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君弼

左君弼

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左君弼
  • 職務:南方紅巾軍將領
  • 時代:元末
  • 籍貫:安徽省合肥市
左君弼,左君弼事跡,彭瑩玉的門徒,與趙、李分裂,天完汴梁行省首腦,歸附明朝,

左君弼

初為南方彌勒教主彭瑩玉門徒。1351年紅巾軍起義爆發,他聚眾數千人回響。瑩玉犧牲後,其獨占廬州十餘年,為天完政權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行省首領。1363年,張士誠安豐(今安徽省壽縣),他出兵相助,朱元璋詐稱是左君弼讓他來接小明王,騙出小明王韓林兒。次年朱元璋攻廬州,左君弼據守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1368年(太祖洪武元年)降明。曾任廣西衛指揮僉事等職。

左君弼事跡

左君弼是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天完政權汴梁行省的首腦。他在元末農民起義戰爭期間,長期獨守瀘州(今安徽合肥),是江淮地區很有影響的人物。

彭瑩玉的門徒

左君弼,廬州人,他和趙普勝、李普勝等都是元末江淮地區的農民起義首領,也都是南方彌勒教首領彭瑩玉的門徒。
彭瑩玉於順帝至元四年(1338年)與其徒周子旺起義於袁州(今江西宜春),事敗,其妻、子及子旺均被元軍所殺,他逃匿淮西民家,繼續從事秘密傳教和組織武裝起義活動,所以,到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前,他的門徒已遍布江淮地區了。
瑩玉早期的門徒多以“普”字命名,如趙普勝、李普勝、鄒普聲等。左君弼入教較晚,故未以“普”子命名。黃金:《皇明開國功臣錄》卷三二《左君弼傳》載:
“左君弼,瀘州人。元季壬辰(1352年),群雄倡亂,君弼黨於彭祖,聚眾數千。”
可見,左君弼追隨彭瑩玉是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的事。趙普勝、李普勝等則很早就追隨彭瑩玉了。左與趙、李的關係為什麼會惡化,還得從左君弼入教以前開始說起。左君弼的父親左武字繼之,行十七襲千戶,誥封將軍(五品以上的官員稱為誥封)子三君美、君弼、君輔,(老大君美撲魚為業,老二君弼、老三君輔,隨父親軍中效命)(常州左氏家譜記載)當年左君弼隨父親鎮壓過紅巾軍巢湖雙刀趙與李扒頭。後來左君弼經過彭瑩玉的多次規勸,看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也聚眾起義。加入了彭瑩玉的紅巾軍。但趙、李二人始終對以前的事情耿耿於懷,左君弼加入紅巾軍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就不好,孫宜:《洞庭集》《大明初略二》載:“巢湖水雄雙刀趙(即趙普勝)、李扒頭(即李普勝)者與廬州左君弼素相仇。”“素相仇”也是以上原因所致。不過,彭瑩玉犧牲之前,他們都還能團結在彭的旗幟下。
蘄黃起義爆發後,彭瑩玉在淮西的門徒紛紛起兵回響。其中李普勝據無為,趙普勝據含山,俱稱“彭祖家”,看來他們是彭瑩玉的嫡系;左君弼據廬州,亦歸彭領導。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一開始就不好,孫宜:《洞庭集》《大明初略二》載:
“巢湖水雄雙刀趙(即趙普勝)、李扒頭(即李普勝)者與廬州左君弼素相仇。”
既是“素相仇”,恐怕應追溯到君弼起兵前後了。不過,彭瑩玉犧牲之前,他們都還能團結在彭的旗幟下。

