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2彈道飛彈(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

巨浪-2彈道飛彈

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一般指本詞條

巨浪-2彈道飛彈(又稱:JL-2/julang-2/巨浪二號,北約代號:CSS-N-4/CSS-NX-4/CSS-NX-14),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裝備的一型海基遠程彈道飛彈,是中國第二代潛射遠程彈道飛彈,是中國二次核反擊的主力,構成核三位一體的重要一環。

巨浪-2彈道飛彈為三級固體燃料推進火箭,可攜帶單個或分導核彈頭,單彈頭時可達洲際射程,是中國現役技術最先進、性能最強的潛射彈道飛彈,將承擔起支撐中國海基核威懾能力的重任,新一代094型戰略核潛艇每艘可攜帶12枚該飛彈,立足防禦威懾,不針對特定國家,執行核反擊。

巨浪-2彈道飛彈自1975年開始驗證,1986年開始預研,1990年,由中國由航天部一院和二院聯合正式研製,1999年正式立項,2003年,陸上發射試驗成功,2005年,水上發射試驗成功,2011年7月定型試驗成功,2014年已進入戰備服役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巨浪-2彈道飛彈 
  • 英文名稱:JL-2 ballistic missile
  • 前型/級巨浪-1彈道飛彈 
  • 次型/級:巨浪-3彈道飛彈 
  • 研製時間:1986年-2011年 
  • 服役時間:2012年-2013年 
  • 定型時間:2011年7月 
  • 國家:中國 
  • 設計單位:航天部一院和二院  
  • 建造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服役情況:在役 
  • 飛彈類型:海基潛射遠程彈道飛彈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服役歷程,技術特點,設計特點,彈型結構,推進系統,攻擊能力,性能數據,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面臨著掌握核壟斷地位的世界超級大國不斷施加的核威懾,核潛艇上需要攜帶裝有核彈頭的戰略飛彈,才能構成一個國家的二次核打擊能力。1956年,時任中國副總理的聶榮臻向中國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國飛彈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1950年代中期,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組織少數科技人員進行了固體推進劑和火箭發動機的探究;1958年,在中央成立了飛彈核潛艇工程領導小組,但是後來中國的經濟力量無暇顧及潛地飛彈。1964年,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1965年,中國中央專委做出了在自行研製液體飛彈的基礎上,著手制定固體飛彈的發展計畫和逐步實現飛彈系列化的決定,基於當時薄弱的固體彈道飛彈基礎,最初計畫研製一種射程數百千米的單級固體潛射彈道飛彈,但綜合實際威脅等因素,最終調整為二級固體彈道飛彈。1967年3月,中國國防科委正式下達了研製中程二級潛射固體彈道飛彈的研製任務,飛彈最初命名“巨龍一號”,後正式命名為“巨浪一號”飛彈,以此同時也開始考慮論證它的下一代飛彈。
巨浪-1彈道飛彈巨浪-1彈道飛彈

