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鬱金

川鬱金

川鬱金(學名:Curcuma sichuanensis X. X. Chen)又名白絲鬱金,姜科薑黃屬植物。植株0.7-1.5米高,根狀莖白色或淡黃,芳香;葉柄12-30厘米;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花序頂生在假莖上;花序梗15-22厘米;穗狀花序圓筒狀;花萼,約1厘米。花冠筒淺黃,漏斗狀,2.5-3.2厘米。唇瓣白色中心具一黃條紋狀。子房具長柔毛。蒴果球狀,種子小;花期7月。

鬱金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耐旱抗澇,但怕霜凍。適宜在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沖積土、砂壤土中生長。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均可種植。

產四川,雲南西南部(景洪縣)。河邊; 海拔約900米。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川鬱金
  • 拉丁學名:Curcuma sichuanensis X. X. Chen
  • 別稱:白絲鬱金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芭蕉目
  • :姜科
  • 亞科姜亞科
  • 姜花族
  • :薑黃屬
  • 分布區域:產四川,雲南西南部(景洪縣)。
  • 命名者及年代:X. X. Chen,1984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近種區別,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田間管理,病蟲防治,採收加工,留種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0.7-1.5米高,根狀莖斷面中心白色或淡黃,芳香;根塊莖狀的在頂部。 葉柄12-30厘米; 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 35-85 * 13-21厘米,無毛,基部漸狹,偏斜,先端尾狀。 花序頂生在假莖上;花序梗15-22厘米; 穗狀花序圓筒狀,14-20 * 5-8 厘米; 能育的苞片卵形, 3.5-4.5 * 2-3.2 厘米,先端鈍; 種纓苞片白色,有時稍紫紅色頂部,卵形或橢圓形長圓形,先端銳尖。棍棒狀的花萼,約1厘米,先端不規則的具3齒。 花冠筒淺黃,漏斗狀的,2.5-3.2厘米;淡黃的裂片,長圓形,中間一枚約2×1.3厘米,短尖。側生退化雄蕊淺黃,倒卵形的,約2×1.1厘米,先端2半裂的。唇瓣白色中心具一黃條紋狀在,卵形,約2×1.6厘米。子房具長柔毛。 蒴果球狀 種子小;花期7月。

分布範圍

產四川,雲南西南部(景洪縣)。河邊; 海拔約900米。

生長環境

鬱金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耐旱抗澇,但怕霜凍。適宜在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沖積土、砂壤土中生長。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均可種植。
鬱金開花少,種子多不充實,故生產上多採用根莖繁殖,即用“種姜”。一般情況下,栽種早,萌芽出苗早,生長期長,植株發育旺而產量高,但鬚根長,使塊根入土很深,不便採挖;栽種遲者,塊根入土較淺易採挖,但生長期短產量相對較低。所以,生產上既要高產又要易於挖取,適時栽種是關鍵。鬱金尤其是溫鬱金忌連作,多選油菜、小麥等為前茬作物。
種姜栽種下去後就成為“母姜”,當年生出的新根莖為“子姜”或“芽姜”。

近種區別

同屬植物中與川鬱金較相似的兩種,區別如下:
示圖特徵描述

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
1. 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Valeton)
植株:株高約1米。
根莖:圓柱形,肉質,具樟腦般香味,淡黃色或白色;根細長或末端膨大成塊根。
葉:直立,橢圓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5-35(60)厘米,寬10-15厘米,中部常有紫斑,無毛;葉柄較葉片為長。
花葶:由根莖單獨發出,常先葉而生,長10-20厘米,被疏鬆、細長的鱗片狀鞘數枚;
花序:穗狀花序闊橢圓形,長10-18厘米,寬5-8厘米;
花期:4-6月。
產我國台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栽培或野生於林蔭下。印度至馬來西亞亦有分布。
薑黃(Curcuma longa L.)薑黃(Curcuma longa L.)
2. 薑黃(Curcuma longaL.)
植株:株高1-1.5米。
根莖:很發達,成叢,分枝很多,橢圓形或圓柱狀,橙黃色,極香;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
葉:每株5-7片,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0-45 (90) 厘米,寬15-18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漸狹,綠色,兩面均無毛;葉柄長20-45厘米。
花葶:由葉鞘內抽出,總花梗長12-20厘米;
花序:穗狀花序圓柱狀,長12-18厘米,直徑4-9厘米;
花期:8月。
產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西藏等省區;栽培,喜生於向陽的地方。東亞及東南亞廣泛栽培。

