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王國:南越王墓搜尋之謎

嶺南王國:南越王墓搜尋之謎

《嶺南王國:南越王墓搜尋之謎》是“考古中國”系列之一,由岳南編著。全書講述了:西漢初年,曾盛極一時、威震萬裡邊陲的南越國在西漢版圖上消失了。但是,令後人格外關切和念念不忘的是,南越王趙佗及其子孫的墓葬連同陪葬的無數奇珍異寶到底匿藏於何處……

基本介紹

  • 書名:嶺南王國:南越王墓搜尋之謎
  •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 頁數:249頁
  • 開本:16
  • 定價:29.80
  • 作者:岳南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021668
  • 品牌:萬卷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嶺南王國:南越王墓搜尋之謎》用紀實文學的手法,敘述了南越王墓發現、發掘以及學者們對出土竹書研究考釋破譯的全過程,對所涉及的著名歷史人物的人生軌跡,作了不同程度的描繪,展現了中國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讀來令人耳目一新,嗟嘆不已。

作者簡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1962年生於山東諸城,先後畢業於諸城五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文藝學研究生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考古文學協會副會長,台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家。自1990年始撰寫考古紀實文學系列,先後有《風雪定陵》(合著)、《復活的軍團》、《西漢亡魂》、《天賜王國》等十餘部作品問世,其中數部在港台地區以繁體字出版,同時被譯為日、韓、英、法、德、意等多種文字在海外出版發行,全球銷量達數百萬冊,被稱為中國最具全球影響的考古紀實文學作家。近幾年開始關注、研究中國自由知識分子命運,其創作、出版的《陳寅恪與傅斯年》、《南渡北歸》三部曲等作品,好評如潮,轟動中外,《亞洲周刊》以該作品展現出世界華人的軟實力及“向上的力量”,評為2011年度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

