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具有開採價值的油、氣藏。西方國家稱之為商業油、氣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業油氣藏
- 外文名:commercial oil deposit
- 分類根據:油氣藏的圈閉形態
- 形成過程:油氣生成、早期形成的圈閉等
- 成因類型:原生型工業油氣藏等
簡介,油氣成藏,一次油氣成藏,多期次油氣成藏,油氣藏成因類型,原生型工業油氣藏,殘餘型工業油氣藏,次生型工業油氣藏,複合型工業油氣藏,
簡介
現今的油氣藏分類主要是根據油氣藏的圈閉形態進行的,如構造油氣藏、地層油氣藏等,只能反映構造因素對油氣藏形成的影響,不能反映油氣藏的成因,及油氣藏形成的歷史過程。因此,這種認識上的欠缺影響了對於具有複雜成因的含油氣盆地中油氣藏的勘探以及油氣資源的再發現。
油氣成藏
一次油氣成藏
任何油氣藏的形成都必須經過從有機質在熱作用下生成油氣,以及油氣排驅並沿一定通道或途徑運移至已有圈閉的儲集空間中聚集,到被保存,這樣一個有成因聯繫的動力作用過程,然後才能成為供工業勘探的油氣資源。因此,油氣藏的形成包括了油氣生成、早期形成的圈閉、一定的儲集空間,以及運移與聚集和保存這些基本條件。如果油氣藏的形成是一次性完成的,那么油氣的生成、運移與聚集是一個相對連續的地質作用過程,並在保存期間油氣藏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改變,這樣的作用過程可稱為一次成藏,由此形成的工業油氣藏可稱為原生型工業油氣藏。
多期次油氣成藏
對於中國西部眾多的含油氣盆地來說,一次油氣成藏模式是無法解釋油氣藏形成的具體過程的。這是因為這些盆地不僅形成時代早,而且烴源岩層位多、構造變動強烈、熱演化歷程複雜,具有多期次成藏的特點。
對於具有上述特點的含油氣盆地中的成藏問題,首先必須將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油氣藏與現代工業勘探的油氣藏區別開來。前者可稱為地質油氣藏,是指在地質歷史時期經過一系列地質作用而形成的油氣藏。其中:烴源岩性質、運移方式與途徑、儲集空間、封蓋條件是其靜態因素;有機質成熟、油氣生成、運移與聚集、圈閉形成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動態因素。靜態與動態因素的相互協調與配合是形成地質油氣藏必不可少的條件。
油氣藏成因類型
根據多期次油氣成藏動力學過程分析, 油氣藏可按其形成歷史過程劃分出4 種基本工業油氣藏類型。
原生型工業油氣藏
指地質油氣藏在長期保存過程中被破壞或改造比較輕微, 其中的構造形態、儲集空間、封蓋條件以及原油性質等因素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可轉化為原生型工業油氣藏。這一過程與一次油氣成藏基本上沒有大的差別, 因此一次油氣成藏只是多期次油氣成藏的一個特例。
殘餘型工業油氣藏
指地質油氣藏形成後,因構造運動的影響經受了比較強烈的破壞或改造,其構造形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 或者是封蓋條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油氣藏中的輕烴或絕大部分輕質油氣被淋濾、逸散, 殘餘下來的主要是重烴或瀝青質, 形成殘餘型工業油氣藏。更甚者, 地質油氣藏因圈閉形態或封蓋條件被完全破壞或改變, 則不能夠轉化為工業油氣藏。
例如, 吐哈盆地南部拗陷帶台南凹陷中的魯克沁含油氣構造帶即屬於此種類型。該構造帶現今為一個由3 條近東西向延伸的逆沖斷層所夾持、其間又為被數條近南北向斷層切割而複雜化了的構造帶( 見圖) 。該構造帶形成於印支期, 並在三疊紀晚期充注了中二疊統塔爾朗組烴源岩中生成的油氣, 形成了地質油氣藏。三疊紀末期的印支構造運動使該地區遭受了比較強烈的構造變動, 地層隆升剝蝕, 形成了一系列的逆沖斷層。其剝蝕程度東強西弱, 使已形成的地質油氣藏重新調整與改造( 見圖2) 。從圖2 可見: 在玉東1 井及以西地區, 原油中相對重質部分沿斷塊重新分布, 相對輕質部分沿斷面運移至地表被逸散, 形成殘餘型工業油氣藏; 艾參1 井及以東地區, 因剝蝕強烈, 油氣藏遭受了嚴重破壞, 甚至大部分已被剝蝕殆盡[ 7] , 不再能夠形成工業油氣藏。
飽和烴氣相色譜分析結果表明: 上述油氣藏中的原油均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生物降解作用。其原油的正構烷烴幾乎全部被降解, 環狀化合物異常豐富, 在譜圖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姥膠烷和植烷, 說明類異戊二烯烷烴未遭受生物降解, 並且存在C29-降藿烷系列化合物, 屬於偏強中等降解程度, 與克拉瑪依油田稠油氣相色譜相似, 而與正常原油的譜圖相差較大。
次生型工業油氣藏
指從地質油氣藏中被破壞轉移出來的油氣或輕質組分, 運移至更高層位的新圈閉中再次聚集而形成的新的地質油氣藏, 若此類油氣藏能夠被保存,則稱為次生型工業油氣藏。此類工業油氣藏在中國西部地區的眾多含油氣盆地中均有發現, 如吐哈南帶馬場南含油氣構造帶中的油氣藏可能屬於此類。該構造帶中所鑽的馬1井先後在J2 s, T2 k、P2 t 中發現4 套油層。錄井、測井和地球化學分析結果表明, 除2 號油層外, 1, 3, 4號油層的特徵均相似, 為稠油層 。1 號油層最好, 具有從淺往深, 稠油層逐漸變差, 表明油藏曾遭受到破壞和降解, 而成為殘餘型油藏, 並且早期形成的油藏破壞較強烈; 2 號油層為輕質油層, 其來源可能是三疊系稠油層中逸散的輕質組分再次聚集而形成的次生型油藏。
複合型工業油氣藏
指上述3 種基本類型油氣藏中任意2 種或3 種的複合類型, 如吐哈盆地紅南-紅山地區白堊系中的油氣藏就屬於此類。該地區水西溝群煤系烴源岩在侏羅紀末和喜山期具有兩次成熟生烴高峰、七克台組湖相烴源岩在早第三紀末進入生烴高峰, 以及燕山期和喜山期兩次圈閉形成時期。這樣第一次生成的油氣進入燕山期的圈閉後聚集形成侏羅紀古油氣藏。油源對比研究表明, 這些古油氣藏遭到喜山構造運動的破壞, 部分油氣被迫逸散, 運移到了喜山期形成的白堊紀圈閉中。同時, 這些古油氣藏又得到了第二次生成油氣的補充, 並且喜山期的圈閉中亦同樣被運移進了第二次生成的油氣 。因此, 燕山期的油氣藏屬於古油氣藏被破壞, 到喜山期又被重新充注了油氣而形成的複合型油氣藏。喜山期的油氣藏是在聚集了古油氣藏中逸散的油氣基礎上, 又充注了第二次生成的油氣, 亦屬於複合型油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