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烏斯音步由一個短音節和兩個長音節組成的音步(⋁),起源於古希臘讚頌酒神巴基烏斯的宗教歌曲。巴基烏斯音步在希臘抒情詩中的套用較少,但在拉丁詩歌,尤其是普勞圖斯的戲劇里十分常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基烏斯音步
- 含義:一個短音節和兩個長音節組成
- 起源於:古希臘讚頌酒神巴基烏斯宗教歌曲
- 套用:是普勞圖斯的戲劇里十分常見
指由一個短音節和兩個長音節組成的音步(⋁),起源於古希臘讚頌酒神巴基烏斯的宗教歌曲。巴基烏斯音步在希臘抒情詩中的套用較少,但在拉丁詩歌,尤其是普勞圖斯的戲劇里十分常見。例如:
nam vox me| precant(um h) uc|foras
ex|citavit
(Rudens 260 f.)
正如上例所示,有時詩行的第一音節會出現一個不合音律定格的長音。在拉丁詩歌里,這種音步通常用於四音步的詩行中,有時候在一行中也同揚揚格和抑揚格聯用。羅馬詩人認為巴基烏斯音步尤其適用於寫作風格嚴肅莊重的詩歌。在英語詩歌中,像aboveboard(⋁)這樣的三音節音步(後兩個音節重音的量值差不多相等)也被稱作巴基烏斯音步。但巴基烏斯音步的典型用法,仍屬於以音長(而不是以重音)為基礎構成音步的古代希臘羅馬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