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政村隸屬讕滄拉祜族自治縣雪林佤族鄉,地處雪林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鄉道路為砂石路,交通不方便,距縣125 公里。東鄰雪林村,南鄰緬甸縣 ,西鄰滄源 ,北鄰 大芒令村。轄35個村民小組。分為三個寨子:老寨 、新寨、芒二,其中芒二又分為幾個寨。現有農戶710多戶,有鄉村人口2501人,其中農業人口2501人,勞動力116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61人。
全村國土面積34.78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6.2 ℃,年降水量2178 毫米,適合種植 茶葉、水稻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490畝,人均耕地2.3畝,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沙石;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1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0多 輛,機車200多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60畝,有效灌溉率為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1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左都村
- 耕地面積:5490畝
- 人均耕地:2.3畝
- 林地: 25727.54 畝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13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路 、通電話,全村都通自來水,每家每戶水質已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全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5百多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5戶。
到2013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現在全村已通電;每個自然村已通路;每個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2個自然村還存在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及其他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380多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8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6.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2.78萬元;畜牧業收入20.1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0頭,肉牛84頭);林業收入17.74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58.73萬元,占總收入的24%;工資性收入 64.97萬元,占總收入的27%。農民人均純收入479元,農民收入以茶葉、水稻等為主。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0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150人,到省外務工5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10戶,共有鄉村人口2700人,其中男性1400人,女性1200人。其中農業人口 2501人,勞動力1161人。該村以佤族為主(是佤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佤2484人,拉祜族10人,漢族4人,哈尼族1人,其他民族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70人;享受低保167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0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867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445人,距離鄉中學1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42人,其中小學生264人,中學生17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9人,少數民族黨員49人,其中男黨員47人、女黨員2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0人。
- 該村目前學歷情況
目前全村國中畢業人數達到 90%以上 ,高中畢業人數達到 6%,大學畢業人數0.6%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5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49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84萬元,有固定資產6.2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5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道路硬化難,人畜飲水困難,農田水利落後,無文化娛樂場所,科技落後,畜牧發展緩慢。。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科學技術,讓每戶農戶都掌握一門科學技術,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力爭建設科技文化室,發展茶葉產業,促進畜牧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