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變豆菜

川滇變豆菜

川滇變豆菜,別稱五匹風(四川)、小黑藥(雲南中草藥),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可全草入藥,具有治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的功效,雲南民間常用其根補肺、益腎,治肺結核腎虛腰疼、頭昏等。

產於我國西南各省區,生長河邊雜木林下,山坡草地,海拔高1932—3000米。生境: 溝邊草叢, 河谷路邊, 林中, 山坡草甸, 山坡林中, 雜木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川滇變豆菜
  • 拉丁學名:Saniculaastrantiifoli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
  • 雙子葉植物
  • 亞綱:原始花被
  • :傘形
  • :傘形
  • 亞科:變豆菜
  • 變豆菜
  • 花果期:7—10月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根短而粗,直立或斜生,有許多細長的小根。直立,細弱或較粗壯,下部不分枝,上部2-4回叉狀分枝。
基生葉紙質或近革質,圓腎形或寬卵狀心形,長2-8厘米,寬2.5-14厘米,掌狀3深裂,裂口達基部5/6-4/5,中間裂片倒卵形或寬倒卵形至菱形,側面裂片斜菱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兩側邊緣有1-2深缺刻,所有裂片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無毛,邊緣有粗圓鋸齒或間有不規則的復鋸齒,齒端有短刺毛,掌狀脈3-5條,兩面隆起;葉柄長5-16厘米,很少長達30厘米,基部有寬膜質;莖生葉的形狀同基生葉;最上部的葉片小,有短柄至無柄,3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
花序呈二歧叉狀分枝,中枝較側枝略短;傘梗長3-4厘米。總苞片2,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15毫米,3裂或不分裂,邊緣有1-2不規則的刺毛狀鋸齒;傘形花序2-3出,傘輻長0.5-1厘米;小總苞片7-10,長1-1.5毫米,寬0.5-1毫米,有1脈;小傘形花序有花約10;雄花6-8,有短柄;萼齒線狀披針形或呈喙狀,長約1毫米,寬0.5毫米,基部稍聯合;花瓣綠白色或粉紅色,長1-1.2毫米,寬0.8-1毫米,近中部開始向內彎曲;雄蕊略長於花瓣;兩性花2-3,無柄;萼片和花瓣同雄花;花柱長約2毫米,向外開展。
果實倒圓錐形,下部皮刺短,上部的皮刺呈鉤狀、金黃色或紫紅色;分生果的橫剖面呈圓形,胚乳腹面平直,油管小,不明顯。花果期7-10月。

分布範圍

產於我國西南各省區。生長河邊雜木林下,山坡草地,海拔高1932—3000米。

主要價值

醫藥用途
全草供藥用,治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雲南民間用根補肺、益腎,治肺結核、腎虛腰疼、頭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