與趙、李分裂

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月彭瑩玉犧牲於瑞州(今江西高安)。十二月。元軍占領天完政權的都城蘄水(今湖北浠水),南方紅巾軍處境極為不利。淮西各支起義軍亦處於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嚴重的分裂局面出現了。
至正十四年(1354年),趙普勝退居黃墩,與李普勝等結水寨於巢湖;左君弼獨據廬州。雙方分據南北,本無糾葛,但朱元璋垂涎巢湖水師已久,彭瑩玉死後,朱元璋策反了廖永安等人,一起密謀嫁禍左君弼併吞巢湖水師,於是引起兵戎相見,迫使巢湖水師南下,最後出現分裂。何喬元:《名山藏.廖永安傳》記述甚詳:
“元殺彭祖,……[廖]永堅往仕漢(當為天完——引者),[廖]永安則與其弟永忠、縣人雙刀趙、俞廷玉、玉子通海、趙伯仲、仲弟庸、合肥人張德勝、葉升、無為人桑世傑、含人華高,以戰船千餘結水軍屯巢湖捍盜。廬人左君弼者,亦故為彭祖將,以書招永安,永安等不從,君弼率兵攻永安,永安數不勝,乃使韓成持書見高帝(即朱元璋——引者)和陽,願以舟歸。”
是時巢湖水師以趙普勝為首,廖永安兄弟、俞廷玉父子、張德勝等皆其部屬,故《洞庭集》《大明初略二》將此事繫於趙、李之下:
“巢湖水雄雙刀趙(即趙普勝)、李扒頭(即李普勝)者與廬州左君弼素相仇,而趙、李視君弼兵頗弱,為君弼所扼湖中,其勢無所恃,於是遣使欲以舟師來降,使者三至,上(即朱元璋——引者)乃親往。”
朱元璋又嫁禍趙、李二人要殺害與他,說是其部下廖永安、俞通海等告密,李普勝被朱元璋所殺,趙普勝逃歸天完,仍據含山,廖永安等降元璋,巢湖水師一分為二。
由此可見,彭瑩玉所轄淮西各支起義軍,本已素不相和,彭犧牲後即各據南北,被朱元璋策反瓦解,最後又引起水師分裂。這一系列情況的出現,主要責任在朱元璋為自己私利,殺害同門紅巾軍。

