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鮓村

巴拉鮓村

巴拉鮓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官屯鄉,地處官屯鄉西邊,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13公里。東鄰山坡,南鄰連廠,西鄰大河口,北鄰官屯。轄吳家、楊水溝、多姑箐等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10戶,有鄉村人口1616人,其中農業人口1616人,勞動力11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18人。全村國土面積32.34平方公里,海拔1898米,年平均氣溫14.9 ℃,年降水量79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950畝,人均耕地1.21畝,林地404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93.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0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為主。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9.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2.34萬元,占總收入的71.8%;畜牧業收入66.88萬元,占總收入的18.08%,其中,年內出欄肉801頭,肉牛54頭,肉羊142頭;漁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0.3 %;林業收入22.73萬元,占總收入的5.78 %;第二、三產業收入15.95萬元,占總收入的4.06%;工資性收入68.73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拉鮓村
  • 村民小組:14個
  • 隸屬: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官屯鄉
  • 耕地面積:1950畝
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農村經濟,特色產業,自然資源,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口衛生,發展重點,獲獎榮譽,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電視 、通電話 ,無路燈。全村有410戶通自來水,有17戶飲用井水。有427戶通電,有1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9%和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0戶,分別占總數的36%和24%。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3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28.269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28.26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畝。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戶;建有小水窖110口。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20人,距離鄉中學7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0人,其中小學生153人,中學生67人。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5.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69.31萬元,占總收入的61.2%;畜牧業收入237.64萬元,占總收入的18.08%,其中,年內出欄肉801頭,肉牛54頭,肉羊142頭;漁業收入0.85萬元,占總收入的0.3 %;林業收入11.12萬元,占總收入的5.78 %;第二、三產業收入36.45萬元,占總收入的4.06%;工資性收入68.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32 元,農民收入以糧食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6.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3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45人,到省外務工4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1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62.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該村正在發展板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50畝,其中:水田1518畝,旱地432 畝,人均耕地1.21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40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畝,主要種植蠶桑、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6.5畝;其他面積6124.5畝。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1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28.2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2011年末集體總收入0.67萬元,有固定資產26.8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4 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71人、女黨員13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官屯鄉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4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0人。該村團總支2006年被評為官屯鄉先進基層團總支。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8戶,共鄉村人口1610人,其中男性569人,女性487人。其中農業人口1610人,勞動力105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26人,彝族789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3人,占人口總數的7.6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29人,參合率88%;享受低保124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0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該村沒有公廁,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設。

發展重點

我村是彝漢雜居的邊遠山區,離縣城遠,其中巴拉鮓、石膏箐、黃土坡還存在人畜飲水困難;多姑箐的進村道路還未修通.
我村的發展思路是:大力發展蠶桑、畜牧業和經濟林果業(板栗、核桃等),穩住烤菸,糧食.積極引導村民勞動力輸出.

獲獎榮譽

2021年6月8日,中共雲南省委組織部公示中共姚安縣官屯鎮巴拉鮓村總支部委員會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擬表彰對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