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激發極化法

差異激發極化法(differential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在外加電流場的作用下,單一電子導體(或礦體)與圍岩溶液的界面上產生超電壓(或稱電位跳躍),這種極化稱為表面極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差異激發極化法
  • 外文名:differential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 現象:多數金屬礦體表現出陰極優勢
  • 簡稱:極差效應
差異激發極化法(differential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在外加電流場的作用下,單一電子導體(或礦體)與圍岩溶液的界面上產生超電壓(或稱電位跳躍),這種極化稱為表面極化。表面極化的程度用圍岩一側的電位V(1)和礦體一側的電位V(2)'之差來表示,並且它與該點電場強度的法線分量E0成正比,△£=V(1)一V(2)一λEn,λ稱表面極化係數。從實驗和理論研究知道,礦體的陰極(接近正供電電源一端)和陽極(接近負供電電源一端)的表面極化係數不同,多數金屬礦體表現出陰極優勢,λ陰>λ陽;而石墨、含碳的岩石為陽極優勢,λ陽>λ陰。這種現象稱為陰極一陽極極化差異效應,簡稱極差效應。利用這種極差效應來評價激電異常的方法,稱差異激發極化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