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則海族

簡介,族群正名運動,族系分支,早期巴則海族,遷移與衰退,

簡介

原居住在大安溪至台中盆地北部豐原一帶,分為岸里、朴仔離、阿里史、烏牛欄四大社群。其中岸里社因康熙38年(1699年)協助清廷平定吞霄社反亂,獲得官府的重用;巴則海社群在岸里社的領導之下,逐步擴張,在台灣中部建立一個平埔族少有的勢力範圍。不過,隨著漢人的侵墾,他們的生活領域一再受限,道光年間,族人開始成群離開故土,輾轉遷徙。各社後來一部分遷移至苗栗鯉魚潭、卓蘭方面,另一部分遷移至埔里牛眠山附近。今只有少數老人懂得母語。
巴則海族巴則海族
巴宰族原本分布於台中豐原、神岡、后里附近較靠內陸的區域,約略位置是以豐原為中心,北至大甲溪河岸,東到東勢角(今東勢),南至潭仔墘(今潭子),西則到達大肚山山麓的橫岡一帶。16世紀中,主要部落有岸里社、烏牛欄社、朴仔籬社及阿里史社等四至五個社。1699年,岸里社還曾協助清朝“平定”吞霄社叛亂(吞霄社事件)。19世紀,因郭百年事件遷入南投埔里。

族群正名運動

巴宰族人在近年也發起正名運動,希望獲得官方承認。個別族群身份的認定,基本上可以直接去戶籍所在地的戶政事務所調閱日治時期所遺交下來的戶籍資料,在日治時期戶籍謄本上“種族”一欄有登錄種族別。“種族”一欄種族別依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閩南人與客家人分別註記為:山地原住民註記為“生”(生蕃)、平地原住民註記為“熟”(為“熟蕃”指平埔族)、閩南人註記為“福”(福佬人)、客家人註記為“粵”或“廣”(粵(廣東)來的客家人)。

族系分支

巴宰族亦屬平埔族群其中一族,最大特徵是成人身高比一般南島系原住民高,約在170cm以上。巴宰族又可分為巴宰本族(Pazih)以及噶哈巫族(Kaxabu)(朴仔籬社則屬噶哈巫族)。以地區分類而言,豐原以西為巴宰本族,以東五社為噶哈巫族。巴宰族人遷入埔里後,住在烏牛欄台地(愛蘭台地)多為巴宰族;居住於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莊(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侖)則為噶哈巫族。
兩族因為族語及文化相近,故依據伊能嘉矩之分類仍把它歸為同一族。至今會講巴宰語的則為愛蘭地區的潘金玉女士;眉溪四莊則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後裔潘永曆先生仍會使用噶哈巫語,甚至仍會唱噶哈巫古調“憶祖之歌”。
風潮唱片所出的巴宰族音樂〈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即是音樂學者吳榮順從四莊採集得到。噶哈巫族在埔里俗稱“眉溪四莊番”,正因為當地人承襲祖先驍勇善戰的精神。日治時期多為義勇軍,能與鄰近的泰雅族抗衡。故也在埔里流傳一句話“四莊正是番”。該族的過年稱為“番仔過年”或“姓潘的人過年”為農曆十一月十五左右舉行。並製作傳統食物“阿拉粿”,及舉辦“牽田”(mahalit)、“抓大魚”、“走標”(maazazuah)等族群傳統活動。

早期巴則海族

早期的巴則海族可以說是中部最活躍的一族,而其中又以岸里社為主,因為屢建軍功,清政府不斷賞賜,故岸里社幾乎成為巴宰族的代名詞,而協助清政府平“吞霄之亂”的就是以“阿莫”為土目的岸里社。
因為平亂有功之下,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獲準開墾巴布薩之野,此地幾乎囊括大甲溪南側大平原。至此之後,凡有叛亂,岸里涉族人皆會挺身而出,為清政府效力。因而在康熙六十年,敉平朱一貴之亂後。清政府即賜阿莫六品頂戴在案。之後更是受到清政府的寵幸,乾隆二十三年,岸里社首度賜姓「潘」。乾隆三十五年更由皇帝親自召見潘敦(阿莫之孫),受「大由仁」名。從此「大社」一詞不脛而走,而岸里社也達到甚至是漢人都望塵莫及的殊榮。

遷移與衰退

中部地區的平埔族大都分布在平原,自明鄭之後大批漢人入台,平埔族相繼與漢人接觸,但漢人擁有其較高的文化,因此在互相競爭中,始終占有優勢,所以再與漢人接觸之下,平埔族人或是被同化或是遷而避之。
巴則海族至嘉慶之後,共有兩次大規模的遷移,第一次是發生在嘉慶九年,向北移入宜蘭平原,第二次則是在道光三年移往埔里。第一次的遷移是在嘉慶九年由道卡斯族的吞霄社所發起,而巴則海族、巴布拉族和洪雅族紛紛跟進前往宜蘭平原,雖然此時巴布薩族沒有參加但是到了嘉慶十五年巴布薩族的牛罵頭社也加入了此次的遷移。而就在他們紛紛遷回故里的時候,埔里盆地適逢發生郭百年事件,促成中部平埔族的第二次遷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