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區簡志》是胡繼鐸、徐鶴松、孫文和、戴家彬編著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巢湖地區簡志
- 作者:胡繼鐸、徐鶴松、孫文和、戴家彬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1995年0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巢湖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巢湖地區簡志
圖片
巢湖市鳥瞰圖
地委行署辦公樓
毛澤東主席在省博物館觀看巢縣黃麓棉花
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巢湖
朱鎔基副總理視察巢湖
鄒家華副總理視察巢湖
安徽省最大化纖聯合企業省維尼綸廠廠區一角
無為紡織廠氣流紡
廬江礬礦結晶池
220KV巢湖變電所
巢湖柴油機廠生產車間一角
巢湖船廠製造的船舶
含山縣運漕酒廠
東關水泥廠
巢湖市酒厂部分產品
巢湖市自來水廠
含山瓷廠
中馬合資巢湖市蜂寶營養品厂部分產品
巢湖水泥廠
巢縣火車站
巢湖鑄造廠立交橋
巢湖市港
巢湖汽車站
巢湖郵電大樓
鳳凰頸排灌站
駟馬山排灌站
裕溪閘
含山縣太湖山養鹿場
廬江縣果樹茶場
巢湖市鳳凰養雞場
和縣大棚蔬菜
巢湖三珍:絨蟹 銀魚 白米蝦
無為板鴨
巢湖師專
黃麓師範
巢湖市第一中學
地區業餘體校
和縣桌球學校
地直幼稚園
巢湖地區人民醫院
巢湖地區骨科醫院
安徽省工人療養院
安徽省幹部療養院
安徽省地質療養院
中國人民銀行巢湖分行計算中心
無為縣劉渡木材市場
巢湖市百貨大樓
巢湖地區望湖賓館
巢湖飯店
巢湖報社
巢湖電視台微波站
蚌殼燈
臥牛山公園一角
賽龍舟
廬江縣伏虎寺
巢湖中廟
巢湖仙人洞銀屏奇花
馮玉祥故居
和縣半枝梅
和縣霸王祠
和縣陋室
張治中故居
無為縣蜀山鎮白勝鄉出土的魚龍化石
巢湖市銀山猿人化石
周瑜墓
和縣龍潭洞猿人遺址
林散之手跡
廬江縣出士的吳王光劍及銘文
巢湖圖(清·石濤作)
巢湖市童雪鴻金石
巢湖市童雪鴻畫
巢湖地區地圖
序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建置區劃
第一節 區域位置
一、位置
二、區域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行政區劃
第四節 縣市概況
一、巢湖市
二、無為縣
三、廬江縣
四、和縣
五、含山縣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
一、地層
二、地質構造——褶皺與斷裂
三、岩漿岩(火成岩)
第二節 地形 地貌
一、平原
二、崗地(台地)
三、低山丘陵
第三節 氣候
一、氣溫
二、降水
三、蒸發
四、風
第四節 水文
一、長江
二、河流
三、湖泊
第五節 土壤 植被
一、土壤
二、植被
第六節 資源
一、土地資源
二、氣候資源
三、水資源
四、生物資源
五、礦產資源
六、旅遊資源
第七節 自然災害
一、水災
二、旱災
三、地震
四、其它災害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規模、分布及密度
一、規模
二、分布與密度
第二節 構成
一、民族構成
二、城鄉構成
三、性別構成
四、年齡構成
五、文化構成
六、行、職業構成
七、婚姻家庭構成
第三節 人口控制
第四節 人民生活
一、農民生活
二、職工生活
三、人口壽限
第四章 農業
第一節 農業經濟制度變革
一、土地改革
二、農業合作化
三、人民公社化
四、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二節 種植業
