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劇社,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戲劇事業的領導機構。1932年秋在江西瑞金以“八一劇團”部分成員為骨幹成立總社,在各省根據地成立分社,在縣和瑞金一些基層單位建立支社。張欣、倪志俠先後任總社社長。1934年秋紅軍主力北上抗日,總社一部分人員隨主力紅軍長征,另一部分人員在瞿秋白的率領下,分別組成“星火”、 “紅旗”、 “戰號”3個團,分赴各戰區堅持革命鬥爭和繼續開展戲劇活動。
工農劇社總社“以發展戲劇戰線上的文化革命鬥爭,幫助蘇維埃戰爭的藝術運動為宗旨”,在嚴酷而艱苦的戰爭環境中,為發展蘇區戲劇運動作出了積極貢獻。...
工農劇社,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戲劇事業的領導機構。1932年秋在江西瑞金以“八一劇團”部分成員為骨幹成立總社,在各省根據地成立分社,在縣和瑞金一些基層...
人民抗日劇社總社是1937年3月7日在延安成立的社團,其前身為工農劇社。轄有中央劇團、平凡劇團、青年劇團。1937年8月更名抗戰劇團。...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戰士劇社隸屬115師,在羅榮桓率領下到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蘇北等廣大地區活動。在此期間,劇社先後由張國華、劉風鱗、...
1932年9月,八一劇團進行改組擴建,成立了工農劇社總社。以瑞金的工農劇社總社為樞紐,在各地又成立了許多工農劇社分社、支社,從而使戲劇運動深入到各縣、區、鄉...
高爾基戲劇學校先後辦過普通班、地方班和紅軍班,兩期畢業學生約有1000名,大都成為蘇區工農劇社、蘇維埃劇團、文藝宣傳隊和各級俱樂部的骨幹力量,為蘇區“紅色戲劇”...
在“戰鬥劇社”(二方面軍),從事飛行鼓動工作;在“工農劇團”(四方面軍)從事音樂、舞蹈工作;在“人民劇社”(中央機關)從事戲劇工作。...
解放區有工農劇社總社、中國文藝協會、魯迅研究會、陝甘寧邊區文化救亡協會(簡稱“邊區文協”)、魯迅文學藝術學院(簡稱“魯藝”)、華北文藝界協會(簡稱“華北文協...
1936年中國文藝協會在陝北保全成立,1938年魯迅藝術學院(魯藝),丁玲成立西北戰地服務團,邊區文藝界抗戰聯合會,抗戰文工團,民眾劇團,詩歌總會,音樂總會,工農劇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