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馬歷史

巴哈馬歷史

巴哈馬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阿拉瓦克人,他們自稱盧卡約斯人,15世紀時約有 4萬人。1492年,C.哥倫布首航美洲時於10月12日最先發現這個群島中的華特林島。此後,西班牙殖民者把群島上的盧卡約斯人大批擄掠到海地等地當奴隸,使島上的居民終於絕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哈馬歷史
  • 地區:巴哈馬
  • 人口:22人
  • 性質:名詞
巴哈馬聯邦位於西印度群島最北部,由 700多個島嶼和2000多個珊瑚礁、岩礁組成,其中僅30個島上有居民。總面積 13935平方公里。人口22萬(1983),黑人占85%,其餘多為白人。居民多信基督教,官方語言為英語。首都拿騷。
巴哈馬歷史
巴哈馬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阿拉瓦克人,他們自稱盧卡約斯人,15世紀時約有 4萬人。1492年,C.哥倫布首航美洲時於10月12日最先發現這個群島中的華特林島。此後,西班牙殖民者把群島上的盧卡約斯人大批擄掠到海地等地當奴隸,使島上的居民終於絕滅。1513年,西班牙駐波多黎各總督J.龐塞·德·萊昂在這裡又發現一些島嶼,並命名為巴哈馬(西班牙語意為“淺灘”),但沒有移民。1648年,以W.塞爾為首的一批英國人在島上建立第一個殖民點,並開始輸入黑奴。1670年,巴哈馬群島被英國王室授予北美卡羅來納的土地貴族。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這些島上海盜活動猖獗。1718年,英國國王任命W.羅傑斯為第一任直轄總督。北美獨立戰爭的勝利使許多親英分子來到這裡,島上的黑奴也大量增加,棉花種植業開始發展。1782年,西班牙人占領拿騷。次年,根據英、法、西三方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巴哈馬正式歸屬英國。1838年廢除奴隸制。美國內戰期間,有大量資金流入巴哈馬。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沙爾麻種植業和海綿採集業曾一度獲得發展。20世紀20年代美國實行禁酒法期間,走私活動再次使大量資金流入巴哈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旅遊業迅速發展。1950年,英國同意美國在這裡建立軍事基地。40~50年代,美國資本逐漸控制了巴哈馬的經濟命脈。1953年,主張獨立的進步自由黨成立。1964年,巴哈馬實行“內部自治”。1973年7月10日獲得獨立,成為大英國協的成員國。自1967年開始執政的進步自由黨領導人L.O.平德林繼續擔任總理。1975年以後,由於英國政府對設在倫敦的國際銀行的贏利增收所得稅,倫敦的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向巴哈馬轉移,這裡便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旅遊業是巴哈馬國民經濟的支柱,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以上。1984年,外國旅遊者為 250萬人。銀行業是第二位收入來源,每年可獲得5000萬美元的外匯收入。1984年,人均產值6644美元,在拉丁美洲國家中占第一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