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巔峰使命(科學考察))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聯合西藏登山隊實施的活動)

巔峰使命(科學考察)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是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聯合西藏登山隊實施的活動。

2022年5月4日,“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成功登頂8848.86米;成功架設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2023年5月23日上午,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科考登山隊員成功登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巔峰使命”珠峰科考
  • 外文名:The "Peak Mission" Everest Scientific Examination
  • 啟動時間:2022年4月28日
  • 隊長姚檀棟
  • 登頂高度:8848.86米 
發展歷程,項目背景,2022年,2023年,科考成員,科考任務,研究成果,

發展歷程

項目背景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起開展了超過6次的珠峰科考活動,包括70年代中國開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2017年8月19日,中國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涉及十大科考任務。

2022年

2022年4月28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啟動,共有5個科考分隊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這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採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是人類在珠峰地區開展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次壯舉。
2022年5月1日,珠峰大氣與人體健康科考分隊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以自己的身體作為實驗對象,探尋高原反應對人體產生的影響。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巔峰使命—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重要項目之一。為獲取一手數據,科研團隊成員佩戴測量血氧、心電監測的感測器,在珠峰登山大本營和絨布冰川之間來回徒步穿梭。科考隊員要收集自身血樣、尿樣、唾液、糞便等標本,還要測量血壓、監測脈搏波傳導速度,為後續研究提供樣本支撐。
2022年5月3日,13名科考隊員出發前往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將在4日向世界之巔發起衝擊。
2022年5月3日19時左右,“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13名科考隊員已抵達8300米突擊營地。
2022年5月4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將開啟“沖頂時刻”。12名科考登頂隊員將在峰頂與珠峰大本營前方指揮部協同作戰,共同完成最關鍵、也最具挑戰性的峰頂科考綜合任務。包括在海拔8800米架設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首次在地球之巔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採集冰雪樣,和人體極高海拔適應機制實驗等。
2022年5月4日凌晨3點,由於1名科考登頂隊員手部凍傷,留在了海拔8300米,其餘12名科考登頂隊員已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預計9點左右抵達8800米架設氣象站,展開系列科考任務。隊員們身體狀況良好,他們還將在峰頂開展雷達測量冰厚、採集冰雪樣品等綜合科考任務。
2022年5月4日,珠峰大本營前方指揮部訊息,13名沖頂科考隊員中,已有5名科考隊員抵達珠峰海拔8800米的位置,即將架設氣象站。
2022年5月4日12時46分許,一套自動氣象觀測站在珠穆朗瑪峰北坡海拔8830米處架設成功,實時數據傳回正常。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
2022年5月4日12:52(更新),“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成功登頂8848.86米,科考登山隊員在峰頂展開多項科考任務。
2022年5月5日,珠峰科考隊員安全下撤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隊員們身體狀況良好。
2022年5月8日20時30分,來自珠峰峰頂的3筒冰雪樣品和6筒來自海拔7028米的冰雪樣品被順利運抵拉薩,珠峰峰頂冰雪樣品採集工作完成。
2022年5月11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珠峰大氣與人體健康科考分隊,首次釋放了由國家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臭氧探空氣球,獲取了從地面至萬米高空的臭氧濃度信息,為解密青藏高原如何影響大氣自淨能力這一重大科學問題,積累了首批珍貴數據。
2022年5月15日凌晨1點26分,中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從海拔4300米的科考營地順利升空,以平均每分鐘30米的速度上升,凌晨4點26分升空超過9000米,4點40分達到9032米,超過珠峰8848.86米的高度,創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2022年5月,中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已成功完成10次升空大氣科學觀測,最高升空至9050米,超過珠峰,創造了浮空艇原位大氣科學觀測海拔最高的世界紀錄。

2023年

4月底以來,來自5支科考分隊13支科考小組的170名科考隊員,聚焦水、生態和人類活動,在珠峰及其附近地區開展多項科考研究。
2023年5月23日凌晨3時03分,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科考隊一行11人從海拔8300米的科考突擊營地出發開始沖頂。他們將在珠峰頂部完成自動氣象站技術升級、採集雪冰樣品等核心任務。
2023年5月23日上午,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科考登山隊員成功登頂,致敬人類首次登頂珠峰70周年。11時54分,海拔8830米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技術升級成功,12時20分,數據通過該氣象站成功傳輸至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12時30分許,所有科考隊員順利攀登至海拔8848.86米的珠峰峰頂,採集雪冰樣品,用於大氣污染物、特別是新型污染物的觀測等研究。

科考成員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隊長、現場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
本次科考組織了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變化、地球動力學勘測等5支科考分隊的16個科考小組共270餘名科考隊員參加。
此次科考由相關領域戰略科學家領銜,共有5支科考分隊13支科考小組的170多名科考隊員參與。

