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巨鱸
- 界:動物界
- 綱:魚綱
- 種:巨鱸
生長特性,捕捉攻略,
生長特性
產於連雲港海區最常見的鱸魚叫花鱸,鰭科,花鱸屬,當地人又叫它七星鱸,因它背鰭膜中部有7顆黃褐色斑紋而得名。它身體修長,背部散布許多黑色花斑,下頜長於上頜,口裂大,口內具有絨毛齒和細鋸齒,像上述那條13千克巨鱸,它一口就可吞下一兩千克的海魚。花鱸最大個體可長到15~25千克。
花鱸為肉食性近岸淺海魚類,喜棲息於水質清潔良好、無污染、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量較高(4~6毫克/升)的河口鹹淡水及淡水處,尤喜潛伏於光線較暗的礁石區、沙礫區、沉船區、人工魚礁區、熔洞區、紅樹林區、棧橋區等處,伺機捕食過往的蝦、蟹、小魚、水生蟲類和落水陸上蟲類。
花鱸屬於廣鹽性魚類,鹹淡水、淡水均能適應生活,適宜水溫3~29℃,當水溫達到16~27℃時,是它們攝食生長最活躍的階段,當它們長到3齡體長60厘米時性成熟,秋末於河口處產卵生殖。當水溫低於3℃時,它們即遷移於深水區越冬,我國南方對花鱸進行人工繁殖,大規模推廣人工淡水養殖。由於它食性廣、食量大、生長迅速,肉質細嫩味美、營養豐富,飼養5個月即達商品魚標準(500克),上市十分受歡迎,經濟效益高於鱖魚、鮊魚。鱸魚龐大的家族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許多國家的沿海、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們是路亞垂釣者熱門的對象魚。在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都有分布,但由於它們對水質和棲息地要求敏感,且又“居住分散”,形不成大規模的集群魚群,故漁民們又很難捕捉到它們,這就為垂釣創造了條件。在我國自然淡水水域基本無鱸魚,用路亞垂釣鱸魚僅有三條途徑:一是乘船深入島礁垂釣,二是岸灘夜釣,三是到鱸魚養殖場釣。分述如下。
捕捉攻略
到島礁區釣鱸,常有巨型鱸魚出沒,10~15千克級的巨鱸力大無比,沒有質量過硬的竿、輪、線和路亞擬餌,是要吃“敗仗”的。尤其是大中小型路亞、小型鉛墜、阿波浮球要多備幾枚;還要備以大型魚護、養魚繩搭扣,大型抄網或搭鉤。例如筆者所用釣鱸路亞裝備是DAM3.9米路亞竿、4500型迪佳線輪、110米30磅火線、10~18CM路亞(2~3枚三錨鉤)、20~30克重鉛墜、阿波浮球2~3支。長柄搭鉤一副。
島礁路亞釣鱸,可以坐在船上漂釣或泊釣,但由於船到礁石淺水區容易觸礁,不安全;加上船的機器轟鳴聲、風浪拍擊聲、晃動聲,都會使附近的魚受到驚嚇,不敢吃食。故坐船甩路亞上魚率並不理想,選擇釣點和轉移釣點,都要開船、停船,既麻煩又行動受制。
然而當我們渡舟登上較大較安全的島嶼、大礁盤、大岩石或退潮後露出海面的磯岩突起時,這四周可選的甩路亞釣點就多了。不過此時你務必先要向有關方面準確了解清楚漲、退潮時間段和潮位水線,要留有安全的退路和制高點,這一點在海磯釣中很重要,生命和安全畢竟要放在第一位。
根據鱸魚喜歡生活在坑坑窪窪、凹凸不平、大坑小洞的島礁磯岩間潛伏、偷襲魚蝦蟹的習性,在水色不是清澈見底、水深1~2米、3~5米,風浪都不是太大的天時地利下,就正是甩路亞釣鱸魚的好釣點。
