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莒南縣轄鎮。位於縣境西部。常住人口62782人(2017)。轄3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西嶺泉村,距縣城10千米。
沿革
原為嶺泉區,後改為嶺泉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西嶺泉、劉家嶺、徐家嶺、房家嶺、解家嶺、西高家嶺、東高家嶺、彭家嶺、小溝頭、王家溝頭、崔家溝頭、薛家墩後、彭家墩後、化家廟子、前葛家集子、西怪草、殷家莊、南大官莊、梨杭、孫家寨、南小官莊、後左山、前左山、後柴溝、後鮑家、孫家怪草、中柴溝、淇岔河、大聖堂、前柴溝、西石溝、河北石溝、河南石溝、石汪崖、徐家石溝、宋家石溝、東石溝、大葛家集子、馬棚官莊、楊家淵子、呂劉淵子、石門亭、王家怪草等44個行政村。1996年,撤銷嶺泉鄉,設立嶺泉鎮。
下轄村莊
嶺泉鎮轄37個行政村,它們是西嶺泉、鮑家、大葛集子、前葛集子、化家村、彭家墩後、薛家墩後、溝頭村、崔家溝頭、劉徐嶺(由劉家嶺、徐家嶺合成)、房家嶺、高嶺(由東高嶺、彭家嶺合成)、解家嶺、西高嶺、淇岔河、梨杭、大聖堂、孫家寨、殷家莊、大官莊、小官莊、西怪草、前左山、後左山、前柴溝、中柴溝、後柴溝、王家怪草、孫家怪草、渰子村(由呂劉渰子、楊家渰子合成)、於家渰子、馬棚官莊、石門亭、東石溝、北石溝(由石汪崖、河北石溝合成)、中石溝(由徐家石溝、河南石溝合成)、西石溝,全鎮共15043戶,有漢、苗、黎等民族。
自然地理
境內大部分是平原,西北部是南北走向的低矮丘陵。左山村西部丘陵地段於2003年發現了恐龍腳印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蹟專家鑑定為白堊紀恐龍腳印化石,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恐龍地質公園正在規劃建設中。主要河流有雞龍河、黃龍溝等,境內流程10.5公里。礦產資源主要是紫色砂岩和頁岩風化土,紫色砂岩主要分布在境內東南部,已大規模開採利用,經濟效益十分可觀;頁岩風化土主要分布在紅土嶺及周邊地帶,貯量豐富,是理想的建築原材料,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城鎮建設
1996年8月建鎮始,進行小城鎮規劃,2003年拓寬南北大街1.1公里,拓寬中心東西大道達23米、1500米長。2005年向西延伸500米,完善了綠化、美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完成鎮駐地建設面積5000平方米,公共建設面積3500平方米,投入1200萬元。分別投資120萬元,建成中學二號教學樓及中心國小教學樓。至2006年,沿街各單位都已擁有了辦公樓。初步形成了兩橫兩縱的城鎮主幹道格局。2017年11月淇岔河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
經濟概況
嶺泉鎮耕地面積4.6萬畝,依然是傳統的農業大鎮,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為主,是
莒南縣小麥的重要產區,1991年被列為黃淮海農業綜合開發鄉鎮。隨著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桑蠶、淡水養魚、蔬菜、石材加工、建材加工、生畜養殖、煙花爆竹等逐漸成為嶺泉鎮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5.5億元,實現GDP2.2億元,財政收入853萬元,入庫稅金281萬元,人均收入達3019元。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6.7億元,實現GDP2.7億元,財政收入960萬元,入庫稅金370萬元,人均收入達3660元。2006年,實現GDP3.6億元,入庫稅金470萬元,人均收入3985元。
民營經濟
該鎮自上世紀末起,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初步形成兩區(嶺泉項目區、渰子項目區)兩帶(紫砂岩石材開發帶和紅土嶺頁岩制磚產業帶)兩戶(柴溝花生農產種植戶和新興電子商務專業戶)的民營經濟集約化格局,興起新型輕體建材、紫砂岩石材深加工等產業,合計利用外資達22770餘萬元。至2006年,投資過千萬元項目有6個,過100萬元的項目有38個,過50萬元的項目達47個,全年完成總產值6.56億元,實現利稅1980萬元。
