車間、綜合樓屋頂綠化面積約2000平方米,種植了120棵葡萄、500棵桂花以及其它花草灌木等;5個用於養魚的水池裡也養起了1000多公斤的甲魚、鯽魚、鯉魚等魚類,池中種植蓮藕。春夏,花草飄香;秋冬,綠色蔥蘢。
樓頂,彈丸之地,為何要在這點有限的空間進行綠化呢?樓仲平說,最直接的表現是:擴大了企業綠化面積和提高了廠區綠化率。眼下18畝的雙童廠區,在完成32%的建築密度和2.23建築容積率的前提下,實現綠化面積達7500平米,綠化率62.5%。“其實,屋頂綠化之於雙童的意義,尚不在於一個廠區綠化率數據的簡單提高,更重要的是它改善了小區域氣候,使室溫度降低了3~5度。”樓仲平說,“這樣說可能更直觀:原來要用空調的現在用電風扇就可以了,原來要用電風扇的現在基本上可以不用了,從而使建築能耗大幅降低,每年可為企業減少隱性支出2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