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黃芪

川青黃芪

川青黃芪(學名:Astragalus peterae H. T. Tsai & T. T. Yu)是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具條棱,基部木質化,散生黑色和白色柔毛或近無毛。羽狀複葉有11-19片小葉;葉柄連同葉軸被短的白色和黑色伏貼柔毛;托葉直立,離生或僅基部合生;小葉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生20-30花,較密集;花冠深紫色,旗瓣倒卵形。莢果狹卵形,被褐色短伏貼柔毛,近假2室。種子2-4顆,圓腎形,淡褐色。

分布於中國新疆、四川、青海;蒙古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400-4700米的河漫灘、礫石山坡、高山或亞高山草甸。

夏秋季對各種家畜均有很好的適口性,馬、牛、羊均喜食,但由於株體矮小,大大影響了大家畜的採食,成為綿羊,山羊獨享的佳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青黃芪
  • 拉丁學名:Astragalus peterae H. T. Tsai & T. T. Yu 
  • 別名:類短肋黃耆、川青黃耆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豆目
  • 豆科
  • 黃芪屬
  • :川青黃芪
  • 命名者及年代:H. T. Tsai & T. T. Yu,1936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具條棱,高30-50厘米,基部木質化,散生黑色和白色柔毛或近無毛。羽狀複葉有11-19片小葉,長7-9厘米;葉柄長1-1.5厘米,連同葉軸被短的白色和黑色伏貼柔毛;托葉直立,離生或僅基部合生,卵狀披針形,向上逐漸變狹,長6-10毫米;小葉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20毫米,寬3-5毫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近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白色伏貼柔毛,具短柄。
總狀花序生20-30花,較密集,花序軸長4-5厘米;總花梗比葉長;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長4-10毫米,寬約1毫米,下面散生黑毛或混生白色柔毛;小苞片缺;花梗長約2毫米,連同花序軸密被黑色柔毛;花萼鐘狀,長7-9毫米,被黑毛或混生白色伏貼柔毛,萼齒不等長,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為萼筒的1/2;花冠深紫色,旗瓣倒卵形,長13-14毫米,先端深凹,基部漸狹成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鈍,基部具短耳,瓣柄長4-5毫米,龍骨瓣長約9毫米,瓣片半卵形,基部具短耳,瓣柄長約4毫米;子房狹卵形,被短伏貼柔毛,具極短的柄。莢果狹卵形,長8-10毫米,寬約3毫米,被褐色短伏貼柔毛,近假2室。種子2-4顆,圓腎形,淡褐色,長約2毫米。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400-4700米的河漫灘、礫石山坡、高山或亞高山草甸。
川青黃芪是一種中旱生小豆科牧草,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主要伴生種,有時可成為亞優勢種。在崑崙山中段海拔3200-3600米的山地草原中,川青黃芪做為主要伴生種參與到由新疆銀穗草、穗狀寒生羊茅、崑崙針茅、高山絹蒿等為優勢種組成的多種草地類型中。在崑崙山東部(于田縣、民豐縣)的部分地段,它以亞優勢種成分與新疆銀穗草、高山絹蒿共同組成草原草地型。盛夏之際,川青黃芪與中亞委陵菜(Potentilla asiae-mediae)、黃白火絨草Leontopodium ochroleucum)以及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等雜類草構成低矮華麗的層片,與上層禾草渾然一體。此外,在海拔3600-3800米的高寒草原帶也有伴生,在崑崙山、天山南坡托木爾峰下的高寒草甸草地中也見有生長。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新疆(昭蘇、和靜、塔什庫爾乾)、四川(西部)、青海。蒙古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川青黃芪一般於4月底,5月初始見萌發,6月中旬後即見現蕾,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進入盛花期,7月底、8月初結實,9月下旬枯黃。

主要價值

由於所處的草地海拔較高,在山地牧業生產中只做夏秋場利用。夏秋季對各種家畜均有很好的適口性,馬、牛、羊均喜食,但由於株體矮小,大大影響了大家畜的採食,成為綿羊,山羊獨享的佳肴。據牧民反映它具有很好的抓膘性能,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粗蛋白質含量很高,粗脂肪含量也居中上水平,屬良等牧草。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