一、主要作物品種與分布
二、耕作制度
三、品種改良與推廣
四、農機農具
第三節 林業
一、林地面積
二、林木種類
三、營林
四、護林
第四節 畜牧業
一、畜禽品種及其分布
二、疫病防治
第五節 漁業
一、品種
二、養殖
三、捕撈
四、漁政管理
第六節 國營農牧林場
一、國營農牧場
二、林場 苗圃
第七節 鄉鎮企業
一、發展概況
二、門類
三、管理
第五章 水利
第一節 河流治理
一、裕溪河
二、西河
三、牛屯河
四、兆河
五、得勝河
六、柘皋河
第二節 巢湖治理
第三節 無為大堤
一、形成
二、治理
三、管理
第四節 水庫
一、概況
二、重點水庫
第五節 排灌工程
一、概況
二、重點排灌站
第六章 工業
第一節 工業概況
一、建國前工業
二、建國後工業
第二節 建材工業
一、水泥
二、水泥製品
三、磚瓦
四、石灰、建築石料
五、新型建築材料
六、大理石
七、主要廠家
第三節 機械電子工業
一、農業機械
二、通用機械
三、工具機工具
四、電工電器
五、礦山機械
六、電子產品
七、船舶製造修理
八、主要廠家
第四節 電力工業
一、發電
二、供電
三、用電
第五節 紡織工業
一、棉紡織印染
二、麻紡織、毛紡織、化纖
三、針織複製
四、主要廠家
第六節 化學醫藥工業
一、化肥
二、農藥
三、橡膠製品
四、塑膠製品
五、醫藥
六、主要廠礦
第七節 食品工業
一、糧油加工
二、釀酒
三、糕點、糖果
四、畜禽肉類加工
五、主要廠家
第八節 服裝、縫紉、皮革製品工業
一、服裝鞋帽
二、皮革製品
第九節 造紙、印刷工業
一、造紙
二、印刷
三、文教體育用品
第十節 冶金、煤炭工業
一、冶金
二、煤炭
第十一節 陶瓷、工藝品、家具工業
一、陶瓷
二、工藝美術
三、家具
第七章 交通 郵電
第一節 鐵路
一、線路
二、車站
三、橋樑
四、運輸
第二節 公路
一、線路
二、橋樑
三、養護
四、管理
五、運輸
第三節 水路
一、航道
二、港口
三、渡口
四、運輸
第四節 郵電
一、郵電局(所)
二、郵政
三、電信
第八章 城建 環保
第一節 縣城建設
一、巢湖市巢城
二、無為縣無城鎮
三、廬江縣廬城
四、含山縣環峰鎮
五、和縣歷陽鎮
第二節 鄉鎮建設
一、集鎮建設
二、農村建設
第三節 建築業
一、建築隊伍
二、建築設計
三、施工設備
第四節 房地產管理
一、房產管理
二、土地管理
三、房地產交易
第五節 環境保護
一、污染
二、治理
第九章 商業
第一節 所有制構成
一、私營和個體商業
二、公私合營商業
三、集體商業
四、國營商業
第二節 商品採購銷售
一、生產資料採購供應
二、日用工業品採購供應
三、藥品採購供應
四、糧油採購銷售
五、農副土特產品收購
六、廢品回收
第三節 集市貿易
附:主要集貿市場簡介
第四節 飲食服務
一、飲食業
二、服務業
第五節 對外貿易
一、機構
二、出口商品
三、經營渠道
第十章 工商管理
第一節 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一、對私營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對私營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二節 工商行政管理
一、機構
二、市場管理
三、營業執照管理
四、經濟契約管理
五、商標管理
第三節 標準計量管理
一、機構
二、標準化管理與檢驗
三、計量管理
第四節 物價管理
一、機構
二、物價控制
三、物價監督
第十一章 財政 稅務 金融
第一節 財政
一、機構
二、財政收入
三、財政支出
四、財政管理
五、審計監督
第二節 稅務
一、機構
二、稅種 稅率
三、稅收減免
四、稅務管理
第三節 金融 保險
一、金融機構
二、貨幣
三、信貸
四、存款 儲蓄 外匯 債券
五、保險
第十二章 黨政群團
第一節 政黨
