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超,男,1987年7月生,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智慧型計算成像實驗室負責人。
左超於2005年9月- 2009年6月在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2012年9月- 2014年3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光學與雷射工程中心(COLE)任研究助理;2013年8月-2013年9月,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套用光學研究所(ITO)專業做訪問學者;2009年9月-2014年10月,在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學習,獲博士學位;2017年7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卓越計畫”青年教授, 博士生導師。
左超研究方向為計算光學顯微成像、相位復原、數字全息、快速三維光學感測中的光學調控與信息處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左超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7年7月
- 畢業院校:南京理工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性別:男
人物經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學術論著
- 授權專利
- 學術交流
- 科研項目
- 科技獎勵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科
學科專業(主) | 080300|光學工程 | 招生類別 | 碩士 | 所在學院 | 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 |
研究方向 | 1. 計算光學顯微成像(集幾何光學、物理光學、信息光學、計算光學、現代信號處理、生物醫學光子學等理論與一體的新興交叉技術研究領域):將光學編碼(如結構照明,孔徑編碼,附加光學傳函,子孔徑分割,探測器可控位移等)與數字解碼(相干解調,相位復原,光場調控,壓縮感知,單像素重建)有機結合,以提高顯微成像質量(信噪比,對比度,動態範圍),簡化成像系統(無透鏡,縮小體積,降低成本),突破光學系統與圖像採集設備的分辨力限制(超解析度),最終使顯微成像系統在信息獲取能力、功能、性能指標(相位,相干度,三維形貌,景深嚴拓,模糊復原,重聚焦,改變視角)等方面的獲得顯著提升,實現顯微成像設備的高性能、小型化、智慧型化。 2. 超快三維光學三維成像感測:以面結構光三維照明相位測量輪廓術、數字全息顯微干涉計量、非干涉相位復原等為主要技術手段,用光學手段在在從毫米到米級的不同空間尺度下,從實時到kHz不同時間尺度下,非接觸獲取物體表面與瞬態場景三維空間信息的方法與技術。 |
學科專業(主) | 080300|光學工程 | 招生類別 | 博士 | 所在學院 | 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 |
研究方向 | 1. 計算光學顯微成像(集幾何光學、物理光學、信息光學、計算光學、現代信號處理、生物醫學光子學等理論與一體的新興交叉技術研究領域):將光學編碼(如結構照明,孔徑編碼,附加光學傳函,子孔徑分割,探測器可控位移等)與數字解碼(相干解調,相位復原,光場調控,壓縮感知,單像素重建)有機結合,以提高顯微成像質量(信噪比,對比度,動態範圍),簡化成像系統(無透鏡,縮小體積,降低成本),突破光學系統與圖像採集設備的分辨力限制(超解析度),最終使顯微成像系統在信息獲取能力、功能、性能指標(相位,相干度,三維形貌,景深嚴拓,模糊復原,重聚焦,改變視角)等方面的獲得顯著提升,實現顯微成像設備的高性能、小型化、智慧型化。 2. 超快三維光學三維成像感測:以面結構光三維照明相位測量輪廓術、數字全息顯微干涉計量、非干涉相位復原等為主要技術手段,用光學手段在在從毫米到米級的不同空間尺度下,從實時到kHz不同時間尺度下,非接觸獲取物體表面與瞬態場景三維空間信息的方法與技術。 |
- 指導獎勵
榮譽表彰
時間 | 所獲榮譽 |
2015年 | 南京理工大學先進個人代表 |
江蘇青年光學科技獎 | |
德國感測器技術協會創新獎 | |
AMAInnovationAward提名獎 |
社會任職
任職單位 | 兼任職務 |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SPIE) | 會員 |
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SA) | 會員 |
中國光學學會(Chinese Optical Society, COS) | 會員 |
新加坡光子學會(Optics & Photonics Society of Singapore, OPSS) | 技術委員會委員 |
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信息委員 | 委員 |
《光學學報》 | 專題編輯 |
《紅外與雷射工程》 | 青年編委 |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 副主編 |
《IEEE Access》 | 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