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上校的女兒

《已故上校的女兒》是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創作的短篇小說,創作於1920年。

小說講述了兩個在暴君式的父親的監護下生活的老處女,因沉浸於父親去世的悲痛而喪失生存理性的悲劇。該小說利用內心獨白傳神地刻畫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活動,從而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物統治了人、人的本質被抽象化、絕對化,人的具體化被壓制,並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語言表達形象生動、幽默詼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已故上校的女兒
  • 外文名:The Daughters of the Late Colonel
  • 作者:(英國)凱瑟琳·曼斯菲爾德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創作時間:1920年
  • 字數:約8千字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已故上校的女兒》主要描述了兩位姐妹在上校父親去世後的悲痛和不知所措的境況。該作品從姐妹倆商量如何處置父親遺物開始,然後倒敘回到幾天前發生的事情,接著又回到目前,敘述牧師來訪的情景,然後又倒敘到過去,描述父親的葬禮,接著又回到目前討論遺物的處理。在討論父親的手錶是否要留給孫子時,又插入了孫子探望祖父的情景。最後,故事以康斯坦尼亞的內心獨白又回到了令人失望的現在。

創作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經歷了飛速發展、殖民割據及災難性的經濟危機,政治、經濟和軍事巨大的動亂對英國的文化生活產生強有力的影響,英國現實主義繼承和發展了批判現實主義流派的傳統,他們尋求新的方式和方法揭示生活的真實,作品深刻而尖銳地批判了資產階級社會。
英美現代主義文學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萌芽期、鼎盛期、和延續期。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經歷了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期和鼎盛期,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於1920年創作了《已故上校的女兒》。

人物介紹

約瑟芬
約瑟芬,習慣於一切聽命於父親的生活,以至於父親去世後處處表現出猶豫,懦弱甚至是無能。
康士坦提亞
康士坦提亞,性格懦弱,在暴君式的父親的監護下生活的老處女,在上校父親去世後她悲痛且不知所措。
品勒上校
品勒上校,上層社會一個體面人物,一名職業軍人。他的軍旅生涯造就了他傲慢無禮、飛揚跋扈的軍閥作風。他以自己的地位、財富而驕傲,強迫周圍所有的人們對他無條件服從,管理家庭猶如管理軍隊,獨斷專行、冷酷自私。自從20多年前妻子遭蛇咬死後,性情越發乖張暴戾,也正因為他的不近人情的個性,他的朋友、同僚都敬而遠之,唯一的兒子也因不堪忍受這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圍,遠走他鄉。孤獨、苦悶吞噬下的他,變本加厲地把他的壞脾氣都發泄到兩個無辜而又懦弱的女兒身上。
安得魯斯
安得魯斯,女傭。
凱特
凱特,廚子。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已故上校的女兒》表達對人性及心理等重要問題的深刻思考:在父權文化的語境下,女性的處境存在著嚴重的受壓抑問題,一方面女性努力尋求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另一方面女性又有一種自我背叛,即對已經存在的受壓迫處境的認同。
作者用印象主義的風格,著重心理衝突的描寫,利用內心獨白傳神地刻畫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活動,從而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物統治了人、人的本質被抽象化、絕對化,人的具體化被壓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主人公約瑟芬及其妹妹康士坦提亞的靈、肉、意志、感情、欲望被壓制,她們精神空虛、個性喪失、生命本能衰竭。

藝術特色

《已故上校的女兒》全篇都瀰漫著一種象徵的意蘊。不斷出現的種種意象都帶有某種暗示,並為不同的章節做出恰到好處的渲染和鋪墊。這些意象和象徵都承擔著暗示主題的作用。出現在小說中的帶有象徵意義的意象有兩類,第一類是與父親有關的遺物,包括父親的帽子,關著的抽屜、金表、手杖和父親的房間等。這些東西帶有強烈的男性色彩,對她們可以說是父親權威的象徵。第二類意象就是關於大自然的,如月亮、大海、太陽和雲朵。這些意象往往能暗示一種籠罩一切的強烈的情緒,某種心境和情感的激流暗涌。
作者在《已故上校的女兒》中,突破傳統敘事以時間為順序或按故事情節循序漸進的模式,根據小說的藝術效果,運用時間倒錯重新安排故事的敘述順序,把現在和過去交織在一起。比如,敘述者通過意識流和內心獨白展現這對姐妹各自的抑鬱的回憶以及對外界生活的渴望,然後故事在姐妹倆欲說還休的簡短對話中結束,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已故上校的女兒》中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語言表達形象生動、幽默詼諧。刻畫人物形象,她的比喻句中出現較多的動物意象。比如,父親剛去世,女兒應該悲痛萬分,可約瑟芬在這時卻想到在葬禮上要穿黑袍子, 原文是“黑色的袍子加黑色的拖鞋活像兩隻黑貓”,在整個沉重的氣氛中出現貓的意象,刻畫出約瑟芬孩子氣的一面,也讓讀者感到女兒對父親的死並不是十分悲傷。

作品評價

中國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專科學校英語講師劉冰:“《已故上校的女兒》作為一篇典型的曼斯菲爾德式的短篇小說,不僅延續了作者前期的寫作題材和語言風格,更以典型的無情節寫作手法,成為意識流小說的先鋒。曼斯菲爾德的《已故上校的女兒》在敘述時間方面運用了時間交替倒敘的手法,有意識地跳出了傳統敘事時間;而在敘述視角方面主要採用第三人稱敘述,所不同的是,她更多地靈活採用第三人稱外視角和人物有限視角,即有時由處於故事外的敘述者用自己的旁觀視角客觀冷靜地敘事,有時又通過故事中人物的眼光觀察和講述。”

作者簡介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1888年出生於紐西蘭,後移居英國,1923年病逝於法國。她短暫的一生幾乎都獻身於短篇小說的藝術創作,創作有《在德國公寓裡》《幸福》《園會》《鴿巢》《孩子氣的事情》等短篇小說集。她的創作擴大了短篇小說的藝術表現力,是現代短篇小說的風格大師。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