圖書目錄

序章千年隱秘
第一章端倪初露
石板下,一個黑乎乎的洞穴
地宮內,一扇倒塌的石門
夜幕中,一個身影鑽出墓室
速向北京拍發電文
第二章進入地宮
國務院領導的批示
考古人員雲集象崗
解開木車移動之謎
大音有聲
宴樂場所神秘的主人
第三章南征百越
血戰嶺南
史祿與靈渠的開鑿
嶺南“通衢”
第四章珍寶燦爛
懸空發掘與虎節面世
造型獨特的鎧甲
象崗紙——蔡倫之前的紙
第五章秦漢興替
平地起驚雷
猛士如雲唱大風
喪鐘為秦而鳴
四面楚歌動垓下
第六章千年容顏初露
第二道石門轟然洞開
墓主棺槨今安在
玉器之最
發現絲縷玉衣
墓主的死亡年齡
鎮墓之寶
第七章南越稱王
嶺南割據
犄角之勢
劃嶺而治
出使南越
南越國臣服
第八章來自嶺南的震撼
神奇的龜鈕金印
悽慘的殉人制度
七名女人之死
“蕃禺少內”與乘輿之謎
南越王墓的形制
第九章南越國的興亡
五嶺起烽煙
血濺長安城
漢越罷兵再言和
南天支柱轟然倒塌
危機四伏南越國
歷史的終結
第十章餘波不絕
令人費解的謎團
最後的秘境
鳴謝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地宮內,一扇倒塌的石門
鄧欽友藉助中國大酒店的電話,首先撥通了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值班室,值班室負責人得此訊息,立即做了“嚴加看護,不要使之受到任何破壞,並速向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報告,建議他們派人前去調查”的指示。根據這個指示,鄧欽友撥通了市文管會考古隊的電話,在報告了象崗發現的情況後,又轉達了省政府辦公廳值班室的指示。值班的考古人員黃淼章接到電話後,未作半點遲疑,立即同考古隊員陳偉漢、冼錦祥等騎腳踏車趕到象崗施工工地。此時工地上的民工已停止了手中的工作,將洞穴圍得水泄不通,鄧欽友守在石板縫隙的旁邊,正焦急地等待考古人員的到來。
黃淼章等人擠進人群,立即對現場進行勘察,發現這既不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部隊修築的防空洞,更不是侵華日軍構築的秘密軍火庫,而是一座石室古墓。從整體看上去,這座古墓構築在象崗腹心約20米的深處,墓頂全部用大石板覆蓋,石板的上部再用一層層灰土將墓坑夯實,以達到封閉的效果。在過去30多年的考古調查和發掘中,凡廣州郊區發現的石室墓都是明代之後建造的,就在此前不久,考古人員還在廣州鐵路局附近發掘了一座石室墓,經考證是明代一個叫韋眷的太監的墓葬。正是由於先前的經驗,黃淼章等人在勘察後,作出了“此墓有可能屬於明代的結論”。
外部的情形勘察完畢,黃淼章從懷裡掏出裝有兩節電池的手電,俯身石板的縫隙,透過手電射出的光向下觀看,由於下面的墓穴過於龐大,加之外部光線的干擾,射到墓穴中的手電光顯得極其微弱,如同螢火在黑夜中晃動。儘管如此,黃淼章還是窺到了墓穴前室的石壁、石門等較明顯的建築物。稍後,隨著手電光的不斷移動,黃淼章又在室內散亂的一堆雜物中看到了一件類似銅鼎一樣的器物,從這件器物的外部造型看,當是漢代之前的葬品。看到此處,黃淼章站起身對同來的陳偉漢、冼錦祥激動地說:“哎呀,裡邊大極了,以前沒見過這樣大的墓室,不得了啊!”
“看到什麼東西沒有?”陳偉漢問。
“看不太清楚,不過我看到一件很大的器物,好像是個大銅鼎,從外形看是漢代之前的,這個墓看來不是明代的,可能是漢代或者漢代之前的……”未等黃淼章說完,站在旁邊的冼錦祥很有些不以為然地打斷道:“別胡扯了,你肯定是看花了眼,要不就是想南越王想瘋了,你想想看,我們什麼時候發現過漢代的石室墓?再說即使你看到的那件器物外形是漢代的,也不能說明這個墓就是漢代的,明代有許多器物就是仿照漢唐製造的,我看這還是一座明代墓。”
聽了冼錦祥的話,黃淼章點點頭,繼而又搖搖頭,略作沉思,說:“不,我有一種感覺,這不像是明代的墓葬,不像。”說著將手電筒遞給了陳偉漢:“你們再看看。”
陳偉漢和冼錦祥以及另外兩名考古隊員相繼窺看了墓室後,也感到有些不同尋常,但對此墓到底屬於漢代還是明代仍難以下確切的結論。黃淼章望著大家有些疑惑的臉說:“我看這樣吧,你們在這裡等著,我打個電話叫老麥來看看再作結論吧。”說著轉身向山下走去。約20分鐘後,廣州市文管會副主任、廣州博物館館長、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來到了象崗山,這位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州第一代考古工作者,曾率領考古隊員幾乎踏遍了廣州地區所有的山山水水,調查、發掘了近千座墓葬,從而積累了豐富的考古經驗和廣博的學識,每當有較大的墓葬發現,必定由他親自主持發掘。