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讀周刊》1935年12月7日創刊於上海,周刊,工讀周刊社編輯,主編為工讀生田乃玉,發行人為工讀生程鶴群,由上海圖書學校出版,館址位於上海龍江路二二五號。停刊時間不詳,館藏最晚一期為1936年2月發行的第一卷第十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讀周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5年
- 出版周期:周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屬工讀學校刊物,刊登內容以討論“工讀”制度的作品為主,並有經濟研究,學術專論,社會問題,文藝,感言,隨筆,小品文,及其他有關社會生活的稿件。刊中設有專論、學術、修養、講演、海外寄語、文藝、雜俎等欄目
刊物創辦之初,曾刊載大量反映上海圖書學校學生日常文娛活動的照片,及展示工讀生實習寫生成績的圖片。正文部分欄目明晰。“專論”欄,主要刊登圖書館學專家的言論,如程伯群的《中國出版業的趨向》,王克倫的《線裝書籍保護法》等。“學術”欄,主要刊登圖書館方面的學術研究論著,如《圖書之分類介紹》《圖書館用卡片略述》《介紹圖書館學專家杜定友氏新發明編目卡片使用法》“修養”欄,刊登利於工讀生修養的材料。“講演”欄,主要刊登名人講演記錄,如《吳稚暉先生來校講演記錄》《做人和做事——徐望之先生》。“海外寄語”刊登自海外寄來的關於圖書館學的通訊文章。此外,刊中還有“文藝”“雜俎”欄,刊登詩歌和小品文字。該刊最後還連載有程伯群的《圖書館聯合分類法》
《工讀周刊》是一份由上海圖書學校發行的工讀生刊物,刊中刊有不少圖書館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學術論著,對於研究中國圖書館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價值。同時,刊物也是研究20世紀三十年代工讀學校基本情形的重要參考。
文化傳統
《發刊辭》徐作鈺
暑期前,本校同學們曾出了幾期《工讀試刊》,我在第一期上也寫了幾句刊頭語;除了解釋“工讀”二字外,並特別說明了,我們學校的歷史太淺,同學們的能力不夠出版正式的周刊,所以先來個“試刊”,作一下準備。
現在《工讀周刊》竟已出版了!這似乎是表示;我們的學校已有了較長的歷史,同學們已有了相當的能力,但是,實際上,卻仍然差得很遠,本校自創辦迄今,為時僅一年零兩月,根本尚談不到歷史的久長;同學們在“即工即學”的新型下,正受著加緊的陶冶,尚未走上就鑄的程途,更談不到“能力”二字,那么這次居然出版起《工讀周刊》來,豈非不度德,不量力,而有些膽大妄為?
後來我又想:“初生之犢不懼虎”的心理,雖是一般青年易犯的幼稚病;但是利用得好,也很容易有所成就;而破除疑慮,並且趕製了這篇草率的文字,來促成本刊的“不足月”的誕生。
希望社會人士和讀者們,不要指責我們的同學是膽大妄為,而要原諒他們的幼稚,並積極地予以扶持和指導,這樣,不但這小小的《工讀周刊》可以得著改善和進步的機會,就是我們的“工讀制度”也可以逐漸地被社會所了解了。
關於“工讀”的原理,即“即工即學”的原理,在本校的校訓上敘得很清楚,用不著再來說。不過,本校近一年來實行工讀制度的經過,卻有向讀者報告的必要,因本期限於篇幅,不能多講,只有留待下期再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