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恐龍滅絕後,巨豺齒獸就成了食物鏈上方的掠食者。它們很快在歐亞大陸與北美遍布的平原取得優勢,並像此時許多動物一樣,發展出巨大身軀。巨豺齒獸相當繁盛,約有七個品種,體型從狐類到小型犀牛的大小都有,它們徜徉在日後變成蒙古先達哥岩層的平原上。化石讓我們得知許多它們的官能行為,巨豺齒獸具有非常強有力的雙顎與巨爪,而且速度飛快。最大的種類必定是平原上的恐怖主宰,甚至會對年幼的長頸犀形獸造成威脅。豺齒獸的化石在蒙古的先達哥(Hsanda Gol)岩層很常見,此外,在北美也有所發現。 巨豺齒獸是古肉齒類動物中非常成功的掠食者。它們的頭顱顯示它們擁有非常敏銳的嗅覺。體型較小的種類會採取集體狩獵的方式,往往是在夜間出擊,利用它們強有力的雙顎咬碎骨頭;而大如小犀牛的種類則可能是採取單獨狩獵。雄性的牙齒顯示有磨咬的痕跡,很像利用磨牙切齒的聲音來擺出威脅姿態的現代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巨豺齒獸
- 拉丁學名:Hyaenondon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肉齒目
- 科:巨豺齒科
- 分布區域:北美地區
基本數據
![巨豺齒獸 巨豺齒獸](/img/4/4e9/cGcq5SY0E2YzQ2NzQGZwIDMzQzY1IWN0E2NyA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