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藤(Calamus giganteus Becc.)攀援藤本,莖粗壯,長達幾十米至上百米,帶鞘莖粗5.5厘米,裸莖粗3厘米。葉大型,羽狀全裂,頂端具強壯的帶爪纖鞭;葉只見一部分;羽片不等距或偶有2片成組著生於葉軸兩側,披針形,長50-55厘米,寬5-7厘米,基部漸狹,具明顯皺摺,頂部漸尖,5-7條明顯葉脈,兩面幾無微刺,邊緣疏被緊貼微刺,橫脈細而明顯,稍密集,波狀彎曲,幾連續;葉軸中部上面具短直刺,邊緣及背面具爪狀刺,上部背面具幾個合生的爪狀刺;葉柄上面平坦或微凹,背面凸圓,背面及邊緣具刺;葉鞘具明顯的囊狀凸起,在凸起處無刺,其餘部分具寬的薄片狀三角形漸尖的下彎的長3-4厘米的刺,其間混生有小的水平或微向上的短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巨藤
- 學名:Calamus giganteus Becc.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目:初生目 Principes
- 科:棕櫚科 Palmae
- 亞科:鱗果亞科 Lepidocaryoideae
- 族:省藤族 CALAMEAE
- 亞族:省藤亞族 CALAMINAE
- 屬:省藤屬 Calamus
- 種:巨藤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莖粗壯,長達幾乾米至上百米,帶鞘莖粗5.5厘米,裸莖粗3厘米。葉大型,羽狀全裂,頂端具強壯的帶爪纖鞭;葉只見一部分;羽片不等距或偶有2片成組著生於葉軸兩側,披針形,長50-55厘米,寬5-7厘米,基部漸狹,具明顯皺摺,頂部漸尖,5-7條明顯葉脈,兩面幾無微刺,邊緣疏被緊貼微刺,橫脈細而明顯,稍密集,波狀彎曲,幾連續;葉軸中部上面具短直刺,邊緣及背面具爪狀刺,上部背面具幾個合生的爪狀刺;葉柄上面平坦或微凹,背面凸圓,背面及邊緣具刺;葉鞘具明顯的囊狀凸起,在凸起處無刺,其餘部分具寬的薄片狀三角形漸尖的下彎的長3-4厘米的刺,其間混生有小的水平或微向上的短刺。雄花序未見;雌花序粗壯、大型,僅見頂部的分枝花序,二回分枝,頂端具短的帶少數皮刺的尾狀附屬物;一級佛焰苞未見;二級佛焰苞管狀,疏被爪狀刺,上部稍膨大,具乾枯的三角形瓣片;小穗狀花序生於小佛焰苞口或稍裡面,長12-18厘米,硬挺,稍弓形,小穗軸之字形曲折,每側有花14-16朵;小佛焰苞短管狀漏斗形,稍斜截,一側延伸為三角形的短尖;總苞托伸出於各自的小佛焰苞口並貼生於上個小佛焰苞的基部,淺杯狀,近軸面稍扁,具2個龍骨突起;總苞套在總苞托內,淺杯狀,具淺3齒;中性花的小窠半月形,基部具小突起;雌花未見。果被梗狀,長約3毫米;果實長圓形,全長約2厘米,直徑1.4厘米,鱗片18縱列,草黃色,中央有溝槽,具淡紅褐色的內緣線,近頂端變寬,乾膜質,具細的齧蝕狀齒。種子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稍扁,長約1.4厘米,寬0.9-1厘米,厚0.8-0.9厘米,背面有凸起和深的窪穴,種脊面扁平,具長圓形的深的合點孔穴,胚乳淺嚼爛狀,胚基生。果期11月。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是葉鞘上的囊狀凸起處無刺,果實較小,長圓形或近圓柱形(原變種卵狀橢圓形,長2.8厘米),果被較短(原變種長6毫米),鱗片18縱列(原變種僅15縱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800米的熱帶森林中。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勐臘。
主要價值
藤莖質地中上等,可供編織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