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子國
- 外文名:Bazi Guo
- 歷史:約3139年
巴子國,中國周代分封的諸侯國,國君為姬姓,子爵。據《華陽國志·巴志》載:“昔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史學家認為,此段史記,說的是周朝以降...
據歷史記載,古隸禹貢梁州之域,巴系 巴州區古族名,相傳夏商時期曾活動于丹淅流域與漢水交匯一帶,周初隨武王克殷後封為子國,稱“巴子國”。秦和西漢時為巴郡...
郪國,周諸侯國名。先秦時,在四川境內有蜀國、巴國、巴子國和郪國四個諸侯國。...... 郪國,周諸侯國名。先秦時,在四川境內有蜀國、巴國、巴子國和郪國四個...
“薯國”是四川省西充縣的別稱。西充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南臨重慶、西接成都,...巴子建國以後,繼遭秦楚夾擊,政治中心相繼由江州(今重慶)、墊江(今合川)遷到...
崇州沙陀國,四川境內蜀國,巴國,巴子國,郪國,白狼國之後的又一個古國。 崇州沙陀國歷史淵源 編輯 根據史料記載,唐朝末期,曾有一支沙陀族軍隊進駐雞冠山深處(今...
沿河茶史悠久,底蘊深厚,人文傳說源遠流長,沿河種茶、制茶、飲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周代分封的巴子國,據《華陽國志》載:巴子國“土植五榖”“牲具六畜”、茶...
閬中,夏代為梁州之域,商為巴方,周屬巴子國。 [7] 春秋時,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巴國分裂,充國脫離巴國而自立,轄有閬中之地。...
周時,屬巴子國。 [13] 秦惠文王十七年(前321年)派張儀、司馬錯滅蜀,二十四年,在原巴國、蜀國領地設定巴、蜀、漢三郡,郡轄若干縣,大竹屬巴郡下宕渠縣。...
殷商屬巴人之國,周為巴子國地。戰國後期,為閬中縣之域。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為紀念紀信捨身保劉安漢之功,在紀信家鄉設安漢縣,嘉陵區屬之。...
順慶府文廟 順慶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晚期,境域內就有先民生息。遠古時為“有果氏之國”。唐虞時為巴人之國,夏屬梁州,周為巴子國地。秦屬巴郡閬中縣。...
(12)巴:國名,周武王滅商後被封為子國,稱巴子國,在今四川東部、湖北西部一帶。戰國中期建都於巴(今四川重慶節)。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等領兵攻...
巴子即今之巴縣,渝州附近,周代為巴子國,與巴東、巴西合稱三巴,三巴都可以稱巴山。先說眼前巴子城頭碧草萋萋,正是“斜陽暮暮長安道,是離人斷魂處”(柳永《引...
一個是巴國的巴蔓子,一個是蜀國的五丁力士。巴蔓子的傳說,《華陽國志》有記載,迄今川東一帶仍廣為流傳,重慶七星崗蓮花池的“將軍墳”,忠縣“土主廟”都是...
巴子國國君的後代,就用原來的國名“巴”作為自己的姓氏,稱巴氏。據《世本》雲:“巴子國,子孫以國為氏。”又據《春秋·巴子》和《路史》曰:巴,周代國名...
儀隴古隸梁洲,戰國前期為巴子國地(今川東北及鄂西一帶)。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滅巴國,建立巴郡,治地江州(今重慶市江北),儀隴屬巴郡閬中縣地。漢代時,儀隴屬...
巴火巴人調巴蛇巴子國巴字芭蕉書紙bá拔釘錢拔藩拔劍割雁拔葵去織拔茅連茹拔山扛鼎拔山曲拔圍出夫拔薤拔宅上升拔幟易幟跋胡...
果城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的簡稱,同時還有果州之稱。 南充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居住。夏代為“有果氏”之國,殷商屬巴國,周為巴子國屬地。戰國時期,約公元...
古戰場、巴子國,古代巴人去向何處?由於暴雨天氣的影響,羅家壩遺址第三次發掘受到一些干擾。經過1個多月的發掘,200多件銅、陶、玉、骨器陸續重見天日。其中,...
西周(公元前11世紀中———公元前771年)初期分封了71個諸侯國,巴氏被封為子國,首領為巴子,因而叫巴子國,通常簡稱巴國。巴國的地域大致在陝南的漢水上游,南...
重慶路,中國元代行政區名。《禹貢》梁州之域,周為巴子國。秦滅巴,置巴郡,兩漢因之。南朝梁置楚州,隋、唐曰渝州。宋改曰恭州,淳熙中,升為重慶府。元世祖至元...
重鎮天開巴子國,大城山壓禹王宮。樓台市氣笙歌外,朝春江聲鼓角中。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春風”之名詩。先生選翰林院庶吉士後,留京與鄉人劉光第及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