在廣州地區現代田野考古的歷程中,麥英豪始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天,聽到黃淼章的電話匯報,他在驚喜的同時也存了些疑惑,在自己30多年東奔西跑的考古生涯中,漢代的石室墓的確尚未見過,所見的石室墓均屬於明代之後。如果這次黃淼章所看到的墓室中的大銅鼎確屬漢代而不是明代的仿古器物,那么,這座墓的考古價值就非同尋常了。當然,這時的麥英豪尚沒有想到他將要面對的就是他和他的同伴苦苦探尋的那個千年隱秘的處所。或許,30多年的奔波,已使他對那個千年隱秘的追尋熱情漸漸冷卻,或許那久久積蓄在腦海中的幻想,在歲月的淘洗磨鍊中已失去了當初的鋒銳;或許,他不相信幸運之神會在這個極為平凡的日子向他招手並悠忽降臨到自己的面前。此時的他斷然不會想到幾十年來只在夢中經常看到的南越王墓已顯露端倪,他甚至連“漢代”這個詞都不再去想,幾十年的考古經驗告訴他,對一個墓葬或一件器物的斷定,絕不能先入為主,這樣很容易誤入歧途,他甚至喜歡從否定走向肯定,以逆向的思維態勢和嚴謹科學的態度使自己對紛繁雜亂的事物或事件,作出更準確、更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判斷。他反對先入為主的工作和科研態度,當然更反對那不著邊際的譁眾取寵。為此,面對迎上來的幾位年輕的考古人員,他第一句話問的是:“是不是防空洞,這裡在過去可修造過不少這類的東西!”當他聽到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不是,絕對不是,肯定是一座石室墓”時,便輕輕地點了點頭,撥開圍觀的眾人,走向石板的裂縫處。
“麥老師,你看這個墓是漢代的還是明代的?”冼錦祥走過來問道。
麥英豪在四周查看著,輕聲說道:“現在還說不準,待我看一看下面的情況。”說著從腰裡掏出裝有五節電池的大號手電筒,身子半趴在地下,借著手電的強光從縫隙中向下窺視。這個大號的手電筒是黃淼章打電話時特意請麥英豪帶來的,由於光的亮度明顯加強,墓室中的景物看上去比先前清晰了許多。隨著手電筒光柱的不斷移動,麥英豪先是看到了用石塊砌壘的墓壁,然後看到了碩大的石制墓門,接下來看到了散落在墓室中的一堆零亂不堪的器物,在這堆零亂的器物中,有一個大號銅鼎和幾件陶器格外顯眼。麥英豪將手電的光柱在這幾件器物的上下左右反覆晃動,並從形制、特色等多方面觀察判斷,終於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較為正確的結論——這確是2000多年前漢代的一座石室墓葬。儘管墓葬的主人是誰尚不知道,但僅從墓室的形制、規模以及隨葬的器物來看,當是嶺南考古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發現,這次偶然的發現,將為嶺南考古史增添新的極其光彩的一頁。想到這裡,麥英豪激動異常,心臟加快了跳動,一陣火辣辣的燥熱傳遍了整個身心。在激動與亢奮中,麥英豪想立即將自己看到的一切和判斷告訴眾位考古隊員,與他們共同分享這喜悅。然而,當他即將關閉手電筒起身時,一個念頭又讓他不寒而慄:就他所看到的墓室現狀,這座古墓很明顯地分成了前後兩部分,用兩道大石門封閉隔開,借著較強的光線可以看出,第一道大石門有一扇已經倒塌,無規則地斜躺在墓室之中,這扇石門的倒塌,無疑是個不祥之兆,這個不祥之兆明顯地提醒正沉浸在興奮之中的麥英豪,此墓很可能被古代的盜墓賊光顧過,就以往的考古發掘經驗來看,廣州發現的古代磚室墓,凡規模稍大一點的,幾乎都被盜墓賊盜掘一空,保存完好的寥若晨星,而面前這道石門的倒塌,難道意味著這座藏匿在象崗山下20米深處的大墓也慘遭不測?想到這裡,麥英豪如同冷水潑頭,剛才還激動興奮的心情頓時沉靜下來。他關閉手電,緩緩站起,轉身對眼含期待的幾名考古隊員說:“黃淼章的判斷沒錯,是一座漢代的墓,只怕是……”說到此處,瞥了一眼圍攏上來的民工,將欲說出的話又咽了回去。
停頓片刻,麥英豪轉身來到鄧欽友的身邊,心懷感激之情地說:“鄧科長,你可是又做了一件大好事呵,這是一座很有價值的古墓,是個重大的考古發現,沒有你及時報告,說不定要遭到破壞,我們需要馬上組織力量發掘,如果這個墓是完好的,恐怕你們的樓在這裡就蓋不成了,你還是早一點向省政府打個招呼吧,我們回去研究一下,看如何發掘。”
鄧欽友聽罷麥英豪的話,頓感意外,遂焦急地說道:“這,這怎么能行,我們在這裡苦苦幹了三年,費了多大的勁,好容易將這個山頭刨鑿平了,怎么又要蓋不成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