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三會鋪戰役,1949年11月在巫山縣三會鋪發生的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巫山三會鋪戰役
- 發生時間:1949年11月
戰役背景,戰役過程,
戰役背景
1949年開國大典以後,人民解放軍各路大軍向尚未解放的地區繼續進軍。蔣介石企圖把持最後一部分國民黨部隊,憑藉四川、西康天險,割據西南,以圖東山再起。為了阻止解放軍入川,令胡宗南統兵16萬在秦嶺構成主要防線,防止解放軍由陝南進;令宋希濂率兵10萬餘控制長江南岸巴東、恩施、鹹豐、酉陽一線,構成防守西南的前線陣地;以孫元良部4萬餘人控制巫山、巫溪至萬縣、忠縣一線,依託巫山、大巴山,配合宋希濂部扼守川東門戶,阻止解放軍由鄂西入川。
人民解放軍在中央軍委的指揮下,在進軍廣西的同時,以第二野戰軍為主力,有第一、第四野戰軍和部分西北野戰軍參加,組成強大的進攻兵團,在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的指揮下,於11月1日起,發起了解放大西南的強大戰役。在這個戰役里,二野四兵團與四野47、50軍在長江南岸負責殲滅宋希濂的主力;42軍124師在劉、鄧直接指揮下,沿長江北岸單獨一路西進,擔任該戰役的一個助攻方向,通過巫山與三峽天險,向川東萬縣與川北達縣進攻,然後直取儀隴,再視情況向成都前進,以保障主力部隊在成都大會戰中的翼側安全。
124師是1949年4月中旬至5月初參加解放河南安陽、新鄉戰役,然後在洛陽休整待命,於10月20日接到入川作戰的命令,經過車運,於10月底到達湖北孝感,又步行到宜昌的。為了適應山地作戰,將山炮、野炮,大車等輜重留守宜昌,部隊輕裝西進。北方過來的部隊,從平原到山區,見這崇山峻岭,層巒疊嶂,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指戰員們感到莫名的興奮。但行走在懸崖絕壁,古人開鑿的棧道上,時而腳踏雲層之上,時而步入深壑谷底,仰望瀑布飛簾,俯視萬丈深淵,步步膽戰心驚。第一天行軍,按照往常慣例,夜行晝宿,不巧,又天降大雨,伸手不見五指,山險路滑,行進中,時有不慎之人跌落山底,發出悽慘叫聲,令人震驚。歷盡千辛萬苦,一夜只前進20華里。師指揮所在霧渡河開會,研究對策,認為敵軍空軍不多,不如乾脆改為白天行軍,夜間宿營。這樣以後的行軍速度才得以加快,滑崖的人大為減少。
戰役過程
途中,國民黨殘餘勢力為了阻擋我軍前進,動員了沿途土匪和反動會道門向解放軍發動襲擊。11月中旬,部隊行進到巴東縣城以北的柳池子地帶宿營,371團一營一個班在山頂警戒,突然遭到一夥土匪襲擊,用大刀片將全班砍殺,幸有一人甦醒後報告,才避免了更大損失。第二天,土匪又來偷襲,該部已有準備,早就埋伏好的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土匪死傷一大片。戰士們以為這樣解了心頭之恨,以後對土匪決不輕饒。可師、團指揮員則不然。師前進指揮所負責人副師長蘇克之和政治部主任湯從列,及時召開幹部會,講清楚這些土匪大多是受蒙蔽的,是脅從分子,真正的敵人是國民黨反動派和反動會道門頭子。我們應該採取規勸政策,開展政治攻勢,進行分化瓦解,向當地民眾宣傳“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蘇副師長和湯主任及時指揮部隊實行駐剿,經過十餘天軍政雙管齊下的攻勢,當地土匪紛紛攜械投降,一些反動頭目逃進深山,匪患基本平息。
巴東剿匪,對行程有所遲滯。11月26日,部隊奉命向川東進軍。為了迷惑敵人,壯大我軍聲威,根據上級指示,部隊擴大番號,124師號稱42軍,370團號稱124師,371團號稱125師,372團號稱126師。
駐守在長江北岸的國民黨軍隊番號為十六兵團,四萬餘人,由淮海戰役中逃命的將軍孫元良指揮。他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聽說解放軍西進,於11月30日從奉節倉惶西逃。在他指揮下的國民黨127軍軍長趙子立,看到重慶被圍,西逃成都之路被截斷,採取“舍卒保帥”的辦法,把屬下的311師及歸他指揮的湖北保全3旅、民團川東反共救國軍第一縱隊共約5000餘兵力,布署在巫山以北的三會鋪(今稱三合鋪)地帶,依託其險峻地勢,修築層層防線,組成嚴密火網,構築成核心防禦陣地;其湖北保全第四師和湖北綏靖第8團2000餘兵力,在巫山江南的培石、瓜瓢、銅鼓地區依險設定縱深防禦。企圖以此阻擋解放軍西進,掩護其主力取道川北,向成都逃命。
敵三會鋪防禦的具體情況是:火烽至劉家埡一帶為第一警戒陣地;三溪河至茅坪一帶為第二警戒陣地(警戒陣地的表述取陳鵬說);敵311師933團和宋大湘團隊之一部,在雙水井、趙家埡、大風口、小風口、梨子坪一帶設防;932團在官坪、泰山廟、南大風口一帶設防;931團在尖子山、朝元觀、黑龍池、三會舖、雲盤嶺、椅子圈一帶設防;保全三旅在火烽、萬流、龍村一帶設防;宋大湘民團主力在野鴨池、茅山嶺等地警戒;311師指揮所設在花栗樹(現兩坪鄉政府所在地),師長張旭東坐鎮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