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宋金時期,巨野文廟建於巨野城北。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巨野縣丞呂讓把巨野文廟從城北遷建到文廟街,永樂(1403年—1424年)、正統(1436年—1449年)、成化(1465年—1487年)、正德(1506年—1521年)年間不斷增修擴建。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巨野文廟增擴至三十餘畝,共建有殿、堂、樓、閣、齋、廡、亭、坊近百間。自南而北中軸線上建有太和元氣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兩側建有進德齋、修業齋、東廡、西廡、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東華門、西華門等,東跨院為文昌祠,西跨院為啟聖祠,後改作訓導宅。乾隆十四年(1749年),知縣朱容極重修大成殿,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續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邑人重修。光緒四年(1878)再次重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巨野文廟被廢,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巨野文廟大成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巨野文廟舊址為糧食部門占用,巨野文廟大成殿用做糧倉。
1982年,山東省文物局撥款進行較大規模重修。
1995年,糧倉搬遷,復建了弘道門,巨野文廟大成殿內恢復了孔子及四配塑像,製作了神龕等附屬設施,殿前築建了月台。
2006年,復建西廡和大成門,斥資重做了巨野文廟大成殿屋面,但因受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之影響,致使瓦件大量碎裂、破損、脫釉,局部瓦件鬆脫、缺失等。
2019年3月12日,巨野縣啟動巨野文廟大成殿屋面維修工程。
建築格局
巨野文廟大成殿是巨野文廟的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建在台基上。台基為磚石混砌,東西長22.23米,南北長14.25,高1.2米。巨野文廟大成殿面闊五間21.31米,進深三間13.33米,高15米。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築,上有屋脊獸。殿頂用黃綠灰瓦組成不同花紋。檐周有彩繪。
巨野文廟大成殿檐下有巨型石柱二十四根,高3.4米,直徑0.45米。前檐下八根石柱以及後檐兩端石柱為深浮雕雙龍戲珠,下托波濤,上綴浮雲。兩山廊下和後檐下十四根石柱,淺雕花草。殿後檐中間兩根石柱上分別刻有“大清康熙四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宣議郎知巨野縣事宛平章弘重建”銘文。殿內有朱紅木柱八根,直徑0.5米,下墊鼓形石礎,上擎殿架,周圍陳列巨野縣出土文物。
文物遺存
巨野文廟大成殿存清晚期掐絲琺瑯紅地番蓮紋五供,包括一個香爐(鼎)、一對燭台(豆)和一對花觚(壺)。香爐居中,花觚和燭台在兩側依次排列。
掐絲琺瑯紅地番蓮紋爐,通高56.3厘米,腹徑24.5厘米,圓口,鼓腹圓底,短頸,肩出朝冠形雙耳,底承三圓形曲足。蓋鏤空,寶珠鈕。爐頸部、腹部均飾纏枝番蓮紋,填以淺紅色
琺瑯釉。爐腹兩側各置
朝冠耳,並由鏨琺瑯梅花柱固定於爐口沿兩側。爐底部成“品”字形承鎏金三象首足,其眼眉等處各施琺瑯彩釉,眼睛炯而有神,象鼻捲曲用以支地。
掐絲琺瑯紅地番蓮紋觚,通高38.8厘米,上口徑19.3厘米,足徑11.6厘米,造型仿商代觚形,喇叭形口,中部凸起,高圈足,腹部有凸線紋五道。
掐絲琺瑯紅地番蓮紋燭台,通高43厘米,上盤口徑9.9厘米,足徑15.3厘米,由
扦、托盤和底座三部分組成,盤、柱、座均為圓形,圈足外撇,通體淺紅色琺瑯為地,底座彩繪一一對應的番蓮花四朵,花心白色吐蕊,蕊中又飾寶瓶花。
歷史文化
文廟祭器
祭器陳設,自唐以來,歷代皆有定製。大成殿孔子像前陳列的祭器:登一、鉶一、簠一、簋二、籩十、豆十、尊一、磁爵三;兩旁四配像前列:籩、豆各八;十二哲、兩廡先賢先儒木主前列:籩、豆各四,簠、簋各一。皆陳於案,排列次序為:登在中,鉶次之;簠在鉶左,簋在鉶右;籩在簠左,豆在簋右。
文物價值
巨野文廟大成殿周圍24根石柱,雕刻盤龍和花草,體現了古代匠人的雕刻技藝,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保護措施
1979年,巨野文廟被巨野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巨野文廟大成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巨野文廟大成殿屋面維修方案》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核。
旅遊信息
巨野文廟大成殿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文廟街8號。
自駕:從巨野縣汽車站出發,途經前進路、文廟街,到達巨野文廟大成殿,路程大約4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