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1949年,設三江鄉,屬巴中縣。
2000年,由三江鄉改為三江鎮,屬巴州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下轄三江口1個社區,民主、上游、龍門、雙寨、回星、明月寺、鰲溪、大興、天馬山、普濟、中興、木魚村12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三江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三江口社區、民主村、龍門村、雙寨村、明月村、大興村、天馬山村、中興村,鎮人民政府駐三江口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江鎮地處
巴州區東南部,東與
曾口鎮相鄰,北與
大茅坪鎮接壤,西與光輝鎮相靠,南與梁永鎮距巴中城區24千米,區域總面積38.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江鎮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木魚村木魚山,海拔660米;最低點位於普濟村電站庫區,海拔321米。
氣候
三江鎮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6.9℃;年平均降水量1120.7毫米。
水文
三江鎮境內河道屬渠江水系;巴河、恩陽河、茶壩河交匯於三江鎮場鎮處—三江場鎮碼頭,每年7月至9月為主汛期。
自然災害
三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旱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地質災害等;沿河低洼地帶常年遭受洪澇災害,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9月17日,農作物受災面積達5159畝,洪災造成三江鎮直接經濟損失1520萬元;旱災、風災每年平均有發生,水稻、玉米、小麥、蔬菜等受災較為嚴重。
自然資源
三江鎮境內河流匯集,盛產沙石及部分稀有金屬;有耕地66700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總人口有1.9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4萬人,城鎮化率20.7%;另有流動人口500餘人。
截至2018年末,三江鎮戶籍人口為19205人。
截至2019年末,三江鎮戶籍人口為18935人。
經濟
綜述
2005年,三江鎮全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83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11元。
2011年,三江鎮財政總收入4813.5萬元,比2010年增長18%。
截至2018年末,三江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截至2019年末,三江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農業
三江鎮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三江鎮生產糧食9450噸,蔬菜5000噸,油350噸,水果400噸。
商貿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商業網點65個,職工136人。2011年,三江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8億元,比2010年增長11%;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6億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675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各項貸款餘額1520萬元,比2010年增長9%。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62人,專任教師6人;國小7所,在校生539人,專任教師4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315人,專任教師2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3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3個;有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12人。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000戶,村村通衛星接收器1200餘台,入戶率71%。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門診部(所)1個;設病床40張,固定資產總值4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4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三江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三江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81戶,人數153人,支出23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125元;城市醫療救助14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0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47戶,人數1777人,支出121.5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月人均57元,比2010年增長17%;供養農村五保88人,支出15.8萬元。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郵政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000餘份(冊);有電信、聯通企業各1家,移動通信2家,服務網點11個;固定電話用戶500餘戶,行動電話用戶9526戶,網際網路用戶200餘戶。
基礎設施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2.6萬立方米;排水管道1.5千米。
截至2011年末,三江鎮綠化面積達0.05公頃。
交通
2011年,三江鎮村(居)民出行主要依靠船舶。
歷史文化
三江鎮因巴河、茶壩河、恩陽河在該地交匯而得名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