天完汴梁行省首腦

左君弼既曾“黨於彭祖”,所以在時人眼裡也被成為“紅巾”。王逢:《梧溪集》卷四下《哀公顯道憲史有引》載:
“顯道,諱大有。……至正辛巳(1314年),以書經中河南鄉試,授廬州儒學正。甲午(1354年),辟淮西憲史。明年,從分憲按蘄黃。紅巾隱廬,母妻女侄舉莫知所向。”
此“紅巾隱廬”,即指左君弼據廬州。
但是,左君弼與天完政權的關係如何?他在天完政權中擔任什麼職務?卻未有文字記載。幸好一九六八年在湖北英山縣出土了一方銅印,印文為“汴梁行省管勾所之印”印背一側刻“汴梁行省管勾所印”,另一側刻“中書禮部造”“太平二年七月”(印文拓片見《文物》一九七五年第九期)。太平系天完政權年號,故“汴梁行省”為天完政權屬下之行省。這個行省治所就在廬州,其首腦為左君弼。
元朝時,今河南、鄂北、皖北、蘇北地區屬河南行省,治所在汴梁路(今河南開封)。紅巾起義爆發後,這一地區的態勢大體是:安豐路(治今安徽壽縣)、汝寧府(治今河南汝南)及以北地面為韓林兒宋政權的勢力範圍;廬州路(治今安徽合肥)、安慶路(治今安徽安慶)、黃州路(治今湖北黃岡)、蘄州路(治今湖北蘄春南)地面為徐壽輝天完政權所占有。天完政權所屬的勢力範圍內,蘄、黃兩路當由天完中書省(即蓮台省)直轄;安慶路一帶為巢湖水師首領趙普勝占領,估計這一地區天完政權會設立行省(其名稱目前無考),首腦當為趙普勝,但此行省不大可能稱為汴梁行省。因為它離汴梁較遠;廬州路為左君弼占領,只有這裡才有可能設立天完的汴梁行省。這是因為:首先,從隸屬關係上看,左君弼一開始就“黨於彭祖”,而彭瑩玉曾被天完政權任命為江南行省參政(見陸深:《豫章漫抄》引《餘干新志》),君弼歸附於天完是很自然的事;其次,從地理位置上看,廬州地處天完統治範圍的最北部,與宋政權接壤,也與汴梁路相距最近;第三,從“汴梁行省管勾所之印”出土地點來看,英山縣元時屬廬州路,與汴梁行省設於廬州正合。
至於這個行省為什麼叫汴梁行省,這可能與天完政權的鬥爭目標有關。“天完”是壓倒“大元”的意思,壓倒大元後,農民軍仍然想“復宋”。北方紅巾軍固然以“復宋”為號召,建立了宋政權,南方紅巾軍可能也用“復宋”號召過,因為時人曾經記載過“徐壽輝建偽號曰宋”(宋濂《宋學士文集》卷三,《翰苑前集》卷三,《於指揮墓志銘》)。汴梁是北宋的都城,南北紅巾軍都想奪去它,以作為號召民眾更有力的象徵。但左君弼既沒有占領河南行省的大部或全部,也沒有占領汴梁路,這樣,為了達到號召民眾的目的,就把屬於河南行省的廬州及其周圍地區,命名為汴梁行省。
汴梁行省估計設定於太平元年(1356年)天完將倪文俊在軍事上取得重大勝利之後。當時,倪文俊重建天完政權於漢陽,同時又陸續設定了一批地方行政機構。這方銅印是太平二年(1357年)天完中書省頒發給汴梁行省管勾所的,說明汴梁行省下屬的各種機構是比較齊全的。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遣其將呂珍進攻韓林兒、劉福通於安豐,左君弼助珍攻之,城陷,福通被殺。三月,朱元璋親率徐達、常遇春出擊安豐,敗珍,救出韓林兒。左君弼又出兵助珍,被常遇春擊敗,敗退廬州。徐達、常遇春圍廬州凡三月,不破。因洪都(今江西南昌)戰事緊急,徐達奉令還師援洪都,廬州解圍。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四月,徐達等再次率兵攻廬州。“左君弼聞達至,懼不敵,遁入安豐,令其將張煥、殷從道等城守。達等至,督兵圍之。……七月,徐達、常遇春克廬州。時廬州被圍久,眾皆飢困不能戰,張煥與賈醜潛通款於達,請攻東門,己為內應。於是我師急攻之,城中諸軍悉救東門,張煥乃斷釣橋開西門出降。達兵入城,執其部將吳副使,並君弼母妻及子送健康”(《明太祖實錄》卷一四)。
左君弼從廬州出逃安豐,就是向元朝投降。因為當時安豐為元將竹昌、忻都所據。一年前,呂珍攻陷安豐,朱元璋率軍攻之,呂珍、左君弼敗走,朱軍移師圍廬州,“於是元將竹昌、忻都都遂乘間入安豐”(《明太祖實錄》卷一二)。所以,吳元年(1367年)二月朱元璋致書左君弼時追述這段歷史時是這樣寫的:
“曩者兵連禍結,非一人之失。予勞師暑月,與足下從事,足下乃舍其親而奔異國,是皆輕信群下之言,以至於此,雖悔何及。今足下奉異國之命,御彼邊疆,與予接壤,若欲獻計帥師侵境,其中輕重自可量也。且予之國乃足下父母之國,合肥之城乃足下丘壠桑梓之鄉,寧不思乎?天下兵興,豪傑並起,豈惟乘時以取功名,亦欲保全父母妻子於亂世。足下以身為質,而求安於人,既已失策,復使垂白之母、糟糠之妻,獨居寡處,各天一方,朝思暮望,以日為歲,足下縱不以妻子為念,何忍忘情於老親哉?功名富貴可以再圖,生身之親不可再得矣!足下能留意於是幡然而來,予當盡棄前非,仍復待以故舊,則足下於天理人心舉無不順矣”(《明太祖實錄》卷一七)。
朱元璋的這封信是很有鬥爭策略的。其中所謂“異國”即指元朝;“舍其親而奔異國”,即指至正二十四年左君弼扔下生母、妻兒,逃奔安豐、投降元朝之事;“奉異國之命,御彼邊疆”,即指左君弼降元後,元汴梁守將李克彝令其守陳州(今河南淮陽)之事。這一席話說得有理有節,確是攻到了左君弼的心裡了。

歸附明朝

朱元璋致書左君弼後,還慷慨地送其母去陳州。這一招果然奏效。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徐達率兵北伐,平定山東後,西指汴、洛,左君弼終於迫降了。《明太祖實錄》卷二七載:
“洪武元年二月,大將軍徐達等至陳橋,左君弼、竹昌迎降。先是元汴梁守將李克彝聞達至,召君弼謂曰:‘公與南朝數接戰,熟其陣勢,今授公以具,公前與戰,我從後乘之,何如?’君弼償感上歸其母,有降附意。因曰:‘南朝軍鋒不可當,吾見其陣勢輒膽落,不能戰,故投奔至此。況徐相國善用兵,所向克捷,君弼安敢受令。’克彝無如之何,乃夜驅軍民遁入河南(今河南洛陽)。於是君弼與竹昌等率所部兵詣達降。”
左君弼降明後,受令為廣西衛指揮僉事,曾率軍鎮壓過廣西左江上思州僮族黃英傑、黃英覽起義,後來長期駐守廣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