建造沿革

研製準備
1975年-1976年,隨著巨浪-1飛彈研製的順利進行,下一代潛射飛彈的研製也正式提上日程。1976年,中國中央軍委就批准了新一代固體彈道飛彈計畫,對其性能指標如射程是中程還是遠程並未定義,因為根據當時美蘇法的發展路線圖,應該進一步發展射程較遠的中程飛彈,一步步過渡到遠程飛彈,然而當時中國沒有那么充裕的資源,也沒有先進的技術來升級核潛艇,根據實際情況,最穩妥也是最省錢的方案,還是研製一種陸海通用的體積質量更大的飛彈。
巨浪-2彈道飛彈發射巨浪-2彈道飛彈發射
1982年後,中國航天部二院四部進行了總體方案分析,配合四院完成了一、二級2米直徑和三級1米直徑固體發動機的模樣研製,二院四部還提出了第三級並聯儀器艙的設計方案,從而保證飛彈射程滿足遠程潛射飛彈的指標。以此為基礎,中國國防科工委召開的歷次相關會議確定新型彈道飛彈是一種遠程飛彈。與此同時,二院還進行了陸基機動性遠程固體彈道飛彈的總體方案分析論證。
1986年,兩種新型飛彈的最終方案通過論證,正式啟動預研,並將陸基遠程飛彈命名為東風三十一號,海基遠程飛彈命名為巨浪二號,同年根據調整的分工,東風三十一號和巨浪二號的研製工作由航天部二院轉給航天部一院,而二院則負責巨浪-1飛彈的研製定型和東風-21彈道飛彈的增程工作。
正式立項 
1990年,巨浪-2彈道飛彈正式開始研製,基於陸海兼顧的設計原則,巨浪-2飛彈和東風-31飛彈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陸基的東風-31飛彈研製難度較低,對它的需求也更迫切,研製的優先權也更高。且在1991年,中國巨浪-1彈道飛彈定型成功,成功解決了潛射彈道飛彈“有無的問題”,因此綜合考慮先進行東風-31飛彈的研製。
200號飛彈試驗艇200號飛彈試驗艇
1999年8月2日,東風-31飛彈首次發射成功,同年巨浪-2飛彈經爭論多年後也正式立項,由中國航天部一院和二院聯合研製,簡稱東風下海工程,新研製的的094型戰略核潛艇是巨浪-2飛彈的載體。巨浪-2飛彈正式立項雖然晚,但經過20世紀90年代總體設計的反覆斟酌和篩選,以及東風-31飛彈對一二級大型固體發動機的驗證,研製最初還是比較順利的。
系列型號
20世紀90年代,巨浪-2飛彈先後發展出巨浪-2驗證彈,增程的巨浪二甲彈。為了建立二次核打擊能力,改善核反擊能力的劣勢,中國國防科委和中央軍委後又下達了“新東風下海”的指示,即後來的巨浪二乙彈。
巨浪-2飛彈和巨浪-1飛彈對比巨浪-2飛彈和巨浪-1飛彈對比
巨浪二甲,主要由中國航天部二院設計,代號JL-2A,北約編號CSS-NX-4 ModI(原型稱為CSS-NX-4 Mod0)。
巨浪二乙,JL-2B,北約編號CSS-NX-4 ModII ,是巨浪2項目的最後一種型號,由航天一二院聯合研製。21世紀以後,巨浪-2飛彈很快順利進行了陸上發射試驗,考核了飛彈發動機的性能和表現。
2001年,巨浪-2飛彈在中國山西發射了三枚乙陸基彈射彈(JMA),2001年8月,巨浪-2飛彈完成模型彈首次水下發射試驗,2002年,在中國大連由200號常規潛艇發射八發乙海基彈射彈(JMB),JMA和JMB都是乙彈定型前的實驗彈,遙測彈和練彈都沒有發射。