繁殖方法

採用根莖繁殖。
以夏至前後幾天,即6月15-25日為宜,可適當提早到5月下旬,具體品種及種姜不同其播期各異:溫鬱金在4月下旬下種,子姜應比母姜早栽3-5天;薑黃的收穫物為根莖,其栽種比溫鬱金早,在4月初栽種最好,其中芽美應比子姜早栽10天左右。採用穴栽,按株行距24-30厘米X30-60厘米,穴深6厘米以上開穴,口大底平,穴應交錯排列。栽種前取出上1年貯存的種姜,除去鬚根,把母姜與子姜分開,以便分期播種,母姜可縱切成小塊,較大的子姜橫切為小塊,每塊種姜上帶壯芽l-2個,每穴放入種姜3-5個,芽子向上;栽3個的放成品字形,4個的放成四方形,5個者放成梅花形。放種時種姜與土壤密接,栽後覆蓋細土,厚3厘米左右。
在玉米地中套種鬱金。玉米在清明前,按株行距90厘米X120厘米開穴播種。夏至前後,再在行間套種鬱金,一般2行玉米間種鬱金4行;2穴玉米之間可種3窩鬱金。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按生長習性選好地塊,前作收後耕地,深25厘米左右,結合耕翻進行施肥,每畝施用磷肥200-250千克和廄肥1500-200千克作基肥;耙細整平,一般不作畦。若與玉米套種,在前茬作物收後,先種玉米,後種鬱金時不需再翻地,只將玉米行間雜草除盡,挖穴栽種即可。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在7月中旬,8月上旬或下旬及9月上旬各進行1次中耕除草。鬱金栽種不深,且根莖橫走,故中耕宜淺,淺松表土3-4厘米。
(2)追肥每次中耕除草後應追肥。第一、二次,每畝施人畜糞1500-2000千克,加2倍水稀釋,在早晨或傍晚施人;第三次每畝用腐熟餅肥50-75千克,草木灰100千克,與少量人畜糞拌勻,施在植株基部地面,並培土。

病蟲防治

少發生病,多為蟲害。
(1)葉斑病為害葉片。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葉並燒毀;②噴50%托布津500倍液。
(2)根結線蟲病多發於7—11月,為害根部。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實行水旱輪作。
(3)地老虎和蠐螬幼苗期吸食幼苗的鬚根而致塊根不能形成而減產。防治方法:①黑光燈誘殺成蟲;②施用充分腐熟的糞肥,最好用高溫堆肥;③用75%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0.1%拌種。
(4)姜弄蝶7-8月為其為害盛期,幼蟲為害葉片。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園,燒毀枯枝落葉;②初期用90%敵百蟲800-l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5-7天1次,連續2-3次。

採收加工

多在冬末初春挖取塊根。先將地上葉苗割去,用鋤頭或齒耙挖起地下部分,抖落泥土後將根莖和塊根分開。加工時先將鬱金淘洗乾淨,然後用蒸籠蒸煮:蒸1.5小時左右,用手捏塊根,無響聲且不出水,便可取出在蔑席上曬乾;乾後在竹簍中撞去鬚根。若遇連續陰雨天,可用草木炭5千克與50千克塊根混拌均勻,便可防止塊根發鬆、出水、霉爛且可加速乾燥。
注意:蒸煮時不宜過生或過熟,一般蒸至八或九成熟即可;乾燥時只可太陽曬而不可用火烘,以免起泡而影響質量。

留種技術

在收穫採挖時,在根莖中選取肥大、體實沒有病蟲害的母妻、子姜作種。堆放在室內乾燥、通風的地方,厚30-35厘米,進行沙藏,防止陽光照射,防凍,低溫到來時可用竹蓆覆蓋;也可抖去附土稍晾乾後立即下窖貯藏。在貯藏過程中可酌情翻堆l-2次,以避免發燒或提前發芽。到第二年春季便可取出進行栽種。

主要價值

藥用
本種以及薑黃、莪術、毛莪術的膨大塊根均可作中藥材“鬱金”用,來自原植物鬱金的稱“黃絲鬱金”,來自莪術的稱“綠絲鬱金”,來自廣西莪術的則稱“桂鬱金”或“莪苓”。
“鬱金”有行氣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主治胸悶脅痛,胃腹脹痛,黃膽,吐血,尿血,月經不調,癲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