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抗蒙遺址

巴中抗蒙遺址

巴中抗蒙遺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現有三城遺址,平梁城、得漢城小寧城。十三世紀,強悍的蒙古軍隊以狂飆之勢踏遍歐亞各國,馬蹄之處,勢如破竹,戰無不勝,所向披靡,但進攻南宋時,在四川地區遭到最嚴重的挫折與最頑強的抵抗,蒙古鐵騎在巴蜀之地滯阻長達52年之久,元憲宗九年(1259年)7月21日,號稱“上帝之鞭”的憲宗蒙哥攻合州釣魚城(今重慶合川)為宋軍炮石擊傷,死於軍中。蒙古軍攻四川花了很長的時間,最晚征服,一位大汗重傷而死,付出巨大的代價,主要是四川軍民建立的山城連鎖防禦體系有力地阻止並打擊了蒙古騎兵的南侵。平梁、得漢、小寧三城見證了宋代巴州軍民不畏強暴,抵禦異族入侵的熱血抗爭史,表現出高度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氣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中抗蒙遺址
  • 遺址地址:平梁城、得漢城小寧城
  • 歷史時間:十三世紀
  • 地理位置:四川省巴中市
  • 別名:巴中抗蒙三城遺址
防禦體系,平梁城,得漢城,小寧城,

防禦體系

1235年,宋蒙戰爭爆發。蒙古大軍欲乘橫掃歐亞的雄風氣勢,揮戈南下,意先取全蜀,然後東下滅南宋,多次攻入四川,一路燒殺劫掠,全川州郡十之八九入蒙軍鐵蹄,成都兩次失陷,巴蜀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危亡時刻,1242年,名將余玠面對宋理宗,立下“願假十年,手挈四蜀之地,還之朝庭”的氣壯山河之誓言,主動請纓,來到四川,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主持四川軍政。
蒙古鐵騎善在平原河壩馳騁作戰,野戰機動性大,攻速快,衝擊力強,但在四川丘陵山地作戰,就難以發揮騎兵的力量。余玠考慮蒙古騎軍的劣處,採取“守點不守線,連點而成線”的戰略方針,依山勢河流結寨築城,以山制騎,以險克蒙,《宋史·余玠傳》載:所築之城,皆因山為壘,棋布星分,為諸郡治所。
8年時間,以長江為根基、沿嘉陵江、沱江、渠江、岷江、巴河幹流兩岸,選擇險峻陡峭的山隘加固和新築20座山城,恃險拒守,開展攻防戰,對蒙軍侵蜀進行殊死抵抗,屢敗蒙古軍。
前沿陣地,築得漢、小寧、平梁、大獲、苦竹等城;主要防禦地帶,以釣魚城為支柱,有赤牛、運山、青居、蓬溪、鐵峰等城;後方陣地,有瞿塘、白帝、天生、多功、神臂等城,形成前後相守、左右相望、連鎖成片的山城防禦體系,堅守半個世紀之久。
余玠帥蜀的10年中,四川抗蒙城池達83處,其中巴中市地域內有巴州平梁城、通江得漢城、平昌小寧城。得漢城最著名,是令蒙古鐵騎勒馬的“四川八柱”之一。
巴中地處米倉道要塞,蒙軍以興元府(今陝西漢中)作為大本營,沿米倉道由北向南進犯蜀地,平梁、得漢、小寧三城阻截蒙軍增援興元府,有力支持余玠北伐,也牽制了蒙軍對釣魚城的圍攻,起到抗蒙阻蒙作用,三座城池固若金湯,地勢險要,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不可一世的蒙軍幾十年反覆爭奪竟均未克。
平梁、得漢、小寧三城都有以下特點:恃險憑夷,控扼要衝,交通較便,利於攻守;水源不竭,糧秣有繼;就地取材,修築較便。三城遺址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平梁城

