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歷史
中世紀的巨劍“Great sword”是雙手握持的
長劍“Long sword",但不算真正的雙手劍“Two-handed Sword”。巨劍是
文藝復興時期真正的
雙手劍的前身。
雙手劍最早出現於15世紀,即中世紀晚期,流行於文藝復興時期。瑞士/德國的雙手劍“Zweihänder”作為雙手劍的衍生分化,則出現則更晚,約在出現1500-1600年年間。
巨劍
屬於
中世紀的
長劍的一種。其他
長劍“Long sword"可以在馬上使用,有些甚至可以配
盾牌使用。然而巨劍僅作為步兵武器。
早期巨劍的
劍體平而寬,能夠對抗身著
輕甲而裝備
長兵器和
大斧的士兵。後來出現的巨劍,劍體長而窄,且劍體橫截面呈六邊形或菱形,劍尖尖銳。甚至能用於對抗板
甲士兵。這種剛性,細銳的巨劍。並不像平而寬的長劍和早先的巨劍一樣劈砍攻擊。它劍術緊湊,注重劍柄靈巧運動,注重劍尖突刺攻擊。
雙手劍
雙手劍最早出現於15時間,即中世紀晚期,流行於文藝復興時期。真正的雙手劍,通常配有側環和複合劍柄,以及長達30.5厘米的加大版
劍格。其劍身靠近柄處不開刃,稱為Ricasso。大多雙手劍的劍格下方10-20厘米處,即Ricasso下端,有突出的凸緣,叫格擋鉤"Parrierhaken"。幾乎作為的第二
劍格,以防止其他武器劈到手。這個設計彌補了雙手劍防守動作緩慢的缺陷,還可以讓敵方的劍被暫時地卡住。且多少也能用來刺擊。
最著名的雙手劍莫屬蘇格蘭闊刃大斬劍“Claymore”(蓋爾語Claidheamh-more,意為Great-sword ),它們由早期蘇格蘭的巨劍發展而來。16世紀00年代,
蘇格蘭高地的
蘇格蘭部落曾藉此對抗
英格蘭的
都鐸王朝。
德國雙手劍
德國雙手劍和一般
雙手劍在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雙手劍其比例是與長劍或者大劍相同的。而德國雙手劍在它那4英尺半的劍身上,刀刃的部分還不到3英尺半。德國雙手劍是中世紀末和
文藝復興時期僱傭兵所使用的最著名的劍。它凝聚了德國工匠高超的技藝,結合當時物理學中的槓桿原理,以一個手為支點,另一支手握住劍柄末端旋轉使用。德國雙手劍十分巨大,極難控制,不過掌握後可以以兩個身位的優勢縱橫戰場,有以一敵十的效果。而且,由於雙手劍的劍身很長,騎士在狹小空間也可以像短矛般穿刺,一度雙手劍成為歐洲高級僱傭兵尤其是德國傭兵的必選武器,衝鋒時用來砍斷敵方第一陣營的長矛或者斬殺敵人騎士的馬匹。
但到了16世紀後期,比起德國雙手劍長度更加長的矛和戟開始盛行起來,隨著追尋至高武藝的騎士逐漸減少,難於精湛
德國雙手劍也逐漸變成一種強大的保衛力量的象徵,更多時候只出現在儀式典禮和閱兵式上了。不過文學家筆下一些騎士角色英雄的往往以全身鎧加雙手劍的形象出現。
經過計算,單從身材上而言六英尺半二百磅以上的男子可以將標準的德國雙手劍發揮出最大威力,可見如果你的身高不在190cm以上體重95千克左右的話,並不適合駕馭該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