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警報

巴格達警報

《巴格達警報》是2012年木馬文化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Yasmina Khadra

基本介紹

  • 作者:Yasmina Khadra
  • 譯者:陳姿穎
  • ISBN:9789866200489
  • 頁數:328
  • 定價:TWD 280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時間:2012-8-1
  • 裝幀:平裝
  • 原作名:Les sirenes de Bagdad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繼卡繆之後,最不能忽略的法文作家雅斯米娜.卡黛哈
這本書逼迫我們正視暴力的發生,讓人不寒而慄,看見暴力是如何影響著普通人。
「看看你自己的樣子,孩子。你就像一顆快爆炸的炸彈!」
就在此時,整個家族的榮耀散落一地時,我看到了身為一個自尊自重的兒子,一個真正的貝都因人最不該看到的東西。我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在沙漠的小村落里,年輕男孩整天無所事事地遊蕩著,因為美軍入侵伊拉克,他不得不回到的家鄉,離開在空襲中被炸毀的巴格達大學。
回到家後不久,年輕男孩先是目睹在檢查哨的美軍士兵,對著全村最無害的少年開槍;幾天後,美軍轟炸機又毀了村郊的一場婚禮。彷佛眼淚還不夠流乾似的,美軍士兵在某天深夜突擊這純樸的村落,為了搜捕恐怖份子,在驚慌害怕的全家人面前狠狠羞辱了他的父親。
儘管美軍對自己的暴行無知,但他們卻做了一件不可原諒的事——年輕人滿腔怒火,渴望報復這一連串惡行,於是他決定離開家鄉、前往巴格達。
年輕男孩懷抱著屈辱的祕密,想讓全世界看見他的怒火——可是,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加入聖戰?為什麼復興族人的榮譽,卻得躲躲藏藏?如果毀滅不能帶來新生……他還有其他選擇嗎?
這本書逼迫我們正視暴力的發生,讓人不寒而慄,看見暴力是如何影響著普通人。沒有多少作家勇於探討《巴格達警報》故事中的議題,這本書的筆調正如卡黛哈之前作品般的強硬,深入探究人性本質,並告訴我們,即使是在最恐怖的情況下,人類還是能表現出善良的一面。
關於當代東方三部曲,作者卡黛哈作了以下的論述:
「我的作品被譯成四十多種語言,我到過許多國家,遇見各行各業的人,無論我走到哪裡,總被問及:『這個世界怎麼了?我們該往何處去?這些野蠻殘忍的行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小說回答了這些疑惑,幫助那些亟欲追根究柢的人。透過這些小說,讀者得以獲得一些概念,他們從而握有通往當代伊斯蘭現象與文化衝擊之鑰,透過我所提供的真相片斷,讀者可以自行拼湊,還原部分圖像。」
本書特色
卡黛哈在2006年接受一家德國電台訪問時提到:「西方國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詮釋這個世界,同時還發展出一套能夠配合自己世界觀的理論,但那些理論無法完全反映現實。身為一個回教徒,我建議西方世界要用新的視點去看待阿富汗人、宗教狂熱主義以及宗教苦難。西方的讀者往往只碰觸到問題的表面,而我的小說《喀布爾之燕》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去了解問題的核心。狂熱主義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威脅,我的貢獻在於促進讀者們理解狂熱主義的原因和背景,然後或許狂熱主義就能因此受到控制。」
巴格達警報

作者介紹

雅斯米納.卡黛哈(Yasmina Khadra)
★卡黛哈是繼卡繆之後,阿爾及利亞當代最重要作家
★享有法國語文外交官美譽
★2004年《新聞周刊》雜誌(Newsweek)譽他為「罕見的文學作家,為當今的苦難賦予了意義」
本名為穆罕默德.莫萊賽奧(Mohamed Moulessehoul),曾是阿爾及利亞軍隊軍官,工作之餘一面寫作,在阿爾及利亞以法文出版了多部小說,深獲好評。在阿爾及利亞內戰期間,他為了躲避軍方對書籍的審查,採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娜.卡黛哈」這個女性筆名。一直到2001年,他離開軍隊遷居法國後,才公布其真實身分。在公布身分後他依舊持續使用這個女性筆名,為的是表示對妻子的感激,以及對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
卡黛哈對於目前深擾伊斯蘭世界的政治衝突相當關心,重要著作有當代東方三部曲:《喀布爾之燕》、《攻擊》、《巴格達之歌》。其中《喀布爾之燕》和《攻擊》皆進入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最後決選,《攻擊》一書更是風靡法國,暢銷25萬冊,入圍多項文學獎,並榮獲2006年法國書商公會文學獎。卡黛哈被譽為是阿爾及利亞繼卡繆之後,當代最傑出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對卡黛哈也是讚譽有加,曾驚嘆推薦:「卡黛哈筆下描繪的世界直如人間煉獄:饑饉、荒蕪、恐懼、窒息。」;2004年《新聞周刊》雜誌(Newsweek)譽他為「罕見的文學作家,為當今的苦難賦予了意義」其作品目前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譯者簡介
陳姿穎
英法文專職譯者,譯有《路易威登:傳奇旅行箱100》(行人,合譯)、《視覺工廠--圖像誕生的關鍵故事》(邊城)、《自慰--恐懼的歷史》(邊城)、《從科學到想像》(果實,合譯)、《神諭之謎》(高寶)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