平梁城距巴州城25里,巴河5公里,清道光《保寧府志》載:“平梁城在州西二十五里平梁山上”。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初,余玠命都統制張實率軍民修築,取“平梁城”,意撫平梁州(漢中另稱),同年,令張實駐守治理巴州。《方輿紀要》卷68:平梁城在“州西二十五里。上平坦,四周石壁如城。又有古寺、龍泉二水,四時不竭。宋淳祐中,都統張實築城於此,取平定梁州之義曰平梁城,山因以名”。
修築平梁城只用了兩個多月,“正月九日興工,三月既望必”,三月十六日完工。砌石壁為城,周長約10里。清道光《巴州志》載:平梁城高一丈,周數十里。四隅有門,門皆三重,山形高大而上平闊,周數十里,俱懸岩峭壁,莫可攀援。惟四隅有小徑可通,上下亦崎嶇逼仄,不可馳騁,出州城西行十餘里,山漸高,迤邐以至平梁山下,雉堞參差,望之如天半赤城,縹緲在空際。四圍皆懸崖峭壁,僅微徑可上,既入城,則平野豁然矣等描述平梁城的銅牆鐵壁的城廊與險固山形。
平梁山海拔803米,遠望呈橄欖形,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長約1800米,面積36萬平方米,四周為陡崖易守難攻,山頂平整宜囤糧駐軍,《巴中縣誌》載:上有良田清泉,可駐萬人之師。
1255年春,興元府蒙軍沿金牛道南下,前鋒萬戶劉七哥、阿剌魯阿力等率蒙軍攻巴州(今巴中),為宋軍擊敗,被圍於巴州,蒙將速哥、忽都、扎里等率部援救、突圍,平梁城在圍蒙軍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平梁城遺址城牆城門猶在,西南留存高1-3.5米城牆,東北城牆毀損嚴重

得漢城

得漢城又名安輯寨(清嘉慶遷縣衙於此,時稱安輯寨),位於通江縣永安鎮得漢城山(山以城名)上,城背靠群山,形如烏龜,四周皆為懸崖絕壁,高30餘米,海拔400餘米,三面臨澗,東臨大通江河,南北皆為深溪,“脈自火天山崗分支,東南下,長嶺陡落,形如蜂腰……至此突起山巒,狀似鵝頭,四面峻壁,其上平衍,可容數萬人”(民國吳世珍撰《續修通江縣誌稿》)。在“萬山中崛起塹岩,四面峭絕,獨西南二徑,凌險轉折而上,誠一夫當關之勢”(明·曹學佺著《蜀中名勝記》)。城內肥田沃土,水源豐足。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得漢城 “出泉,冬夏不竭……頂平數里,可以耕藝。”
得漢城有中壩里、二古樓、高古樓三層台地,每層台地都是一圈天然城牆,東、南、北、樓子4門與外界相通。得漢城扼秦蜀咽喉,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地環三玉澗,天鑄一銅城”之譽。
淳祐2年(1242年),蒙哥汗率軍侵蜀。壁州(今通江)籍將領向佺自江西入蜀,提兵鎮守得漢城。淳祐九年(1249年)冬,余玠北上巡視巴州,親臨得漢城山,授都統制張實率將士百姓加固得漢城,余玠將此城取為“得漢”,取必得漢中之意,並將洋州治所遷至得漢城,團練使向佺鼎力幫助張實,修築城垣,屯兵儲糧,作為出師興元府輸送糧餉的基地。
1258年,蒙軍為啃下南征滅宋途中這塊“硬骨頭”,集結重兵從兩翼猛攻得漢城,城內軍民持險奮擊,蒙軍慘敗。1262年,蒙軍再攻得漢城,向佺激戰中以身殉職。
得漢城堅守24年,鹹淳九年(1273年),因外無援軍,寡不敵眾,元蒙軍破城而入。
得漢城遺址遺存南門,東門遺存著高近2米的門牆,城東、城南的懸崖上分布多達三十餘處、以詩詞和楹聯為主的明清題刻。

小寧城

小寧城位於平昌縣江口鎮楊柳村小寧山頂上(山以城名),小寧州治所,據《宋張實小寧城題名記》、《譚淵修小寧城題名記》載:巴州都統張實受余玠之令築小寧城,由利東路馬軍副總管、權知巴州軍事譚淵主修,始建於淳祐五年(1245年)4月,築城5年,淳祐九年(1249年)竣工,建在峭壁之上,山勢險峻,四周絕壁,唯東面有一小徑可通,東西北三面臨通河,高出河面300米,前後有大寧、小寧二灘。
小寧城東西長920米,南北寬780米,面積71.8萬平方米。築內外兩圈城牆,內為子城,外為午城,兩城各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土地宜耕種,水源不竭,建有衙門,廟宇、校場、炮台、鐘樓、石井等。
小寧城控山水之勝,與平梁城一左一右拱衛巴州城。蒙軍攻打小寧城備受挫敗,宋軍以小寧城為依託,在白頂子、黑水潭等地重擊蒙軍,一次,蒙軍2000多人攻小寧城,死傷1800多人。
1258年9月,蒙哥汗率七萬蒙軍分三路攻蜀,10月蒙軍攻小寧城,蒙軍再敗。小寧城抵抗阻止元蒙軍34年,直到祥興二年(1279年)南宋滅亡後才最終降元。
小寧城遺址存東門、西門、北門及部分城牆,保存完好。南門損毀,西門右側石壁上鐫刻有《小寧州記》石刻題記一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