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利運動又稱比達里教派起義,是指19世紀上半葉印尼比達里教派穆斯林抗擊荷蘭殖民者入侵的武裝起義。
基本介紹
- 名稱:巴德利運動
- 地點:印尼
- 時間:19世紀上半葉
- 參戰方:比達里教派穆斯林 荷蘭殖民者
- 主要指揮官:伊瑪目·朋佐爾
- 別稱:比達里教派起義
- 外文名:IntifadahPaderi
簡介,發展與地位,
簡介
比達里教派起義(IntifadahPaderi)是指19世紀上半葉印尼比達里教派穆斯林抗擊荷蘭殖民者入侵的武裝起義。亦稱巴德利教派運動。
發展與地位
1803年,印尼從麥加朝覲回來的3名哈吉傳播瓦哈比教派教義,在其思想影響下形成新教派,因其領導者多是從亞齊比達里港去朝覲歸來的傳教師,故名。伊斯蘭教改革家穆罕默德·沙哈布(1772~1864)在朋佐爾建立比達里教派中心,向米南加保地區大力傳播該派教義。他提出“純潔伊斯蘭教”的口號,主張恢復伊斯蘭教早期的原旨教義,恪守伊斯蘭教法和道德規範,反對老教派及封建領主的統治,提出以父系家長制代替母系家長制,抨擊背離伊斯蘭教的陳規陋習,得到廣大下層穆斯林的擁護。後組建軍隊,經過激烈持久的宗教戰爭,打敗舊教派代表的貴族勢力,占領米南加保地區。沙哈布被擁為領袖,自稱伊瑪目·朋佐爾。
1819年,荷蘭殖民者侵占西蘇門答臘巴東等地,以舊教派為代表的封建勢力投靠荷蘭殖民當局,企圖靠荷軍力量消滅比達里教派,恢復自己的傳統權力。
1821年4月,荷蘭殖民當局派兵進攻比達里教派控制的地區。伊瑪目·朋佐爾遂率5萬人軍隊,發動抗荷起義,並號召人民奮起,參加抗擊荷蘭侵略軍的“聖戰”,起義波及米南加保大部分地區。在蘇里特艾爾、西馬旺、塔拉達塔、林陶、巴東希里爾等重要戰役中,起義軍沉重打擊了荷蘭侵略軍。
1824年,荷蘭殖民者為爭取喘息時間,重新部署兵力,同伊瑪目·朋佐爾簽訂了《馬桑和約》,承認比達里教派所占據領地的統治權,不干涉居民的宗教信仰和事務。
1830年,荷蘭殖民者鎮壓了爪哇蒂博·尼哥羅起義後,調兵遣將,加強對比達里起義軍的攻勢。
1832年荷軍先後占領了起義軍的軍事據點阿加姆、朋佐爾和利馬普魯科托,大肆搶劫殺戮,毀壞清真寺和穆斯林墓地。
1833年1月,伊瑪目·朋佐爾率領起義軍奪回朋佐爾地區。同年4月,老教派的一些愛國領袖和比達里教派聯合發表《巴卡爾魯榮號召書》,號召兩大教派穆斯林聯合抗荷。從此,起義軍力量壯大,多次擊退荷軍對朋佐爾發動的進攻。於是,荷蘭殖民者一方面採取分化瓦解政策,收買舊教派上層及封建貴族,另一方面採取碉堡戰術和壕溝戰術,切斷起義軍各地之間的聯繫。
1837年8月,荷軍集中優勢兵力,終於攻占朋佐爾。10月28日,荷軍以舉行和談為名,在達巴魯普將朋佐爾逮捕,後流放安汶。比達里教派長達16年的抗荷鬥爭,是印尼人民爭取民族獨立鬥爭運動的光輝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