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榿葉樹(學名:lethra nanchuanensis Fang et L.C. Hu in Acta Sci.Nat,)為榿葉樹科、榿葉樹屬植物的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川南榿葉樹
- 拉丁學名:lethra nanchuanensis Fang et L.C. Hu in Acta Sci.Nat,
- 界:植物界
- 科:榿葉樹科
- 屬:榿葉樹屬
- 種:川南榿葉樹
- 分布區域:產於四川南川金佛山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相關變種,
形態特徵
喬木,高5一6米。當年生枝紫紅色,無毛。葉厚紙質,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8-13厘米,寬3-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近於圓形,老葉上面無毛,下面僅於側脈腋內有稀疏白色髯毛,邊緣具腺頭細鋸齒,中肋紫紅色,在上面微下陷,在下面突起,側脈11-13對,細網脈僅在下面顯著,葉柄紫紅色,長1.5-2.5厘米,上面淺溝狀,稍具翅,初被疏柔毛,其後全無毛。總狀花序單一或於基部有2枝,長10-15厘米,花序軸和花梗均密被灰褐色緊貼星狀絨毛及銹色成簇微硬毛;苞片脫落,花蕾闊鐘形,花梗細,近開花時長3一4毫米,斜伸向上,果時伸長,頂端鉤狀下彎,長8 -10毫米,曹片卵狀長圓形,長3一4毫米,短尖頭,花瓣寬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約4毫米,外面平滑,兩面無毛,雄蕊花葯長圓狀倒卵形,長1. 5-2毫米,花絲無毛,有時近中部有稀少長柔毛,子房密被銹色成行絹狀微硬毛,花柱無毛。茹果近球形,被稀疏星狀毛,向頂部有微硬毛,直徑5一6毫米,宿存花柱長8 -10毫米,頂端柱頭深3裂成棍棒狀。花期7一8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900-1980米的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重慶南川金佛山。
近種區別
本種與單穗愷葉樹C,monostachya Rehd,et Wils.相近,但本種幼枝紫紅色,無毛,葉厚紙質,卵狀長圓形,基部鈍或近於圓形,邊緣具較密而小的腺頭細鋸齒,葉柄及中肋紫紅色,花較小,花瓣外面平滑無乳突,花絲通常無毛,花柱無毛,果較大,直徑5-6毫米等特徵。
相關變種
白毛榿葉樹(變種)
Clethra nanchuanensis Fang et L, C, Hu var.albescens L, C, Hu in ActaSci.Nat.Univ.Szechuan.1979 <3):112.1979.
本變種與原種的區別在於花序分枝成圓錐花序,花序軸及花梗均密被帶白色伏貼星狀絨毛及雜於其中成簇微硬毛,花絲和花柱疏被以及子房密被帶白色微硬毛。花期7月。
產於四川古藺。生於海拔1300米的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