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述
方便),距縣城99公里。東鄰梓里村,南鄰倮那村 ,西
鄰怒江州 ,北鄰巴迪鄉 。轄巴丁、布九、巴丁吉節等
11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235 戶,有鄉村人口994 人,
其中農業人口 984 人,勞動力 634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549 人。
年降水量 947.70 毫米,適合種植 玉米、小麥、水稻、黃豆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498.26 畝,人均耕地 1.5 畝,林地 52,102.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43.75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930.0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98.26 畝(其中:田271.60 畝,地 1,226.66 畝),人均耕地 1.52 畝,主要種植 玉
米、小麥、水稻、黃豆 等作物;擁有林地 52,102.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7.5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2
畝,主要種植 核桃、板栗、花椒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
積 60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0.00 畝;草地 29,000.00
畝;荒山荒地 799.74 畝,其他面積 0.0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 、通 電話、通電話(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0 戶通自來水,有 0 戶飲用井水,有 235 戶還存在
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
202 戶通電,有 0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68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85.96%、 %和 28.94%);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51 戶,其中擁
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51 戶(分別占總數的 21.70%和 21.70%)。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27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9.02 萬元,占總收入的 39.68%;畜牧業收入
9.2萬元,占總收入的 29.5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43 頭,肉牛 103 頭,肉羊 234 頭);漁業收入 0.02
萬元,占總收入的 0.01%;林業收入 15.90 萬元,占總
收入的 9.62%;第二、三產業收入 11.50 萬元,占總收
入的 6.96%;工資性收入 21.49 萬元,占總收入的 13.01%。農民人均純收入 1590元,農民收入以 農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9.5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00 人(占勞動力的 10.16%),在省內務工 95 人,到省外務工 5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5.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9.0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0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0 產業。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0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235 戶,共鄉村人口 994 人,其中男性 555 人,女性 439 人。其中農業人口 984 人,勞動力 634 人。該村以傈僳族、納西族為主(是傈僳族、納西族混居地), 其中:傈僳 族678人,納西族216人,其他民族 47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0 人,占人口總數的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930 人,參合率 94.51%;享受低保 309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4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1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0 個,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 49 戶,占農戶總數的 20.85%。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3 所,校舍建築面積 720.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4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 鎮中學0.00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7 人,其中小學生87 人,中學生50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 個、圖書室 0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0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235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498.26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0.00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 一事一議籌勞 9,840.00 元(勞均 16 元)。年末集體總收入 0.00 萬元,有固定資產 0.00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0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 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