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頌歌

工作頌歌

《工作頌歌》是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創作的一部隨筆集,首次出版於2009年。

《工作頌歌》由10個的現代工作場所調查報告組成,作者探究了種種職業鮮為人知的奧秘以及種種匪夷所思的業餘愛好所帶來的樂趣。該書語言詩情畫意,視角獨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工作頌歌
  • 外文名稱: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
  • 文學體裁:隨筆集
  • 作者:【英】阿蘭·德波頓
  • 首版時間:2009年
  • 字數:102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工作頌歌》是一部隨筆集,在其中德波頓採訪了許多職場人士,其中有火箭科學家、餅乾製造商、會計師、還有藝術家等。他試圖找出是哪些因素讓工作富有滿足感或沮喪感。但結果卻讓他得出了一個困惑的答案,大多數人仍在從事著他們在16歲那年為自己選定的工作。他開始追問:“人們何時會覺得某種工作是有意義的呢?”而他最終開出了一個心靈雞湯式的藥方,他認為只要工作能使工作者自己開心或減輕別人的痛苦便有意義。

作品目錄

第一章 追蹤貨船
第六章 繪畫藝術
第二章 物流管理
第七章 輸電工程
第三章 餅乾生產
第八章 會計工作
第四章 職業諮詢
第九章 創業精神
第五章 火箭科學
第十章 航空工業

創作背景

某一天,阿蘭·德波頓在蒂爾伯里港口的貨櫃碼頭,從觀察碼頭裝卸工人的辛勤勞作中得到啟發和靈感,決定寫一部類似西方18世紀都市風光全景畫的書,專門讚美勞動和勞動者,同時也譏諷其間的可笑之人和可悲之事。於是,他在對包括貨櫃碼頭、物流公司、職業諮詢所、會計事務所、航天中心等在內的多個現代工作場所進行大量艱苦的田野調查後,寫出了這部以旁觀者的角度近距離打量當代職業和從業者的種種境況的《工作頌歌》。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工作者是美麗的,勞動者是崇高的”,阿蘭·德波頓沒有直接說出這句話,但《工作頌歌》里的每一個篇章、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句子,都在讚美著現代工作場所體現出來的睿智、特性、美好乃至醜陋的一切。
《工作頌歌》里的10篇文章,事實上是10個文學意味濃厚的現代工作場所調查報告。阿蘭·德波頓像一個滿懷好奇心的孩子,以採訪者的身份,進入各種職場,窺探從業者的一言一行,與他們親密接觸和交談,揣摩他們的內心活動,然後闡發他獨到的見解。阿蘭·德波頓深刻地指出:“工作是特別有能力供給我們的、與愛同在、使生活之意義得以存在的首要的物質源泉。”
“我們為什麼而工作?什麼使工作中的我們快樂或是不快樂?工作中取得成就有何意義?”是阿蘭·德波頓的寫作初衷。他希望《工作頌歌》被看做蘊涵著重要哲學問題的工作世界的報導和紀錄,通過他對工作世界的特別審視,讓人們看清楚工作世界中的美、偶爾的自豪感、平庸和錯綜複雜。
他還得出了一個觀點:工作世界中最為奇妙的地方不在於你投入了多長的時間,或是使用了多么有趣的機器,或是工作本身屬於何種經濟或工業行為,而在於工作本身是一種心理行為,工作中最大的滿足感源於一種情緒,由此也影響了人們對工作的態度。

藝術特色

《工作頌歌》每一章節都獨立成篇,佐以古味十足的文筆、略顯刻薄的英式幽默。
書中阿蘭·德波頓像一個滿懷好奇心的孩子,以採訪者的身份,進入各種職場,窺探從業者的一言一行,與他們親密接觸和交談,揣摩他們的內心活動,然後闡發他獨到的見解。“工作者是美麗的,勞動者是崇高的”,阿蘭·德波頓沒有直接說出這句話,但每一個句子都在讚美著現代工作場所體現出來的睿智、特性、美好的一切。他的寫作很明顯受到普魯斯特、蒙田、蘇格拉底等幾位他所崇拜的前輩作家和哲人的影響。詩歌般的節奏、充滿張力和韻味的文字、濃濃的書卷氣、形而上的哲學思辨,基本構成了《工作頌歌》的特色。

作品評價

《紐約時報》書評人卡雷布·克雷恩:該書某些章節離題、不知所云。德波頓在書中樂此不疲地取笑勞作者就像關在圍欄里的犯人一般,有失忠厚。
《泰晤士報》:(《工作頌歌》)是德波頓給讀者的最好的禮物,他讓我們更好地思考讀者如何生活,如何去改變周遭事物。
《悉尼先驅晨報》:(《工作頌歌》是)“混亂的文明社會中的犀利視角”

作者簡介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生於1969年,英國作家,畢業於劍橋大學。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無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裡的小旅行》(2009)、《寫給無神論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