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望診部位之一,可反映大腿內側的病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巨分
- 出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人體部位名稱,口角兩側大紋處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靈樞·五色》:“巨分者股里也。”張景岳註:“巨分者,口旁大紋處也。”即認為巨分的異常可以反映大腿內側的病證。
中醫套用
1、巨分為中醫面部望診部位之一。
祖國醫學認為,由於“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臟腑經絡相通,表里上下相貫,血氣周流,無有間斷。以故氣色見於明堂,即以明堂分臟腑;氣色見於面貌,即以面貌分臟腑”。面部與周身的對應關係是:“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殯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靈樞·五色》)。《望診遵經》對以上部位的解釋:“所謂明堂者,鼻也;庭者,顏也;闕者,眉間也;面王者,鼻準也;下極者,閥庭之下,兩目之中也;頰外謂之繩;膝蓋謂之殯;口旁大紋為巨分;頰下曲骨為巨屈也”。臟腑在面部分布總的原則是:“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醫宗金鑒·卷七十七》)。
從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上來看,面部望診可推知全身疾病情況,其中巨分為口旁大紋處,根據此處的變化,可推測大腿內側的病症。
2、關於巨分的位置
蔣示吉認為:“巨分”是“上下齒床大分處”;“巨屈”是地倉穴附近部。按“口旁大紋”即鼻唇溝。可見“巨”是指鼻翼至口角兩側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