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南部,屬重慶都市經濟發達圈。全區幅員面積1827平方公里, 轄花溪鎮、南泉鎮、界石鎮、南彭鎮、惠民鎮、木洞鎮、雙河口鎮、麻柳嘴鎮、豐盛鎮、二聖鎮、東泉鎮、姜家鎮、天星寺鎮、接龍鎮、石灘鎮、石龍鎮、一品鎮、跳石鎮、安瀾鎮19個鎮和魚洞、李家沱兩個街道辦事處。截止2006年底,全區有206個村、7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86萬。東與重慶市涪陵區、南川區接壤,南與綦江縣、江津區毗鄰,西與九龍坡區、大渡口區隔江相望,北與南岸區相接。區政府駐地魚洞,距市政府駐地21公里,距重慶火車站22公里,距重慶港口23公里,距重慶機場4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南村
- 面積:1827平方公里
巴南概況,區位優勢,地形,自然資源,景區特色,歷史沿革,概述,具體沿革過程,
巴南概況
區位優勢
巴南區區位優勢明顯。距重慶市中心7公里,區政府距市政府駐地21公里。長江橫貫區境,李家沱和馬桑溪兩座長江大橋溝通南北,重慶“二環八射”中有“二環二射”(內環、繞城,渝黔、渝湘)貫穿區境,其中,渝黔、渝湘兩大出海通道與內環、繞城快速通道在境內交匯;正在建設的渝利鐵路巴南段,規劃中的渝黔鐵路複線綦江段經一品、界石支線,以及全市規劃的9條輕軌線中有3條線(2號線、3號線、8號線)進入境內
地形
巴南區地形以丘陵為主,低山次之,平地極少。土壤類型有水稻土、紫色土、熒壤土、潮土等。屬亞熱帶溫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早秋遲,夏熱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綿雨,冬季多雲霧,霜雪甚少,無霜期長,日照少,風力小,濕度大。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有流經境內的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等大小河流10餘條,流域面積1702.24平方公里,占區幅員面積的93.30%。區內有各種水利設施5075處,總蓄水量12040萬立方米,常年灌溉面積33.4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5.87萬畝,農業豐收有較可靠的保證。
自然資源
巴南區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能大。全區有植物資源近4000種,農作物品種繁多,除栽植糧、油、蔬菜和大量經濟作物品種外,經濟果木有柚、柑橘、梨、棗、桃、李、杏、板栗和茶、桑、桐等。區境內有動物資源數百種,有礦資源數十種。曾先後開發利用的有原煤、鐵礦、石油、天然氣、頁岩、石灰石、白雲石、石英砂、鉀土、砂金、地熱水等。石灰石、白雲石、石英砂和鉀土、砂金等資源的開採,成為農民致富的門路之一。全區現有多家頁岩磚廠,對頁岩的開發利用數量較大;地熱水的出水點較多,已在東泉、南泉、橋口壩等地多處開發利用。
景區特色
巴南區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全區的森林覆蓋率超過25%,山、水、林、泉、洞、湖、溪、河、瀑、谷等自然資源和抗戰文化遺址、民俗文化等人文旅遊資源遍布區內,形成了“三泉”(南泉、東泉、橋口壩溫泉)、“三山”(聖燈山、樵坪山、雲篆山)、“兩島”(木洞桃花島、魚洞中壩島)、“一湖”(南湖)、“一洞”(姜家溶洞)、“一場”(重慶國際高爾夫球場)、“一區”(安瀾鷺類自然保護區)的景區格局。尤其是素有“天然桑拿浴”美譽的東溫泉熱洞更是亞洲一絕;“川東小峨眉”聖燈山被譽為“植物基因寶庫”;樵坪山、雲篆山古戰場遺蹟依稀可辨。2001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區”。
歷史沿革
概述
巴南區由巴縣改設而成,從古至今名凡五易。在劉宋以前曰江洲,齊、梁、西魏曰墊江,自宇文周曰巴縣,民國元年(1912年)易名重慶府,民國2年恢復巴縣。1995年始為今稱。
具體沿革過程
西周至戰國,轄境屬巴國地。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國舊域設縣治理,江州縣為其一,隸於巴郡。南齊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改江州縣為墊江縣,北周武成三年(561年)又改墊江縣為巴縣,並廢枳縣入於巴縣。 巴縣新置時屬楚州巴郡,隋代屬渝州、巴郡,唐代屬渝州、南平郡、渝州,宋代屬渝州、恭州、重慶府。元代屬重慶路,明清時期屬重慶府;辛亥革命後由重慶蜀軍政府直轄,民國2年屬川東道(後改為東川道),民國17年屬四川省;解放初屬川東區巴縣專區,旋屬璧山專區,1951年1月改屬重慶市,1953年2月劃屬四川省江津專區,1958年11月回屬重慶市。1994年12月,撤縣設區,為重慶市轄近郊城市區。 自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起至民國28年(1939年)間,均設縣治於今重慶市渝中區解放東路,歷與郡、州、路、府同城而治,並為附廓大縣。此後治地多遷。民國28年,按國民政府令,縣政府遷至市外辦公,暫住人和鄉(今九龍坡區華岩鎮),民國30年遷駐新治李家沱馬王坪。解放後由於市縣界變動,於1952年10月暫遷南溫泉,1954年1月遷駐魚洞鎮。改縣設區後治地仍舊。 由縣而區,古今沿革,轄境多易: 巴縣新置時,幅員遼闊,轄今之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巴南區、南岸區、渝北區、北碚區大部、璧山縣、長壽縣和涪陵市枳城區、李渡區、南川市、武隆縣所屬區域。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劃出今涪陵市枳城區、李渡區、武隆縣所屬區域,置涪陵鎮。 唐武德元年(618年)、武德三年(620年)、貞觀四年(630年)、貞觀十一年(637年)、至德二年(757年),劃出今長壽縣、南川市所屬區域及中梁山以西大部分地區,先後分置永安、樂溫、溫山、南平、隆化、璧山諸縣。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廢壁山,其地併入。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劃出縉雲山以西境域,復置璧山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劃出今江北區、渝北區所屬區域及北碚區所轄嘉陵江以北地區,置江北廳,又劃出祥里部分地區(宋代依來鄉)隸璧山縣。 民國18年(1929年)重慶建市,自民國21年市縣劃界起至1960年的28年間,迭經市縣界變動和鄰縣縣界調整,先後劃出縣境中梁山與長江、嘉陵江之間除今跳蹬鎮以外的地區(含當時的重慶城區)、今歇馬鎮及其以北的地區、今南泉鎮及沿銅鑼山至峽口鎮的沿江地區、高歇和馬鬃兩鄉所屬區域。其間於1953年,原屬北碚市的關口鄉劃入巴縣。 至1994年,縣境東西寬73公里,南北長70公里,幅員面積2551.26平方公里,仍三面環繞重慶市區。 1994年12月,改巴縣為重慶市巴南區,並在1995年2-3月間相應進行轄區調整,劃出原巴縣所轄長江以北的全部境域和長江以南的長生橋、迎龍、廣陽3鎮所屬區域,劃入九龍坡區所屬長江南岸的地區(除二塘村劃歸南岸區外),遂成今之巴南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