農業發展
嶺泉鎮自上個世紀以來就注重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實現富民強鎮的目的。2006年,糧油作物種植面積5.8萬畝,總產2.3萬噸,桑園6500畝,總產39萬公斤,大棚蔬菜3000畝,總產1.1萬噸,豐產林面積達4500畝,果園面積達2100畝,草莓種植面積達1000畝,雜果種植面積達4000畝,林網建設8萬畝。該鎮先後被市政府授予"蠶繭生產第一鎮"、"綠染沂蒙先進鄉鎮"等稱號。養殖業 該鎮養殖業以養殖牛、豬、羊、免、雞、淡水魚為主。2006年,全鎮生豬存欄10萬餘頭,出欄16萬餘頭,肉雞存欄6.5萬餘只,出欄180餘萬隻,免出欄6萬餘只,蛋雞2萬餘只。
金融商貿
該鎮現有農村信用社一處,郵政儲蓄銀行一處,2006年合計發放支農資金1800餘萬元。2003年開元百貨超市落戶鎮駐地,2004年開元百貨超市落戶淇岔河村,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個規模較大的農村百貨連鎖超市。
文教衛生
自本世紀以來,全鎮合法生育率為99.96%,晚育率為99.7%,綜合節育措施率為98%以上。2006年承擔的爭創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該鎮有衛生院一處,2006年開始籌建病房樓,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現有內科、外科、中醫科、放射科、藥劑科、婦產科、化驗室、特科、口腔科、針灸理療科、防疫科、住院部等專業科室。2006年在全縣率先成立村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管理委員會,參合農民35844人,參合戶數達13455戶,參合率達89%。該鎮現有初級中學一處,國小七處,成人教育中心一處,三十三處幼稚園。其中,市級規範化學校兩處,縣級規範化學校四處,辦學水平連年提高。入學率達100%,國小鞏固率100%,國中鞏固率達98.17%,入園率達90%以上。中國小共有11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267人,幼稚園在園幼兒681人。近幾年來,中考成績不斷提高,均名列前茅。
社會事業
該鎮"三通工程"的實施,措施得力,資金到位率高,各項工程實施得紮實得力。至2006年,全鎮共打深水井5眼,建水源保護區17處,鋪設主管道78千米,基本完成村村通自來水任務;有線電視用戶村達37個,入戶率達49%;村村通公路工程已全面通過驗收,總里程達59.7公里,大型橋樑2痤。該鎮設立敬老院一處,28名老人在院。2006年社會貧困戶200戶,累計發放救濟款達9萬餘元。2005年該鎮殘疾人聯合會被評為省先進殘疾人聯合會。
特色景點
後左山位於嶺泉鎮西側,
恐龍園位於莒南縣嶺泉鎮後左山村。腳印遺蹟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00米。從腳印形狀判斷,有蜥腳類、鳥腳類、獸腳類、嘴龍類多種恐龍,腳印清晰,腳趾上的紋理都看得非常清楚。
2003年9月,在國內古生物屆有“恐龍王”之稱的中科院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
趙喜進在實地考察後認為,億萬年前,這裡生存著各種各樣的恐龍,是一個恐龍的王國。蜥腳類、獸腳類食草、食肉恐龍的腳印深深印刻在紫砂岩上,如一幅幅凝固的歷史畫面,呈現在人們面前,讓人感到驚訝和震撼。這裡正在建設集科普科研、旅遊觀光於一體,情趣盎然,功能齊全的恐龍園。此處為
白堊紀沙泥岩中的腳印遺蹟。通過分析,這些恐龍腳印數量之多,種類之全,規模之大在山東省境內是首位,在國內外也實屬罕見,有非常珍貴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莒南縣嶺泉鎮左山恐龍遺蹟化石,經中科院專家現場考察鑑定為白堊紀沙泥岩中的恐龍腳印化石。化石數量之多,種類之全,規模之大,居山東第一,國內罕見。主要有蜥腳類、獸腳類、鴨嘴類、鳥腳類、禽龍類等。另外還有多種古脊椎動物化石。有關部門已對恐龍遺蹟化石進行保護性開發。2005年左山恐龍遺蹟地質公園被批准為國家級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