研製歷程
2003年8月,巨浪-2飛彈陸上發射台的發射試驗成功,2005年6月16日傍晚的試射中,中國海軍在青島附近的核潛艇試射一枚巨浪-2飛彈,在新疆內陸的沙漠地帶著彈。巨浪-2飛彈第一階段的基礎飛行試驗相對順利,由於缺乏研究水下發射固體燃料飛彈的經驗,後期飛行試驗卻由於水下發射技術問題屢遭波折,水下發射技術成了巨浪-2飛彈研製的主要障礙之一,2006年在發射改進版的巨浪-2飛彈時失敗,2008年進行了一次成功發射。
巨浪-2彈道飛彈發射試驗巨浪-2彈道飛彈發射試驗
巨浪-2飛彈得益於早期大量的準備工作,很快生產出模型彈進行試驗,先後進行了陸台陸筒發射試驗,使用200號試驗潛艇進行了水面狀態發射並獲得成功,但在水下發射上卻遇到了大量問題,跟據國防基礎科研項目《大尺寸迴旋體垂直發射吹水載荷特性研究》的論文,巨浪-2飛彈前四次水下實彈發射試驗中,先後有三次發生了出水後彈體結構斷裂的問題。
2009年前後,巨浪-2飛彈由於彈體結構不足或者大型潛射飛彈出水的潰滅壓力考慮不夠等,導致飛彈發動機和彈體部分損壞,出現發動機無法點火甚至爆炸的故障。由於多次實驗試射失敗,研製團隊的設計師們通過彈體結構補強以及一些技術的使用,降低了出水潰滅壓力衝擊的影響,針對水下發射試驗設施的不足,補建了試驗設施,經過一年多的研討、改進和測試,2010年試驗再次啟動,2010年12月27日,巨浪-2飛彈在200號艇水下發射試驗獲得成功。
研製總結
巨浪-2飛彈開始實際的水下發射試驗後,問題很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潛射彈道飛彈和陸基彈道飛彈雖然都是彈道飛彈,但水下發射技術卻是一道難關,需要大量的試驗和經驗。中國雖然研製過巨浪-1彈道飛彈,但主要是二院進行的,而巨浪-2飛彈最終卻交由一院負責,其雖然研製了東風-5和東風-31等洲際飛彈,但卻對潛射彈道飛彈的水下發射技術知之甚少;②中國只有巨浪-1飛彈的研製經驗,而且上馬研製比較倉促,研製時使用“台、筒、艇”的獨創程式,雖然節約了研製試驗費用,但也導致缺少大量必要的水下發射試驗設施,對潛射飛彈複雜的水動力環境不甚了解,對飛彈水下發射技術掌握不充分;③鈍頭的巨浪-2飛彈和尖頭的巨浪-1飛彈水下特徵區別巨大,而從巨浪-1這種2000公里級別的中程飛彈到巨浪-2這種8000公里級別遠程飛彈技術上的巨大跨越,導致嚴重缺乏水下試驗數據和模擬能力;④1999年10月,中國中央軍委賦予031型200號潛艇實驗發射巨浪-2飛彈的試驗發射任務,200號潛艇當時不僅老舊已經歷經了4次改裝,而且早已封存多年,艇員也是不同的單位抽調組成的,沒有一個人執行過實彈發射任務。以上這些複雜情況,出現問題在所難免。中國科研人員最終借鑑了SS-N-20飛彈和法國M-51彈道飛彈的主動空泡增強技術,並加強巨浪-2的彈體結構,對姿態控制系統也進行了改進,才解決了飛行試驗的障礙,不過增加的質量影響到了飛彈的射程和投擲能力。
巨浪-2彈道飛彈巨浪-2彈道飛彈