科考任務

科考目標
此次珠峰科考將首次套用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圍繞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等重大科學問題,協同考察研究珠峰地區六大圈層的垂直變化特徵和相互作用機理,揭秘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環境變化規律、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徵及生態系統碳匯功能、人類對極端環境的適應特徵,實現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新突破,提出珠峰自然保護創新科學方案。
科考分隊還將追蹤在海拔5200米、5800米、6350米、8848米這4個高度活動的人群,開展高海拔缺氧的人體健康效應等科學問題研究。此外,由朱彤帶領的珠峰大氣與人體健康科考分隊,還將圍繞冰雪表面氮氧化物通量、臭氧等污染物垂直交換過程展開深入研究。
此次登頂是整個珠峰科考活動的一部分,隊員們圓滿完成相關科考任務。除了搭設高海拔梯度氣象觀測站,科考隊員還首次在“地球之巔”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峰頂冰雪厚度、採集冰雪樣和大氣樣品。登頂隊員還用所帶的高精度探地雷達,對整個珠峰絨布冰川展開了測量。
“除了測量珠峰峰頂冰雪厚度,峰頂表雪樣品也會採下來,我們還想知道海拔最高的表雪裡面都是哪些成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鄔光劍對媒體表示。
重要使命
架設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本輪珠峰科考中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從海拔5200米到8800米搭建8個氣象站,其中4個都在海拔7000米以上。而8800米的氣象站架設成功後,將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8個不同梯度的自動氣象站主要是立體監測珠峰地區的氣溫、相對濕度、風向、風速、氣壓和輻射等參數變化,並且可以實現數據的實時遠程傳輸。
2022年4月20日,14名科考登山隊員克服8級大風和極度缺氧的困難,在海拔7790米架設了一架極高海拔的自動氣象站,創下中國自動氣象站架設最高海拔紀錄。6個小時後,14名科考隊員在8300米成功架設了同類型的自動氣象站,再次刷新了我國自動氣象站的海拔紀錄。
科考難點
眾所周知,攀登珠峰是一項極具挑戰的行為。攀登者要面臨高寒、缺氧等一系列難題。那么,這些自動氣象站是如何運送上去的呢?
“有些設備儀器是易碎品,必須仔細保護起來,由隊員自己背上去。有些不是易碎品的,都是氂牛馱到6500米處,從6500米往上都是再由人工運上去。”“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科考小組副組長扎西平措對媒體介紹說。
儘管海拔8300米和8830米的自動氣象站總重都是50公斤,比在低海拔的常規氣象站輕20公斤,但單是要把這些氣象站設備運到8300米,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出發到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隊員要花費接近7個小時,而負重到海拔8830米地方,則會更加消耗時間和體力。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趙華標介紹,整個設備通過分拆交給登山隊員,他們每人承擔的重量不會超過7公斤。
氣象保障
為確保各項珠峰科考任務順利完成、隊員安全登頂,珠峰科考啟動了氣象保障機制,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以及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等單位攜手開展氣象保障工作。架設高空探測設備、調試儀器、氣球灌氣、放球、採集高空數據、製作發布服務專報……氣象保障服務隊抵達珠峰大本營後,按照保障服務方案“聽風觀天”。
比如登頂時機的選擇,多數情況下取決於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的天氣情況。如果風特別大,就容易發生危險。據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峰站站長馬偉強介紹,珠峰頂近期氣溫基本在-25℃左右,風速相當於七級左右。“綜合研判近期珠峰地區大氣環流相對穩定,珠峰頂風力與溫度均適宜登頂。”

研究成果

2022年7月12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學術交流會議召開,國家2022年4月開啟“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聚焦珠峰地區的環境變化,從大氣、水、生態、地表過程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該科考活動已取得7個方面的研究成果。
考察隊已取得的7大研究成果包括:在揭示珠峰地區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方面,監測並發現了珠峰地區風速的垂直分布規律;在巔峰海拔的強烈升溫方面,監測發現了珠峰地區4000~8000米海拔高度的溫度變化規律和特徵;在巔峰海拔的冰雪融化方面,考察隊採用剖面測量方式,沿裸露基岩處開始測量,逐步測量到珠峰冰雪頂部,該方法獲得了高質量的冰雪厚度漸變剖面,相比過去頂部單點測方法,數據更容易進行解讀;在珠峰地區水汽和溫室氣體科考方面,考察隊利用“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觀測平台等各類高新技術平台,實現了地表至海拔9050米高空水汽穩定同位素、黑碳、粉塵、甲烷、二氧化碳和風溫濕壓同時實時觀測,並取得了拉薩-珠峰地區的甲烷濃度觀測初步結果;考察隊發現了珠峰地區的強大氣氧化性過程,首次採用多種先進技術獲得大量的大氣臭氧濃度數據,證實了珠峰地區臭氧濃度高,進一步分析有望揭示青藏高原高臭氧濃度自平流層的垂直輸送,或西風帶的水平輸送,對高原大氣氧化性起著決定作用;在人體的高山生理適應研究方面,考察隊觀測到珠峰地區人體生理的特殊反應:急進高原後,會出現心率升高,心率變異性下降;在氣候變化下珠峰地區土地覆被變化方面,考察隊觀測到珠峰地區變綠的生態過程,其全域的植被覆蓋指數呈增加態勢。
2023年7月,從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獲悉,科考隊利用雷達剖面測量方法測得珠峰頂部積雪厚度為9.5(±1.2)米。這一測量結果將為研究極高海拔冰凍圈及珠峰頂部岩石圈動態變化提供數據支撐,相關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冰凍圈》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