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嘴短翅鶯

巨嘴短翅鶯

巨嘴短翅鶯(學名:Bradypterus major):體長150毫米,雌雄兩性羽色相似。上體橄欖褐色;短的眉紋和眼圈色淡。頰白色,喉和上胸具褐斑,尤其羽基褐斑更濃;胸和尾下覆羽赤褐色;胸側和兩脅橄欖褐色;腹部中央白色。共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上、下體羽色較暗;喉部斑點顯著;新疆亞種上、下體羽色較淡;喉部斑點不顯或付缺。

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3600米河谷林緣、山地灌叢、草叢中。繁殖季節,見於海拔2400-3600米林線上緣的灌叢、草叢中。冬季可下遷到海拔1200米山腳地區。常單獨或成對、小群在隱蔽的灌叢或草叢中活動。食物主要有昆蟲、昆蟲幼蟲、昆蟲卵,以及少量植物。分布於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巨嘴短翅鶯體長150毫米,雌雄兩性羽色相似。上體和尾及翅顯露部分概呈暗橄欖褐色;翅和尾隱蔽部分褐色;眉紋短而不顯,白色或乳白色;眼先和耳上覆羽淺褐;耳下覆羽白色,羽尖褐色。下體:頦白色;喉和上胸具暗褐色斑點;胸和兩脅橄欖襯映或赭褐色;腹部中央白色;尾下覆羽黃褐具白色羽尖。
虹膜暗褐色;上嘴暗角褐色至淡黑色,下嘴肉色或淺角色,嘴角黃色;跗跖淺蠟黃色或肉黃色,趾色暗,爪角黃色。
共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上、下體羽色較暗;喉部斑點顯著;新疆亞種上、下體羽色較淡;喉部斑點不顯或付缺。
大小量度:體長120-150毫米;嘴峰15-18毫米;翅560-650毫米;尾59-63毫米;跗蹠21-22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3600米河谷林緣、山地灌叢、草叢中。繁殖季節,見於海拔2400-3600米林線上緣的灌叢、草叢中。冬季可下遷到海拔1200米山腳地區。垂直遷徙現象很明顯。

生活習性

留鳥或夏候鳥。常單獨、或成對、小群在隱蔽的灌叢或草叢中躲躲閃閃,像老鼠一樣非常迅速地在灌叢之間躥跳,常常難以被發現。在迫不得已時才飛行幾米後,又落入到稠密灌叢或草叢中。受驚嚇時,常煽動尾和翅膀。
叫聲為平靜的"tic"聲或告警時的似喘息"trrr"聲。鳴聲為單調的金屬音"pikha pikha pikha…",每秒3聲,有時連續鳴唱好幾分鐘。
食物主要有昆蟲、昆蟲幼蟲、昆蟲卵,以及少量植物。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新疆(英吉沙南部山區、崑崙山)(留鳥)、克什米爾、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6-7月。築巢於矮灌叢離地面很近的樹枝上,很難發現,因為它離巢時總是很快地躥跑過稠密的草地。巢呈深杯狀,由草構成,內墊以細的草莖或少許羽毛。
每窩產3-4枚卵,通常為4枚。卵淡粉紅色,據赤褐色斑點,尤以鈍端密集成環帶。卵平均大小18.9×14.3毫米。

亞種分化

巨嘴短翅鶯(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Locustella major innae
Brooks, WE, 1871
2
Locustella major major
Portenko, 1955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狹窄有限,種群數量稀少。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已被列為生存近危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