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目錄
1 緒論1
1.1 造粒目的1
1.2 發展概況2
1.2.1 造粒技術發展史2
1.2.2 粉體造粒技術的現狀2
1.2.3 粉體造粒技術的展望2
1.3 造粒方法分類3
1.4 造粒方法選擇4
參考文獻5
2 顆粒的幾何形態特徵6
2.1 顆粒粒度6
2.1.1 顆粒粒度的定義6
2.1.2 顆粒群平均粒徑8
2.2 粒度分布10
2.2.1 常態分配10
2.2.2 對數常態分配11
2.2.3 羅辛?拉姆勒(Rosin?Rammler)分布14
2.3 顆粒形狀15
2.3.1 形狀因子15
2.3.2 形狀的數學分析20
2.4 粒度測量方法及選擇24
2.4.1 粒度測量方法簡介24
2.4.2 測量方法的選擇28
參考文獻28
3 團聚黏結30
3.1 黏結機理30
3.2 團粒的理論拉伸強度30
3.2.1 顆粒間局部黏結的團粒31
3.2.2 顆粒與顆粒間的黏結32
3.2.3 分子間作用力和長程結合力33
3.2.4 低黏度液體的結合力35
3.3 強度試驗39
3.3.1 拉伸試驗40
3.3.2 壓縮試驗41
3.3.3 團塊的其他試驗42
3.4 團塊黏結的試驗概況42
3.4.1 拉伸與壓縮強度42
3.4.2 典型的團塊強度45
3.4.3 黏結劑和潤滑劑的種類46
3.4.4 黏結的均勻性49
3.4.5 黏結分布與顆粒尺寸?強度關係51
參考文獻54
4 流化床造粒55
4.1 流化床概述55
4.2 流態化原理及其特性57
4.2.1 流態化過程的基本概念57
4.2.2 流態化的兩相理論58
4.2.3 流化床內的混合59
4.3 顆粒狀物料的性質60
4.3.1 顆粒直徑60
4.3.2 密度與重度62
4.3.3 空隙率63
4.3.4 比表面積與形狀係數63
4.3.5 休止角(自然堆角)64
4.4 單層圓筒形流化床造粒器65
4.5 臥式多室流化床67
4.6 流化床流體力學計算68
4.7 流化床內的傳熱70
4.8 流化床內流體的分布73
4.9 流態化造粒機理76
4.10 影響顆粒物性的因素77
4.11 流化床造粒機的種類及使用實例79
4.11.1 以凝聚為主的間歇式造粒機79
4.11.2 以包層為主的流態化造粒裝置81
4.11.3 以冷卻凝固為主的噴動床造粒裝置83
4.11.4 連續式的造粒過程83
4.12流化床造粒的優缺點84
參考文獻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