服役歷程

2011年7月和12月,巨浪-2飛彈定型試驗成功,2011年8月,中國航天部一院召開祝捷大會,慶祝巨浪-2飛彈圓滿成功,時任中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也發來賀電。
094型戰略核潛艇094型戰略核潛艇
2011年12月30日,巨浪-2飛彈在中國遼寧附近海上進行了實彈試射。2012年和2013年,巨浪-2飛彈繼續進行了試驗。
2013年12月22日,094型戰略核潛艇成功執行了巨浪-2飛彈的水下發射試驗,標誌著其研製基本完成。2014年,094型戰略核潛艇已裝備巨浪-2飛彈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戰備巡邏。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巨浪-2彈道飛彈與東風-31飛彈外形有重大的區別,雖然是姐妹型號,但巨浪-2飛彈並不是東風-31飛彈的潛射改進型,巨浪-2在東風-31首次試射成功後才正式立項,使其可以運用諸多新技術,兩者之間更類似俄羅斯布拉瓦與白楊M飛彈的關係。

彈型結構

巨浪-2彈道飛彈相比巨浪-1飛彈技術跨度大,面臨高起點技術難度大等困難,尤其以水下發射問題最為突出。不同於主要考慮出水後氣動最佳化的巨浪-1飛彈,為了兼顧水下水動和空中氣動,巨浪-2飛彈使用了類似蘇聯941型戰略核潛艇(即颱風級)使用的SS-N-20彈道飛彈的雙頭罩技術。水下外部鈍頭整流罩最佳化水下外形,出水後拋棄外罩,使用類似巨浪-1飛彈的尖頭罩,飛出大氣層後拋棄內部尖頭整流罩,尾部繼承了巨浪-1的防水尾罩設計。雙頭罩和尾罩設計雖然最佳化了外形,但加長了飛彈長度,這是巨浪-2飛彈長度偏長,以及094型戰略核潛艇“龜背”高聳的重要原因,這都是有待改進提高的地方。
美國“北極星”A3彈道飛彈美國“北極星”A3彈道飛彈
巨浪-2飛彈雖然使用尖頭罩,但從研製背景和初衷看,也使用了多頭分導技術,可以攜帶釋放多個核彈頭,兩者並不矛盾,美國的UGM-27C彈道飛彈(即“北極星”A3飛彈)的尖頭整流罩內就有多個核彈頭。巨浪-2飛彈的性能要比“北極星”A3強得多,它第一級和第二級發動機為兩米直徑的大推力發動機,飛彈發射質量也高,如果同樣攜帶3枚核彈頭的話,射程也要遠得多。

推進系統

巨浪-2彈道飛彈的固體發動機於1979年就開始了預先研製,1983年,航天部四院的兩米直徑大型固體發動機FG-06和FG-07先後完成地面熱試車,並獲得圓滿成功。固體發動機技術的重大突破,為第二代新型固體戰略飛彈的立項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航天部二院經過論證分析,排除了繼續使用巨浪-1飛彈1.4米直徑固體發動機的方案,最終確定了研製三級遠程飛彈的方案, 初步決定第一級和第二級使用兩米直徑發動機,第三級使用一米直徑發動機的基本設計,並提出“陸海兼顧,技術通用”的總體方案。
巨浪-2飛彈巨浪-2飛彈
巨浪-2彈道飛彈發動機最初計畫一級發動機為高強度鋼殼體,二級發動機是玻璃鋼殼體,而世界先進國家已經使用以高性能碳纖維和芳綸為代表的複合材料殼體,其中美國的三叉戟II潛射彈道飛彈,三級發動機全部使用了高性能的IM-7/T-800碳纖維,航天部一院的科研人員根據中國飛彈工業技術水平工藝能力和飛彈性能要求設計了大量技術方案並進行了篩選,並結合中國技術工藝能力的進步最終確定,固體發動機中使用芳綸纖維殼體以降低發動機結構質量,碳碳複合材料可拋延伸噴管減少飛彈長度,還使用了高比沖的N-15推進劑。通過降低結構質量、提高推進劑比沖,雙管齊下提高了投擲能力,以滿足射程超過8000千米、並使用分導式多彈頭(MIRV)的高性能指標。

攻擊能力

巨浪-2彈道飛彈原型可攜帶1枚25萬噸級核彈頭,或者3枚4至6萬噸分飛彈頭,射程約7500至8000千米。巨浪-2飛彈甲型可攜帶3枚25萬噸分飛彈頭或6枚4至6萬噸分飛彈頭,射程約為7200至9500千米,若攜帶三個分飛彈頭,射程約10500至11000千米。巨浪-2飛彈乙型攜帶3枚25萬噸彈頭或7枚4至6萬噸分飛彈頭,射程約為8200千米。
三叉戟II飛彈的多個核彈頭圍繞第三級發動機布置設計三叉戟II飛彈的多個核彈頭圍繞第三級發動機布置設計
巨浪-2彈道飛彈是一款潛射洲際飛彈,要裝載到094型戰略核潛艇上,必須儘可能減小長度。所以,與美俄法等國的潛射洲際飛彈一樣,飛彈第三級發動機與彈頭母艙採用“同心圓”式套件設計。即圓柱形的第三級發動機在中心,彈頭環繞著第三級發動機布置,為了平衡重心,必然是一款多彈頭飛彈,至少攜帶3枚核彈頭。3枚彈頭、加上彈頭母艙的重量,其射程一般被認為大約只有8000公里左右。在射程8000公里時的投擲能力可達600~700千克,理論上可投送3~4枚100千克質量的核彈頭,性能接近俄羅斯布拉瓦潛射飛彈的水平,但與美國現役的“三叉戟II”飛彈仍有很大差距。。