一、中國共產黨
二、中國國民黨
三、民主黨派
第二節 政府 人大 政協
一、政府
二、人大
三、政協
第三節 民眾團體
一、工人團體
二、青少年團體
三、婦女團體
四、其它團體
第十三章 公安司法
第一節 公安
一、機構設定
二、社會治安
三、戶籍管理
四、消防管理
第二節 檢察
一、機構設定
二、刑事檢察
三、經濟檢察
四、監所檢查
五、法紀檢查
第三節 審判
一、機構設定
二、刑事審判
三、民事審判
四、經濟審判
五、案件複查
第四節 司法行政
一、機構設定
二、法制宣傳
三、民事調解
四、律師、公證
第十四章 民政
第一節 安置
一、復員、退伍軍人安置
二、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
第二節 優撫
一、優待
二、撫恤
三、國家補助
四、烈士褒揚
第三節 救濟
一、社會救濟
二、災害救濟
第四節 社會福利
一、孤兒棄嬰收養
二、烈屬、榮軍等收養
三、五保戶供養
四、社會福利企業
第五節 婚姻、喪葬
一、婚姻登記
二、殯葬改革
第十五章 勞動人事
第一節 勞動
一、勞動就業
二、勞動管理
三、勞動安全監察
四、職業技術培訓
第二節 人事
一、幹部隊伍
二、幹部錄用和安置
三、幹部管理
第三節 工資福利
一、工資改革
二、福利待遇
三、勞動保險
第十六章 軍事
第一節 兵役制度
一、國民政府兵役
二、人民政府兵役
第二節 駐軍
一、國民政府駐軍
二、人民軍隊駐軍
第三節 地方武裝
一、國民政府地方武裝
二、人民地方武裝
第四節 民兵
一、領導體制
二、組織建設
三、軍事訓練
第五節 重大戰事
一、北伐軍攻占巢縣
二、廬江羅家嘴農民暴動
三、無為六洲農民暴動
四、巢縣蔣家河口戰鬥
五、運漕戰鬥
六、照明山戰鬥
七、含山縣城保衛戰
八、柘皋戰鬥
九、巢無地區反掃蕩戰鬥
十、磨盤山戰鬥
十一、周家大山戰鬥
十二、激戰望城崗
十三、猛攻雍家鎮
十四、全殲保六團
十五、支援渡江戰役
第十七章 教育 科技
第一節 教育
一、學校教育
二、成人教育
三、教師
第二節 科技
一、科研機構
二、科技隊伍
三、科普活動
四、地震測報
五、科技成果
第十八章 文化
第一節 機構
一、文化館
二、圖書館
三、檔案館
第二節 民眾文化
一、民歌
二、民樂
三、民間燈舞
四、民間工藝
第三節 文學 戲曲 書畫 音樂 攝影
一、文學
二、戲曲
三、書畫
四、音樂
五、攝影
第四節 報刊
一、報紙
二、刊物
第五節 廣播 電影 電視 錄像
一、廣播
二、電影
三、電視
四、錄像
第六節 文物 名勝
一、文物
二、名勝
第十九章 體育 衛生
第一節 體育
一、學校體育
二、民眾體育
三、體育競賽
四、體育設施
第二節 衛生
一、醫院
二、醫療隊伍
三、保健防疫
四、藥政管理
第二十章 民俗 方言 宗教
第一節 民俗
一、時令節日
二、婚喪喜慶
三、衣食住行
四、社會禁忌
第二節 方言
一、語音
二、辭彙
三、語法
第三節 宗教
一、佛教
二、道教
三、伊斯蘭教
四、天主教
五、基督教
第二十一章 人物
第一節 人物簡介
陳廷桂
楊欲仁
張遇春
鮑源深
吳贊成
陳炳文
童容海
吳長慶
潘鼎新
黃仕林
丁汝昌
班廣盛
劉秉璋
李慰農
王再生
宋士英
張學寬
倪合台
陳原道
馬哲聰
張守仁
張鏡遠
江惟仁
張本禹
劉靜波
胡竺冰
張亮侯
胡春霖
盧仲農
戴端甫
戴安瀾
金隆芳
劉毓璠
張智錦
胡海如
呂惠生
劉衛民
馮玉祥
楊士彬
孔金勝
禹子鬯
胡業奎
李辛白
丁山
翟宗文
羅子為
高植
孫仲德
李克農
童雪鴻
朱子帆
馮文華
張治中
石仁祥
胡業桃
齊堅如
徐庭瑤
鄭昕
彭曉林
李宗社
胡揚發
周新民
鄭重
吳紹青
俞建章
韓安才
陳其五
馮四知
鄭曰仁
慶承道
田間
王淑明
潘效安
魏建猷
林散之
第二節 烈士英名錄
編後記
編纂領導機構及工作人員名單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