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原嶺是浙江溫州樂清市石帆鎮境內的一處古村落,在大界村西向群山之間。
基本介紹
介紹,古蹟,
介紹
樂清之東的四都鄉,群山環繞,古地名左原,以其居邑之左也。中有左嶺、左湖、左口,皆左名之,是南宋狀元王十朋的家鄉。
左嶺,現稱左原嶺,山道彎彎,是四都通往石帆鎮龍門山下大界村、郭路、賈岙的捷徑,也是古時通往樂清縣城的必經之路。王十朋有諸多親戚在石帆鎮賈岙,後在龍門山、梅溪書院攻讀,在此嶺往返,留下數十篇詩章。山嶺上,東山最高,上有五峰,其一曰宋家尖,王十朋詩:“皇恩西被復東漸,四海蒼生盡仰瞻。畎畝微臣尤戴宋,結廬長向此峰尖”。宋家尖今日叫雙家尖,村叫雙風村,山上有宋家寨,在左原嶺東側,也是左原嶺的起點。
四都是全國生態鄉,山巒青翠,溪水長流,村村綠樹掩映,又有王十朋紀念館、碑林、王十朋墓地、王十朋手植樹等人文自然景觀。我們遊覽後,餘興未盡,一行三人沿左原嶺古道前行,欣賞沿途的風光。嶺不算陡,澗不算深,但流水涓涓,碧潭連環。因少行人,蓬蒿茅草叢生,兩旁松杉茁壯,枝葉繁茂。附近有十八眼墳址,據說是王十朋後裔王安富的墓地。
在左原嶺的一處寺院裡,我們喝著僧人遞來的茶水,同行80高齡的王翔鵬先生興致勃勃吟起王十朋的《左嶺》詩:
北望吾廬山最好,南通蕭寺境逾幽。白雲夜向原中宿,幾度隨人過嶺頭。
站立嶺背,俯視一片黑黝黝的瓦房,一個古村悠閒地長臥在青山環抱中的小溪畔,村叫嶺頭,屬石帆鎮,是王姓聚居地,與王十朋同譜。村西有一古墳,新修不久,前有亭,有牌坊,是南宋名臣劉黻的衣冠冢)。劉黻,號蒙川,(石帆鎮大界村人)。劉公南宋淳佑十年(1251)34歲入太學,曾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南宋亡,陳宜中迎劉黻出山勤王,在福州立益王即帝位。不久病逝於廣東羅浮海上,謚忠肅。後鄉人為懷念他,把僅有的錦衣莽袍入葬。有《蒙川遺稿》於世,其墓為市級文保單位。
從嶺頭古道向南有竹嶼、小岑山、牛頭山,小岑山是新石器時期、晉以來的墓葬群、明烽火台遺址。左原嶺東南通郭路附近有著名寺院明慶寺和劉黻題寫的市級文保單位“源遠泉”摩崖石刻。
左嶺,現稱左原嶺,山道彎彎,是四都通往石帆鎮龍門山下大界村、郭路、賈岙的捷徑,也是古時通往樂清縣城的必經之路。王十朋有諸多親戚在石帆鎮賈岙,後在龍門山、梅溪書院攻讀,在此嶺往返,留下數十篇詩章。山嶺上,東山最高,上有五峰,其一曰宋家尖,王十朋詩:“皇恩西被復東漸,四海蒼生盡仰瞻。畎畝微臣尤戴宋,結廬長向此峰尖”。宋家尖今日叫雙家尖,村叫雙風村,山上有宋家寨,在左原嶺東側,也是左原嶺的起點。
四都是全國生態鄉,山巒青翠,溪水長流,村村綠樹掩映,又有王十朋紀念館、碑林、王十朋墓地、王十朋手植樹等人文自然景觀。我們遊覽後,餘興未盡,一行三人沿左原嶺古道前行,欣賞沿途的風光。嶺不算陡,澗不算深,但流水涓涓,碧潭連環。因少行人,蓬蒿茅草叢生,兩旁松杉茁壯,枝葉繁茂。附近有十八眼墳址,據說是王十朋後裔王安富的墓地。
在左原嶺的一處寺院裡,我們喝著僧人遞來的茶水,同行80高齡的王翔鵬先生興致勃勃吟起王十朋的《左嶺》詩:
北望吾廬山最好,南通蕭寺境逾幽。白雲夜向原中宿,幾度隨人過嶺頭。
站立嶺背,俯視一片黑黝黝的瓦房,一個古村悠閒地長臥在青山環抱中的小溪畔,村叫嶺頭,屬石帆鎮,是王姓聚居地,與王十朋同譜。村西有一古墳,新修不久,前有亭,有牌坊,是南宋名臣劉黻的衣冠冢)。劉黻,號蒙川,(石帆鎮大界村人)。劉公南宋淳佑十年(1251)34歲入太學,曾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南宋亡,陳宜中迎劉黻出山勤王,在福州立益王即帝位。不久病逝於廣東羅浮海上,謚忠肅。後鄉人為懷念他,把僅有的錦衣莽袍入葬。有《蒙川遺稿》於世,其墓為市級文保單位。
從嶺頭古道向南有竹嶼、小岑山、牛頭山,小岑山是新石器時期、晉以來的墓葬群、明烽火台遺址。左原嶺東南通郭路附近有著名寺院明慶寺和劉黻題寫的市級文保單位“源遠泉”摩崖石刻。
古蹟
福臨寺
福臨寺,舊稱嶺頭庵,傳有三百餘年歷史。位石帆鎮左原嶺頭村盡北,座東朝西。前是外母田山,後依東山,西北四都鄉界,往南2300米有水坭面盤山機耕路,直達山麓界塘村。寺前古時是四都鄉去縣城的主要通道,庵前西邊置茶寮。群山環繞,風光宜人,乃一方淨土。民國末至解放初曾駐尼十餘眾,後走散。 1958年公社化時,庵成牛棚,致破爛不堪,始成空庵。落實宗教政策後,地方善信聚資並得檀那,鳩工運材,於1990年重建殿宇,庵更今名。2003年春,尼明緣進寺,延續香火。募緣十方,於2004年增建南偏房二樓三間,供膳宿。大殿中奉三世尊,左立伽蘭,右設陳十四聖母。寺北偏房與軒均為小三間平房。山門朝南,對嶺頭城門,今寺之南牆外尚留古城門遺蹟。寺占地面積450平方米,北牆外另預置基地240平方米,待發展。 2005年二月,尼明緣去大林村雙林寺。現寺無僧尼,由村老協善信代理。
福臨寺,舊稱嶺頭庵,傳有三百餘年歷史。位石帆鎮左原嶺頭村盡北,座東朝西。前是外母田山,後依東山,西北四都鄉界,往南2300米有水坭面盤山機耕路,直達山麓界塘村。寺前古時是四都鄉去縣城的主要通道,庵前西邊置茶寮。群山環繞,風光宜人,乃一方淨土。民國末至解放初曾駐尼十餘眾,後走散。 1958年公社化時,庵成牛棚,致破爛不堪,始成空庵。落實宗教政策後,地方善信聚資並得檀那,鳩工運材,於1990年重建殿宇,庵更今名。2003年春,尼明緣進寺,延續香火。募緣十方,於2004年增建南偏房二樓三間,供膳宿。大殿中奉三世尊,左立伽蘭,右設陳十四聖母。寺北偏房與軒均為小三間平房。山門朝南,對嶺頭城門,今寺之南牆外尚留古城門遺蹟。寺占地面積450平方米,北牆外另預置基地240平方米,待發展。 2005年二月,尼明緣去大林村雙林寺。現寺無僧尼,由村老協善信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