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綱領》是1897年8月,第一屆錫安主義者代表大會通過的有關未來錫安主義運動的行動綱領。
《巴塞爾綱領》宣布:“錫安主義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由公眾承認的和法律保障的猶太民族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塞爾綱領》
- 發表時間:1897年8月
- 發表會議:第一屆錫安主義大會
- 發表地點:瑞士巴塞爾
- 性 質:綱領性檔案
錫安主義運動,
錫安主義運動
錫安主義直接起因於西方殖民主義者爪分奧斯曼帝國“遺產”的“東方問題”。
早在17、18世紀,英、法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為了在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建立國中之國,除了攫取對基督教社團的保護權,還積極倡導“猶太人回歸錫安山”。事實上,“猶太人回歸錫安山”的最早積極倡導者大多是基督教徒或同化的上層猶太人等西方殖民主義者,包括英國的護國主克倫威爾、首相迪斯累里、外交大臣帕馬斯頓和法國的拿破崙。
到了19世紀末,後起的德意志帝國為了向中東擴展勢力,也步英、法的後塵,支持和贊同錫安主義,德國的一些宮庭大臣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都曾與世界錫安主義組織的創始人赫茨爾有過聯繫,威廉二世曾多次接見錫安主義組織的締造者赫茨爾,表示對錫安主義的“關心”。第一次世紀大戰前,隨著列強在中東的擴張步伐,錫安主義首先在英國、德國、沙皇俄國和法國獲得迅猛的發展。
錫安主義者始終把尋求列強的“公開保護”和“特許”作為實現錫安主義目標的根本途徑。
早在1897年8月,第一屆錫安主義者代表大會通過的《巴塞爾綱領》就宣布:“錫安主義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由公眾承認的和法律保障的猶太民族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由於德意志帝國與土耳其政府的特殊關係,世界錫安主義組織的“德國特性”非常明顯,它的許多傑出成員都是德國猶太人,他們居住德國或在德國受教育。第一次錫安主義代表大會規定:大會正式用語為德語,會議公報也用德語發表(直到1939年8月,第21次錫安主義代表大會才正式取消這一規定)。
錫安主義執行委員會活動的中心最早在維也納,1905年遷到科隆,1911年又遷到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錫安主義組織的擁護者已經遍布猶太人居住的許多地方,但是它的領導權卻掌握在德國猶太人的手裡。世界錫安主義組織的締造者和第一任主席赫茨爾是德國的盟國奧地利人,第二任、第三任主席都是德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儘管德國礙於與土耳其政府的“友好”關係,沒有公開表示過對錫安主義的支持,但是錫安主義在德國的發展從來沒有遇到過障礙。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錫安主義組織宣布保持中立,但“說時容易做時難”,以魏茲曼為首的少數派把實現錫安主義目標的希望寄托在英國身上,而多數錫安主義領導人則把希望寄託於德國的勝利。為使交戰國雙方的錫安主義組織保持聯繫,在中立國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設立了辦事處。
早在1880年,全美猶太人已達25萬。雖然在1881年至1914年間,大約有300多萬猶太移民進入美國,但因美國在中東的影響有限,錫安主義運動在美國的發展卻相對比較緩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美國錫安主義組織才成立。在這之前,錫安主義運動的影響似乎還沒有波及到美國人的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美國向中東擴張勢力提供了機會,與此同時,錫安主義在美國也獲得了驚人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政府通過駐君士坦丁堡大使猶太人亨利·摩根索積極與巴勒斯坦猶太社團聯繫,表達了美國政府對他們的關心。美國政府還支持了《貝爾福宣言》的制訂和發表。關於美國政治家對《貝爾福宣言》的制訂和發表的產生影響,英國的中東問題專家理察·艾倫在他的《阿拉伯-以色列衝突的歷史背景和前途》一書中寫道:“英、美兩國政治家之間以及兩國的錫安主義者領導人之間經常討論的問題,便是如何把這些關注鑄成一個公開的政策宣言……在達成這個宣言之前,大西洋兩岸對每句話(以及許多取捨抉擇的地方),都逐字逐句地作了推敲,其詳細的程度簡直無法從貝爾福簽名的那些流暢而不拘禮節的措辭上看出來。”
美國所主張的“民族自決”和“相互保證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原則也包括未來的猶太國家。錫安主義者建立猶太國的要求不僅遭到阿拉伯人的激烈反對,同時也遭到英、法的反對。在巴黎和會上,英、法兩國派出了自己的猶太代表團,但與美國猶太代表團積極支持並參加世界猶太人代表團委員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英、法兩國的猶太人代表團拒絕參加世界猶太人代表團委員會,並聲稱猶太人代表團委員會的要求“帶有明顯的民族主義色彩”。
美國在中東的競爭,迫使英、法兩國相互妥協,調整關係。1919年9月,英、法正式簽訂協定:法國同意英國控制巴勒斯坦,英國則同意法國對敘利亞實行軍事占領。在1920年4月的聖雷莫會議上,英國取得過且過對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的委任統治權,法國則對敘利亞(包括黎巴嫩)的委任統治權。
1920年7月,法國軍隊擊敗費薩爾的軍隊後正式接管了敘利亞。
1920年1月,國際聯盟正式宣告成立,有英、法、意、日、中等44個國家參加。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沒有參加,戰敗國不得加入。建立國際聯盟是美國總統首先倡議和極力促成的,美國企圖藉此贏得世界輿論,以取得自己在和會和國聯中的領導地位,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威爾遜公然宣稱,美國參加國際聯盟是為了接受“向我們提供的世界領導權”。但是,威爾遜這一企圖遭到英、法、日等國的頑強抵制,沒有達到目的。連威爾遜一手設計的委任統治制度,也被英、法、日按過去為其所用,使他們已經搶到手的戰敗國的殖民地套上了合法統治的外衣。因此,威爾遜的政敵共和黨人便對國聯盟約進行猛烈攻擊,共和黨控制的美國國會沒有批准凡爾賽和約,也拒絕參加國際聯盟。
美國雖然拒絕批准《凡爾賽條約》,但並沒有停止向中東擴張的步伐,而是圍繞著錫安主義問題與英國進行明爭暗鬥。
1922年6月30日,即在國際聯盟通過巴勒斯坦為英國委任統治地的決議前,美國參眾兩院一致通過《關於建立猶太民族之家的決議案》,並經哈定總統9月21日簽署。決議案表示:“美利堅合眾國同意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之家,但應該清楚地理解,不得有任何行動使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徒和所有其他非猶太團體所享有的公民和宗教權利受到損害。”該決議的目的,明顯地要求英國政府認真履行《貝爾宣言》的諾言。
《貝爾福宣言》和聯合國的委任統治條款一方面使英國在巴勒斯坦的統治披上了國際承認的合法外衣,但同時又使英國不得不承擔貫徹《貝爾福宣言》的義務,它必須每年向國際聯盟報告委任統治的情況;它也使大國支持下錫安主義向英國施加壓力以促其“言必信,行必果”和尋求發展民族之家的特權時有了法律依據,這正是英國和它的大多數官員長期“同情”和“支持”阿拉伯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