選擇路亞和組裝路亞釣組:最好於釣前進行測試和組裝;因路亞小魚大小輕重不同,有的是全浮性,幾克重,很難甩出甩遠;還有的是半沉性和全沉性,自身重量也只6~13克、17~27克,即使讓釣手掛上線、使出渾身力氣,也不過甩出20~30米遠,若遇上較大的側風、頂風,更難甩遠,一天叫你甩上幾十次、幾百次,那是相當吃力的,體能會嚴重透支,弄不好還會扭傷筋骨。
按照國際流行的“路亞釣法”,是竿線輪掛上路亞後,直接向施釣點的水面拋投出去,每拋一次必須收線一次,然後接著再拋、再收,幾十次幾百次地重複這個“程式”;而逗魚咬路亞的技巧,就是你可以將路亞盡力拋投到不同的釣點和水面,在每一次的收線過程中,要對水下有可能藏有鱸魚的地方進行“搜尋”,即通過控竿和緩緩收線的過程,要讓路亞“且行且舞”,做出各種動作和姿態,如點動、上升、下潛、扒波、波扒、搖擺、停頓、續前。打一個比方,就是要讓你操控的路亞小魚,在一路回牽時就跟“喝醉酒”那般“東倒西歪”,“跌跌撞撞”的,從水面的上中層“搜尋”前進,目的就是引起潛伏鱸魚(有時還有石斑、黑鯛等魚)的注意,引逗它來攻擊路亞。當你感到竿梢被前方水下猛力一掩時,就說明大鱸已經咬中路亞,釣手此時所要做的,就是要“鋼中帶柔”地立即揚竿作合,而且還要第二次、第三次不同角度“補揚”兩次,爭取把上鉤大魚鉤牢、鉤紮實。
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論釣手用直拋還是用側拋式拋投路亞,當拋後持竿收線操控路亞“跳舞”時,最好是把竿前傾,與人體保持45°角,這樣就給“揚竿作合”留下足夠空間。線輪應關上逆止開關,曳力調至3~4千克,收線與竿梢調控路亞動作要同時進行。收線速度在深水區宜緩,因為搜尋沉降幅度空間較大;而在淺水區因搜尋沉降空間相對狹小,如果路亞收線速度遲緩,就易沉底掛上礁石,造成損失。對於這些“細節”,釣魚時都應予以把關。
為了克服“甩路亞收路亞”頻率高、勞動強度大、體能消耗多的弊端,筆者對此“國際流行釣法”根據自身經驗進行改革創新,發明了“路亞漂浮釣法”,即在路亞後邊的釣組上安裝一支可調控的阿波球形浮漂,靠近路亞的線上穿上幾粒空心小鉛墜,經調漂後,要讓路亞加幾粒小鉛墜的總重量,約等於50~60克的重量,並小於阿波浮漂的浮力。根據釣場的水深和路亞預計搜尋的中上水層,就可以把路亞距浮漂的距離,直接鎖定在0.6~1.0米,或1.0~1.5米之間(這個距離和路亞預設泳層可以隨時調整)。當路亞有了加重的運載拋投和拋投後的承載浮力裝置,便“如虎添翼”一般,不但可以把拋投距離提高一兩倍,還不必擔心它會“沉底觸礁”;而在操控手法和收線速度上,則可以任意延長,把路亞的原“走馬看花”改為“仔細搜尋”,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咬鉤頻率和上魚率。當大鱸咬食攻擊路亞時,此時不是憑“手感”,而是見紅色的阿波浮漂“黑漂”——被拖入水下了,這正是明顯的揚竿作合時機。而我這種“吳氏路亞新釣法”,似乎又與“浮游磯釣法”拉近了,且不管這些“親戚關係”了,只要符合實用,能提高上魚率,能節約大量不必要的體力強度付出,把“甩路亞”釣也變得輕鬆愉快,老少皆宜,我覺得此法還是值得向大家介紹的。
大鱸魚上鉤後,出於它的逃生本能,也會玩出幾齣“花招”。一招是猛力沖逃,要線20~30米。 二招是搖尾甩頭躍出水面,企圖把嘴上的扎刺甩脫,行話曰“洗鰓”。三招是鑽洞,或曰“打樁”。釣手能順利闖過它這“三關”,勝利基本在握;拖魚至岸邊後,最好用大搭鉤伸入魚嘴,大搭鉤鉤尖朝向魚嘴下頜軟膜處,輕輕一挑即可扎通,拖魚上岸至安全處。小魚放生,大魚也要暫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