性能數據

彈體參數巨浪-2巨浪-2甲巨浪-2乙
彈長
約13米
彈徑
約2-2.2米
彈重
約40-42噸
約46噸
約52噸
戰鬥部
1050-2800千克
1枚25萬噸彈頭
或3枚4至6萬噸分飛彈頭
3枚25萬噸分飛彈頭
或6枚4至6萬噸分飛彈頭
3枚25萬噸彈頭或7枚4至6萬噸分飛彈頭
飛彈射程
約7500-8000千米
約7200-9500千米
約8200千米
命中精度
CEP約300米
CEP約200至300米
CEP約200米
制導方式
電羅經、彈道計算機、雷射陀螺、天文導航、慣性和GPS
動力裝置
三級,一級固體,二級液體,三級固體
三級固體
發射方式
海基水下戰略核潛艇發射

總體評價

巨浪-2彈道飛彈的射程意味著它對美國具備核威懾力,如果從黃海範圍之內發射,可輕易攻擊阿拉斯加的飛彈防禦基地,若在朝鮮東海岸則能打到華盛頓的吉塞普海軍基地。巨浪-2飛彈裝備在094型戰略核潛艇上,實現戰備值班後,將大幅提升中國二次核打擊的能力,當陸基核武器基地遭敵方打擊後,仍能保存足夠的核力量對敵方進行有效核反擊。中國核威懾力的提升將阻遏域外大國直接軍事干預中國在東海、南中國海可能與周邊國家爆發的衝突。(鳳凰網)
巨浪-2彈道飛彈射程模擬巨浪-2彈道飛彈射程模擬
中國堅持最小核威懾的戰略,沒有必要攀比並確保摧毀能力,巨浪-2飛彈構成的水下二次反擊能力,將和東風-31飛彈構成的陸上核打擊能力結合,為中國提供雖小但堅實可靠的核保護傘。巨浪-2飛彈的研製成功,是中國科研人員在薄弱的技術基礎上不懈努力追趕世界先進水平過程,這其中既有早期幾乎看不到趕上希望時的堅持,也有缺乏經驗付出的代價,既有接近成功時的挫折,更有試驗成功後的歡欣。(網易)
巨浪-2彈道飛彈的成功,使中國開始建立可靠的海基核威懾能力,二次核打擊能力建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不過畢竟是20多年前開始研製的產物,而當時中國的火箭飛彈技術還相對落後,它的性能並不能讓人滿意。在研製過程中錘鍊 出來的專業研製隊伍,為型號未來發展夯實了基礎。未來套用新技術後,巨浪-2飛彈的性能還將有小的提高,在未來很多年裡承擔中國核威懾主力的重任。(新浪網)
巨浪-2彈道飛彈射程8000公里,要前出至夏威夷一帶,才能打擊美國東海岸。中國094型戰略核潛艇要用巨浪-2飛彈打擊美國西海岸,就需要前出至西太平洋;要覆蓋位於東海岸的紐約、華盛頓,更是需要前出至夏威夷一線。中國核武庫規模小、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在這樣的前提下,二次核反擊就必須能夠覆蓋紐約、華盛頓這些政治經濟中心,才會對美國有足夠的核威懾力。(騰訊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