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提教派運動就是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既彼此對立又相互影響的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克提教派
- 外文名:Bhakti Movement
- 類型:教派
- 隸屬: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
- 定義:對立又相互影響的產物
詳細介紹
巴克提教派運動又稱虔信運動,12 世紀興起於印度南部,初期的代表人物是羅摩奴闍(死於 1137 年)。羅摩奴闍強調“奎師那”在印度教諸神中的至 高地位,認為“奎師那”是天地萬物的源頭,是創造者、保護者和毀滅者,一切存在皆 由“奎師那”而來。
13 世紀以後,巴克提教派運動由印度南部傳入北方各地, 主要流行於城市下層民眾中,羅摩難陀和卡比爾成為主要的代表人物。羅摩 難陀(1360—1450 年)不僅認為“奎師那”是宇宙萬物的主宰,而且強調眾生 平等的原則,所有虔信“奎師那”的人不論身世高低貴賤,皆可獲得解脫。
卡比爾(1440—1518 年)的生母是屬於婆羅門種姓的印度教徒,養父是穆斯林。 卡比爾吸取了印度教吠檀多派哲學和伊斯蘭教蘇非派教義,強調一神信仰, 反對偶像崇拜和種姓制度,主張簡化宗教儀式。卡比爾認為,印度人和突厥 人是用同一種粘土塑成的,羅摩(即奎師那)與安拉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卡比爾宣稱:“能升入天堂, 不是靠齋戒和反覆誦讀禱詞與教義;
如若真理已被領悟, 麥加寺廟的內室就在人的心裡。 把精神當作聖堂, 把身體當作它周圍的廟宇, 把良心當作它啟蒙的教師; 拋卻憤怒、疑惑與惡毒之心,讓忍耐來表達‘五禱’(指伊斯蘭教的拜功)的真意, 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有共同的上帝。”
卡比爾的折衷主義觀點旨在消除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對立。
巴克提運動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柴坦尼亞(Sri Caitanya Mahaprabhu,1486-1534年),出生於印度的西孟加拉,是當時的一位著名哲學家。根據記載,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在辯論中擊敗了當時最著名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整合了當時外士那瓦宗中最著名的四家理論。
他 ①從摩德瓦(Madhva)攝取兩個要點:徹底否定瑪亞瓦迪宗(非人格派)哲學,強調服務奎師那的神像,接受他為永恆的至高靈性實體;②從羅摩奴闍(Ramanuja)攝取兩點:不被羯磨(業報)或辯智所污染的奉愛(巴克提)概念和對奉獻者的服務;③從維施努斯瓦米(Visnusvami)攝取兩點:完全依靠奎師那的情感和依附性奉獻服務之途;④從寧巴爾卡(Nimbarka)攝取兩點:接受茹阿達(Radha,奎師那的喜樂能量、永恆伴侶)庇護的必要性和對勾琵(gopi,牧牛姑娘)們對奎師那之愛的最高崇敬,
以此建立了不可思議即一即異論(acintya-bhedabheda)理論,即個體靈魂與至尊神既是一體的,又是相互分離的,如同太陽與陽光的關係,同時創立了齊頌聖名運動(也稱“奎師那知覺運動”)。
由柴坦尼亞所發起的巴克提運動以使徒傳承的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最著名的傳承機構為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ISK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